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记昨日书 (散文)

郑小莹 (2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6月01日   12 版)

    宋宝颖/制图

    这些孩子们,缺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是陪伴,是关爱吧。真正的爱,是平等的沟通,耐心的陪伴。现在想来,这些日子里,我们所做的,也很简单,仅仅是以耐心和真心换另一颗真心罢了。

    上篇

    树梢的白鹭、田间的黄牛、停歇的红蜻蜓、闪烁的萤火虫、整齐的稻田、游弋的鱼和虾、自由落下的松果、路边的狗尾巴草、远山的日出、层次多变的夕阳、似银河的星空、缭绕的雾气、惊天动地的暴雨、劈开夜空的闪电……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吸引人。

    在下磨的这段日子里,留下的似乎都是一些美丽的片段:晨曦中,眺望着烟雾缭绕的群山,点点晨光照亮了山头,新的一天开始了;晚饭后,是一天里短暂的轻松时刻,我们漫步在田间小径,一路摘着野花和狗尾巴草,一路戏水,看夕阳、谈天、拍照,一天的疲劳,似乎都随着这一切消散了;夜幕下,踩着星光,拎着小桶,去老师家里洗澡,在河渠边洗衣服,一边洗,一边摘渠边枣树上的枣吃,枣的味道,现在好像还停留在唇齿间。

    刚到时,枣还小小的,现出嫩青色,并没有什么味道,只是嚼起来脆脆的,让人忍不住摘了一颗又一颗。后来呀,枣皮上开始透出一点点红,个头越来越大,越来越甜,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慢慢地,过去了。

    眼前的星光模糊,记忆被一点点唤醒……

    犹记得,刚到下磨小学的那段时间,我似乎常常第一个醒来,看着熟睡的队友们,总不忍心叫醒他们,大家都太累了。从晨读开始,上一整天的课,还要忙碌于一日三餐;晚上洗衣备课,常常熬至凌晨;早上六点左右,就要起床了,因为小朋友们的打架、哭闹,往往从清早就开始了。

    “老师,有人打架了!”“老师,有人哭了!”志愿者们睡眼惺忪,快速地擦一把脸,赶去事发点,生怕真的出什么问题。通常,大多小朋友都非常犟,一双拳头捏得紧紧的,怎么掰也掰不开,就是不肯认错,反正不管怎样,一定是对方先动的我,我是还击,我没有错。看着那张张稚气的脸,看着那双双含着泪水的眼睛,一股无奈从心里蔓延开来……

    有个小孩,叫小良,爱哭。不夸张地说,基本,每天都哭,次数还不少。曾经一天,我看到他哭了五次。他哭,当然有不同的原因。不变的是,他每次哭的理由都让人啼笑皆非。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的手工课上。

    那天,正教大家叠爱心。班里人数太多,一时没办法关注所有人的进度。正一个个挨个检查,突然,小宇叫我:“老师!有人哭了!”我一看,是小良,他因为一直叠不出来,急哭了,他一边哭一边跟我嚷嚷:“我不要来学校了,我只会写字,我什么都不会,我叠不出来!”看着他的眼神,感受到了深深地受挫与无助。

    牵着他的手,把抽抽噎噎的他带到办公室。手把手教他叠,最后他学会了。当他捧着爱心,你问他:“会了吗?”“会了。”“那我们去上课好不好?”“好。”他安安静静地对着你笑。然后,自己擦干了眼泪,去上课了。每每想起那个笑容,总是感慨万分。

    记忆像潮水一样涌来,还有太多刻在记忆中,充满稚气的小脸:每次生气都把拳头攥得紧紧的,甚至会咬你。事后,又跑来跟你道歉,拉钩保证再也不这样了,最后还要你抱抱的小轩;跑上来要水喝,遇事总喜欢撒娇的小初;虽然有点调皮,但是又非常懂事,很会照顾人的小志……

    和孩子们相处,遇到他们不听话,无可奈何的时候,志愿者总会说,这要是我弟弟,我早就……但是,不管我们心里多急,也总会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去和这些小孩子讲道理,处理着他们的小矛盾,安抚着他们的小情绪。一遍遍地说,一遍遍地教,直到看到那怒意十足的小拳头缓缓松开,那恨意紧锁的额头渐渐舒缓,那委屈满满的小脸破涕为笑时,心里竟似完成一场考试一般,长吁一口气。

    小班的孩子非常调皮,也非常聪明。可以说,有的孩子,有多聪明,就有多调皮。他们能准确地感觉到你是不是“好说话”,从而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你。碰到一个不那么“凶”的老师,简直可以把屋顶掀开。有时候,吵闹起来,完全没办法上课,这时就需要助教,对他们进行“镇压”,甚至,不得不和他们一样,来点“小聪明”。

    有一次在安全课上,他们出奇地吵闹,安全老师完全压不住他们,课程进行不下去。两个志愿者眼神交错间,临时决定演一场戏:安全老师假装生气,走出教室。可毅进去告诉他们:“你们把老师气走了,这节课没有老师上课了,大家都静坐一节课。”等他们都安静了,没那么浮躁了,再问道:“你们觉得你们刚才的行为对吗?”小朋友们开始反省自己了。

    后来在引导下,他们决定跟老师道歉。安全老师再次走进教室的时候,所有人大声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们错了,我们不会再吵了!我们想继续上课。”听着整齐的道歉声,那一瞬间,感动从心里涌上来。

    感动之余,困惑又浮上心头,这些孩子,为何如此情绪化:你撞我一下,我一定要撞回去;你让我不高兴了,我就要打你。仅仅是因为年龄小吗?好像,又不完全是。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又是那么可爱、善解人意。

    直到后来,在和家长们的相处中,我们慢慢发现,他们大多没有那么多耐心跟孩子讲道理,直接上手开打,所以孩子也学会了用这种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同伴。而除了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有一种,就是溺爱。

    归根到底,这些孩子们,缺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是陪伴,是关爱吧。真正的爱,是平等的沟通,耐心的陪伴。现在想来,这些日子里,我们所做的,也很简单,仅仅是以耐心和真心换另一颗真心罢了。

    支教快结束的那段时间,小孩子总是叠各种各样奇怪的手工作品,叠了一个又一个,一笔一划写上名字,要送给你,每个志愿者都“满载而归”。带着满满的爱和不舍,我们终于还是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

    离开的时候,举办了一个简单的结课仪式,把来自我们的信给了他们,有些小朋友还拿到了礼物,因为物资不足,并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拿到了,现在想想,实在遗憾。

    “长亭外,古道边……”呤唱着那首熟悉的《送别》,竟有了一份更深的感触,歌声中,我们拍了合照,留下记忆。收拾行囊,即将离开。好几个小孩子哭了,抱着志愿者不肯撒手,这和我们刚来的时候,他们的抵触、怀疑、不搭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几个老爷爷老奶奶拿了鞭炮,执意要为我们送行,提着沉沉的花生,要我们一定带上……

    鞭炮声中,我们离开了下磨,在车上志愿者们频频回头,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渐渐远去,当河堤边枣树消失在视野里,心里仿佛空了一般。沉默了一会儿,有人说:“我觉得,我们并没有做什么,这些……感谢太隆重了……”是啊,我们并没有做什么,却收到了如此真诚的感激,受之有愧。

    下篇

    细细想来,在下磨,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和小朋友相处中的无奈或愉悦。其实,还有很多,是关于我们自身的思考。就像支教,就像志愿,这些经历,不是谁的单向付出,而是双向的鼓励和成长。

    在下磨的这二十一天,我经历了三次非常特别的告别。

    第一次告别,是在到达下磨的第二天。前一天刚刚到下磨,我们一行七人,走路去镇上吃饭,看到路边有一只鸟,趴在草丛里,不知是受伤了,还是从窝里掉下来的幼鸟。初到的我们,对什么都抱着好奇。小浪把鸟拿了起来,对着它拍了好几张照片。可是第二天路过,我们再看到它时,它已经死了。

    这一路上我变得很沉默,忍不住想,它的死,跟我们有没有关系呢?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去碰它?

    第二次和第三次告别,时间非常接近。那是在支教里很平常的一天,小旭和正恒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奶奶,她正独自拿着很重的物品,走两步歇一下,于是他们一起把老奶奶送回了家。一路上,老奶奶应当是在说着什么吧,但是因为是方言,他们听不懂。后来,老奶奶拿了一些零食和笋干,过来感谢他们,拉着可毅(队内唯一一个能听懂方言的志愿者)说了好久的话。

    后来,可毅告诉我们,老奶奶无儿无女,老伴在前几年去世了,她一个人住,平日也没人跟她说话……说着说着,可毅眼圈就红了,大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后来,我们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只是感觉附近好像总是在放鞭炮,开始以为是喜事。后来才知道,那位老奶奶去世了,村里在给她办丧事。外出的时候,看到路边在焚烧老人的衣物,心里一下很不是滋味。

    第三次告别,来得猝不及防。我们洗澡的老师家,养了一条两个月大的小狗。老师说,这是才从校长家抱来的。狗很小,开始很害怕我们,后来总喜欢跟我们玩,看到我们来了,跳着出来迎接。我还不小心被它的牙齿刮破了皮,去镇上的卫生所打了疫苗。

    后来某一天,它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跑着来迎接我们。当我们看到地上那小小,一动不动的一小团,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小柯(老师的小孩)告诉我们,下午的时候,车经过,它被撞死了。

    这三次告别,一次接一次,每每想起,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受。我们到这里,教小朋友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同时,我们也经历了很多,这些在以前,我们不会经历的东西。

    我们这个年龄的志愿者,大多没有经历过生死,在面对这样三次告别的时候,多多少少都有些无措。在后来的交谈中,我们没有去谈及这三件事,大家都非常有默契地避开了,我也是。我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表达,大概,也不需要表达。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仍然感到茫然。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藏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梦里总出现那条从下磨小学,一直走到洋港镇的路。我们一路走,一路看星星,谈理想,走走停停。

    看云,看夕阳,看着天空和云层慢慢被刷上颜色,一层一层,粉的,紫的,蓝的,淡金的,深红的……看黄牛,看白鹭,看着白鹭骤停在黄牛背上,忽而振翅,向着远山飞远了……看你,看你们,看着我们慢慢熟悉,渐渐交心,却终将面临分别……

    再相见,亦是故人归来。

    特邀编辑:董学仁

记昨日书 (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