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8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妈妈的童年传记

湖南株洲二中附属小学恩克(1)班 周慕涵(12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8月03日   01 版)

    我也是有根的人——给儿子写的序

    高同英

    儿子的寒假作业里有一项是给长辈写童年传记,对于已近不惑之年的我来说,童年已经是一个邈远的存在了。但去记忆里搜寻一番,还是有些东西稳稳地扎根在那里。比如我的故乡,那个身处沂蒙山腹地的小村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有吹到那里,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土里刨食,一个汗珠子摔几瓣儿,无数个汗珠子甩在地里,才算是感动了天地,勉强维持得了一家人的温饱。尽管如此,烙在记忆里的童年生活却并不苦涩,而是充满乐趣。村东的那条沂河,河滩的那片小树林,于我们小孩子而言,那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无论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都是我们不变的乐园。沂河水和黄土地就是天然的美食屋和游乐场,大自然以她的慷慨无私哺育了我们的身体,也哺育了我们的心灵。童年的我们,童心一直追寻着快乐。

    上大学,读研,工作,离家越来越远,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童年印象里的故乡也早已面目全非,说沧海桑田,实不为过。近二十年了,一路南下,飘落在一个湖南小城,从来没有人认真地跟我谈论过童年,我常常感觉自己如一介飞蓬,没有根底。儿子的作业让我有机会拂去岁月的尘埃,近距离地触摸我那逝去的童年。

    我慢慢地回忆,静静地讲述,儿子用心地听着,时不时冒出个小问号,沉睡的童年被唤醒了,它温柔地爱抚着我,轻轻地告诉我:你也是有根的人啊。我几次热泪盈眶。

    儿子说:“妈妈,你的童年是彩色的,而我的童年是黑白的。”我叹服于他的精妙对比。跟着儿子一起来看看沂水之滨的彩色童年吧,那里有曾晳和孔子的理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盛夏捕蝉

    夜幕降临,炎热渐渐退去,徐徐的微风吹在脸上,温暖又舒适。林间,数只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飞舞。枝叶繁茂,好像一把把黑色的大伞。河水清澈,潺潺地向远方流去。曲曲折折的泥土路上,走着一队威风凛凛的小孩子,他们谈笑风生,兴高采烈地去捕蝉。队伍中有几个女孩子,其中之一便是我的妈妈。

    小孩子们到了树林子里,大家分头找树枝,捡干树叶子,堆在树林间的一块空地上。一个高个子的小男孩,划了一根火柴,点着了放在地上的树枝和树叶,瞬间,周围就明亮起来了。大家围在火堆的旁边,烤得热热的,慢慢地就汗如雨下了。

    “开始吧!”那个高个子男孩子发了命令,几个高高壮壮的男孩子就摇晃着大树,顷刻间,一个又一个小小的黑影“知啦知啦”地叫着往火中飞去,铺天盖地,黑压压的一片!等树上的蝉差不多都飞下来了,那几个大男孩才停了下来。女孩子们手里拿着小树枝,蹲在火堆旁拨楞着火里的蝉,不让它们烧糊掉。

    过了一段时间,柴火快要熄灭了。大家笑着欢呼着,用树枝把蝉从火堆里拨出来,围着越来越小的火堆,伴随着阵阵吹拂的微风,一边香喷喷地吃着,一边高兴地聊天。每个人都很满足,都很快乐,那是多美好的夜晚呀!

    下河抓鱼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天上的月亮弯弯的,好像一艘小船一样,调皮的星星瞪大了眼睛,不想睡觉。我的外公带着妈妈和舅舅去河里抓鱼。

    他们先找到一片浅浅的河滩,外公用铁锹铲沙子,堆成一堵高高的沙墙,大舅用手把沙墙拍结实,最后在这堵沙墙中间,挖开一条小小的缝隙,大舅、小舅和妈妈在小河的下游方向,轮流拿着一个孔隙很小的筐子,守在沙墙的缝隙这里。他们用手端着筐子,把筐子倾斜着插到沙子里,然后静静地等着,不能出声,出声就把鱼吓跑了。

    不久,妈妈感觉筐子里面有东西在动,就把筐子提起来,几条小鱼在筐子里活蹦乱跳的。大舅和小舅也兴奋地叫起来,争着要去抓鱼。妈妈把筐子里的鱼倒在水桶里,大舅小舅继续抓鱼,等到把水桶装满后,他们才满足地踏着月光回家去。

    第二天,外婆在锅里放点油,把油烧热之后,放姜和葱花炸锅,再把鱼放进锅里一炸,香飘四溢。我的外公和妈妈、舅舅们愉快地享受着劳动果实。

    看场(cháng)

    盛夏到了,田里的小麦开始收割了。那金黄的麦穗沉甸甸的,在太阳底下闪闪发着光。一阵风吹过,那麦子像小绅士一样,纷纷向人们点头致意。

    晴天虽然很热,却是抢收的最好天气,如果遇上了大雨,成熟的麦穗就会被打到地上,烂在田里,一年的汗水都白流了。这时候,家家户户、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手里拿着大镰刀,顶着烈日,热火朝天地抢收。

    脱了粒的麦子一两天是晒不干的,所以要有人住在地里看麦子。晚上,由我妈妈和大舅来看场。他们用脚踩着麦垛,一点点爬到顶,睡在麦垛顶上。他们一边闻着麦秆的香气,一边听下面看场的人高兴地谈天说地,伴着青蛙和蛐蛐的鸣唱,慢慢地就睡着了。

    做缸

    秋天来了,树叶全都黄了,一片一片的,像小孩子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一样,飘落在地上。早稻已经收完了,大丰收,家里缸都装不下,所以,姥爷要做一口大缸。

    姥爷和二姥爷、三姥爷等人先到河边树林里找一块平地,然后画一个大大的圆圈,大家沿着这个圆圈的外圈挖一圈很大很深的坑,挖完后,中间就有一个圆柱形的土坯子,姥爷们还要给土坯子造型,上面小,中间鼓,下面大,最下面还要做一个边儿,也就是一个倒着的缸的形状。为什么不能上面大下面小,按正着的缸的形状造型呢?因为上大下小不牢固,会塌掉。下一步,就往土坯子上抹水泥,水泥要抹得厚厚的,还要抹得光滑,这样做出来的缸才会结实、光滑、美观。抹完水泥之后,就放在那里,不去管它,过几天等干透了,再来收缸。

    收缸的时候,要从最底下挖土,一点点把缸里的土给挖出来。最后,还要几个力气大的人一起,把倒着的缸给推正过来,从坑里抬上来,像滚车轮一样滚回家去。丰收的粮食就有新家了!

    挑水

    秋天到了,河水用沙哑的嗓子唱着歌,秋风像个严厉老太婆,凶狠地抓着人的脸。妈妈踩着松软的沙子,担着两只水桶到沙滩上去挑水。

    妈妈先在河边的沙地上面画一个圆,然后洗好手,用手把圈里的沙子一点点捧出去,等看到沙子越来越湿,最后冒出了水,再往下面挖几下,这里就是一口泉了。妈妈把泉修成一个漂亮的圆形,然后把最开始的浑水、脏水都用瓢舀出来,直到里面的泉水清澈见底,没有杂质了,妈妈才开始打水。

    一瓢一瓢地把泉水倒在水桶里,直到装满两个水桶,用扁担两边的钩子勾起两个水桶,再蹲在扁担中间,右手抓住前面的钩子,左手抓住后面的钩子,慢慢站起来,颤颤巍巍地挑着两桶水往家走。

    水很重,两个桶也会一直摇晃,扁担就在肩膀上扭来扭去的,妈妈的肩膀最后都被扁担磨破了,有时候还会出血,好几天才能好。一个肩膀疼了,妈妈就换另一个肩膀继续挑。通过妈妈的讲述我才知道,妈妈小的时候生活条件好艰苦啊。

    滑冰滑雪

    冬天到了,天气特别特别的冷,寒风吹得刺骨。池塘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个时候,就可以滑冰了。

    那时没有溜冰鞋,妈妈和舅舅们就自己做。先拿四个长度相等的木棍子,横着摆两根,竖着摆两根,而且还要平行。然后用几根钉子,把这四根棍子牢牢地钉起来。最后在底部的两根棍子上绑上铁丝,用钳子拧紧,这铁丝就是滑水鞋上的刀尖。两只脚放在冰鞋上,蹲下来,用两根棍子戳着冰面就能往前滑了。

    妈妈说,好多小朋友都蹲在自制的冰鞋上滑冰,有时候不小心撞在一起,就一起跌倒在冰面上,滑出去老远。但是,大家都很开心。

    赶上下大雪,妈妈和同学们便兴奋得不得了,他们教室门口有一段斜坡,大家就可以在那一段斜坡上滑雪了。

    他们先把雪用脚踩平,开出一条雪路来,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哧溜就滑下去了。还有一种玩法,就是两个小朋友一组,一个小朋友蹲在地上,另外一个小朋友站在他的前面,拉着他的手往前跑,后面的那个就被拉着一直溜下去。然后两个人再换位置玩。如果我也能那样玩,一定会兴奋得哇哇大叫。

    上学

    妈妈那时候,村里的小学只到三年级,所以,四年级的妈妈要到邻村去上学了。

    因为路途比较远,妈妈五点多就起床,走路去上学。那时正值凌晨,如果是冬天,寒风刺骨,外面伸手不见五指,路都看不清。妈妈约了村里几个同学一起去上学,她们互相聊天,这才不怕。下雪的时候,她们脚踩着雪,咯吱咯吱地响,声音格外动听。

    路上,还要经过一片坟地。那坟地黑漆漆的,阴森森的,妈妈和她的小伙伴们看都不敢看。尽管很害怕,她们还是没有停下脚步,要不然迟到了,会被老师骂的。

    终于,在没有交通工具,也没有父母陪同的情况下,她们勇敢地走到了邻村的学校。我在心里默默地敬佩她们!

    放鸭子

    夏天,大地热得像个大蒸笼。这个时候,妈妈正放暑假,所以放鸭子的任务就落到了她身上。

    妈妈拿一根竹竿,把鸭子赶到田边的水沟里或者没种庄稼的荒地里吃草。因为鸭子食量很大,每天可以吃掉一大盆粮食,把鸭子放出去吃草,可以节约家里的粮食,还可以让鸭子下更多的蛋。

    鸭子的胃是长在脖子下面的,出去之前,它们的胃是瘪的。妈妈把它们放出去,鸭子尽情地吃草,胃慢慢被塞得鼓鼓囊囊的,沉甸甸的,妈妈就赶着鸭子回家去。吃饱了的鸭子,笨拙地扭着屁股,懒洋洋地慢慢散着步往回走。

    回家的路上,会经过一个池塘,一到池塘边,鸭子们不用妈妈指挥,就嘎嘎嘎嘎嘎地纷纷下水,快快乐乐地游泳去了。到了一定的时间,妈妈就喊鸭子上岸。

    鸭子是“禽中小天才”,妈妈第一次带鸭子去吃草,还要用竹竿赶着去,怕它们走丢了。到第二次的时候,鸭子就记路了,不用妈妈赶,它们自己就可以去荒地上吃草,妈妈只要在后边跟着就可以了。吃完草后,鸭子下河洗澡,妈妈呼唤鸭子回家,鸭子就乖乖地赶紧上岸回家了。

    鸭子白天吃得饱饱的,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下蛋,每天从鸭窝里可以收获很多淡蓝壳壳的鸭蛋,一家人煮熟了吃或煎了吃,都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这一家人的美味,妈妈功不可没。

    尾声

    妈妈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在那个时候,有许多好玩的游戏,有好多有趣的活动,我从来都没见过,更别说玩了。所以,我现在的童年是黑白的,其实,我也渴望那样的童年。看了妈妈的童年传记,你是不是也意犹未尽?

    (指导教师:李忠玲)

    责任编辑:龚蓉梅

4个青年的逐“星”心路
李佳蓬:用科幻构筑“青年社会”
多读名著,弥补你经历的不足
永恒的短暂一瞬(散文)
花臂小学生:直男思维里爱的不同模样
香蒲扇底故乡风(散文)
妈妈的童年传记
壁虎离家出走的一日(童话)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