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猫导演:把家国和爱的精神融入剧本杀

郑州大学学生 张桢桢 本报记者 谢宛霏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5月25日   01 版)

    “慢一秒,我的国家将要蒙羞,便是耻辱;快一秒,这是毁约,往后是不可想象的痛苦。”翻开《失聪十二秒》的剧本,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剧本中,作者猫导演(梁卓贤)巧妙地让几个小人物背上国家的荣辱兴衰。爱情、亲情、家国情……一个个动人故事串联成这部家国题材的剧本,以小见大,明暗交织,极富创造性。

    猫导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双料达人”——他既是影视导演、编剧,也是剧本杀作者。对他来说,剧本杀在内容上并不意味着人物关系的简单组合,而需要从心灵深处出发,搭建能够牵动玩家情感的关系框架;形式上也不只是单调的平铺直叙,而是需要以贴合时代的文风、极富艺术性画面感的语言和插画使玩家获得沉浸式体验。

    影视剧本和游戏剧本其实是两样东西

    记者:是什么吸引你开始进行剧本杀创作?

    猫导演:从高中毕业后,我就开始从事微电影、广告导演工作,入门影视行业的时间较早。正是由于这份职业,我对于剧本产生了兴趣。除此之外,我还是一名“资深桌游爱好者”,剧本杀作者这个角色刚好把我的职业和兴趣融合,我能感觉到这就是我想做的工作。因此,剧本杀吸引我的“点”在于它刚好戳中我的所有“点”。本科毕业以后,除去曾经的导演身份,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就是剧本杀写作。其实在我和朋友们还没有正式玩剧本杀的时候,我已经自己创作出一个剧本出来,这个“不成熟”的剧本是只在朋友之间流通的“内测”版本。后来,我发现其实剧本杀行业发展得异常迅猛,商业性也非常强,让我觉得这种剧本创作非常有价值。

    记者:原先从事的编剧、导演工作,是否对您的剧本杀创作提供了一些帮助,或是使您具备独一无二的优势?

    猫导演:影视编剧这份职业带给我的好处是——它让我的文笔变得细腻,也能够更好地把握创作技巧。编剧中常用一种“救猫咪”手法,当故事冗长不便展开时,插入主人公营救猫咪的片段,便能使观众迅速对该角色产生好感。同为故事创作,剧本杀也可以借用这种技巧。

    在人物形象架构上,我对于主人公的心理也会把控得更加细腻。假如需要塑造一位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那么我就需要回归个人基本心理诉求——与人的关系,特别是与家人的关系。我们可以塑造一个教会他“国家是什么”的已故亲人,那么在这个人物心中,“爱国主义”始终与亲情相连。后期游戏过程中,在唤起爱国主义情愫时,玩家也会更加有感触。虽然编剧的优势一定存在,但其实未必是那么明显的存在。现在市面上很多剧本都打着“影视编剧创作”的噱头,但许多玩家体验后发现,其实这些作品的实际效果并不如意。归根结底在于影视剧本和游戏剧本其实是两样东西,它们的创作内核不一样、创作框架也有不同。

    记者:您也提到了影视剧本和游戏剧本是两种东西,那么您认为编剧创作和剧本杀创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猫导演:编剧是将故事做成影视作品,观众只是旁观者;剧本杀则需要玩家以个人的视角来到现场,并且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同”的是故事,“不同”的是载体。对于艺术而言,载体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艺术本身。影视剧可以有明显主角和很多不重要的配角,所有观众都是代入主角的心理。但如若剧本杀作者习惯性地在心中设置男、女主角,那么游戏玩家的体验就会不对等,甚至出现边缘角色。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游戏。剧本杀在内容和环节设置方面要求更高,因为它一半归创作,一半归游戏设计。如何让玩家都有互动?尴尬时候如何破冰?如何设置笑点或矛盾点来营造气氛?如何释放与升华情感?这些都是剧本杀创作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用“心结”连成一场心灵创作之旅

    记者:您在撰写剧本时,灵感来源是什么?

    猫导演:每个人寻找灵感的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无论影视编剧还是剧本杀创作,其实大家都可以明显感觉到有两类偏向的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对于我来说,会选择更加遵从内心,从内在情感寻找突破口。古代绘画有种理念叫“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我们首先需要观察世界,然后再转化到内心所思所想。我认为,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能够通过主观视角看世界。二次创作总与客观事实存在一些隔阂,既然如此,我更愿意忠诚于自己的内心。

    记者:在创作剧本、塑造人物的过程中,灵感来源有现实依据吗?

    猫导演:当然是有的。其实在创作剧本之前,我患上了抑郁症,甚至有过赴死的念头,这其中既有个人的不幸,也有其他的原因。我常年居住在深圳,但是有家人居住在香港。家人向我描述了香港所经历的那些骚乱。隔着一道海湾,我看见对岸发生我想阻止的事情,我很想为香港问题出一份力,但却只能被无力感深深笼罩。这种无力感也促使我去创作这些题材的作品,这是我唯一能够去做的事情。

    从个人来说,曾经,我有一个很喜欢的人。最初,我和她都把对方当作符号性的“月亮”去默默地捧着,没有过一言一语。但由于某个契机,我们因剧本杀结缘,并共同创作剧本杀作品,把彼此的爱意倾注其中。在作品《四周十二秒》中也有因小说相爱的两个角色,那其实就是我们的一个影射。最后我和她分开了,有些约定永远无法兑现,成为彼此的“心结”。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我想尽办法让剧本里的“我”直面这个最悲痛的“心结”。直面过后,再赐给他一个和解和放下的理由,作为自己赎罪的过程。

    记者:剧本创作也是你放下心中执念的过程,这是一场心灵之旅吗?

    猫导演:是的。在新剧本的创作中,有个角色的关键词就是“遗憾”。在海报上,我们写了一个小句子——这是对于逝去情感的叹息,这是对可望而不可即之事物的情感倾注,这是一场天马行空,这是一场爱的迷失与重逢。

    剧本杀要有艺术价值

    记者:从写作的角度来说,您认为一个成功剧本的创作需要具备哪几个大的要素?

    猫导演:第一是利益链条,因为利益决定了一切情节的铺陈;第二是人物架设,剧本杀的人物不能太简单,行为需要与动机相匹配。人物心理需要足够细腻,动机需要足够强而复杂。第三,作为一名影视编剧进入剧本杀行业,我会看重它的艺术性。其实大家很多时候只把剧本杀当作一场游戏,很少人会讨论艺术的。

    事实上,学会剧本的艺术创作,基本环节作者必须具有艺术性的文笔。每个剧情故事的本身也是具有艺术性的,如果没有好的文字功底,便很难将其中的艺术性阐述出来,好故事要求作者有审美追求,剧本的美术设计也是具有艺术性的。剧本以影视的视角,做成逼近于杂志的观感。玩家翻开剧本时,一眼就能看到我们原创的插画和插图。电影氛围的海报、逼真的场景、人物服装、道具、NPC的表演……这些都需要我们创作团队用专业能力去营造艺术感。

    记者:您是否受到了一些作家、导演的影响?

    猫导演:这里我最想致敬的两位前辈是王家卫和金庸,他们两位的作品对我影响极大。我认为,金庸的立意是我创作的“骨”,而王家卫的风格是“肉”。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是很多武侠粉丝的入门作品,后来涌现了一批批武侠小说作者,但我还是对金庸情有独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他创作的根基。除了国家,他还会描写“爱”、描写“家”,这提醒我是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者,它们给我一种期盼或梦想,那就是把这种精神放进我的剧本中。

    所有导演里面,我最喜欢王家卫的作品。以前因为年轻,看不懂他的深意,大一时看、大四时看、创作前再看,每次让我收获到的感觉都是不同的。随着阅历的丰富,慢慢我能与他产生共鸣。正如他的那句话,“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放到剧本杀中同理。游戏过程中,你会发现所有东西都像潮湿的,不仅自己在下雨,你会觉得你的回忆、感情都在下着雨。这种潮湿是能够深入人物内心的。

    创作中要勇于否定过去的自己

    记者:在创作一个剧本之前,您一般会做哪些准备?

    猫导演:我认为准备一个剧本需要分三步走。首先,我需要了解故事背景,对于故事背景需要付出时间查阅大量一手资料去了解史实,哪怕了解到很多与剧本无关的事情,也能帮助我更明白当时的社会状态。第二步,确定作品风格。作为一名编剧,在基本的创作内容之外,我会提前想好这个剧本的“额外加成”——风格。最后就是建立人物框架。在我的房间中,贴着一张大概5m×8m的白纸,创作时,我会在上面描画这些人物的关系网,保证其中没有边缘角色。在人物图谱的空白处,我还需要列出一份时间表,每个人在不同时间点都做了什么,保证前后逻辑连贯性。

    记者:那您在搭建人物关系的时候,是否会遇到瓶颈期?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猫导演:会遇到瓶颈,有时会觉得人物框架不够完美,或逻辑线比较牵强……但是我发现,单单盯着这张图谱看是没有用处的,真正有用的是把这张即将成型的人物图撕掉,重新画一遍,在复盘的过程中兴许就会想到不一样的东西。这其实也是我突破瓶颈的一个办法。创作中一定要勇于否定过去的自己,然后才会有突破。

    记者:一般情况下,您会以什么为依据去搭建这样多元又有助于人物交互推理的关系?

    猫导演:首先,我会考虑人物动机,从动机反推他的人生经历。假如一部剧本中有6个人,他们分别想做什么?凶手为什么要行凶?亲情、爱情、友情、家国之情,这4个情感动机;金钱、权势、地位,这三个利益动机,究竟哪一个是“始作俑者”?在剧本创作过程中,我会从几个人物同时推进,直接分散出多重人格,同时进行考虑。单从一个出发是无法串联起来故事线的。人与人之间都存在多元关系,每个动机里牵扯到的人物如何交集在一起,爱情和利益博弈时如何抉择……如果所有人都只是出于一个目的,那么不免会乏味单调。

孙建江:“百年百篇”传承红色基因
初心,引领,传承,决定了未来的路能走多远
一个将你击中的名词
猫导演:把家国和爱的精神融入剧本杀
人工智能诗歌的三重问题
再见日落
寻找彩虹(童话)
会说话的松鼠(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