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走出舒适圈才算“披荆斩棘”

郑州大学学生 黄诗雅(19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8月31日   16 版)

    这几年来,各种各样的“哥哥”和“姐姐”们都开始上综艺。当一群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明星再次重登舞台,那些原本更多出现在童年回忆的电视剧里的演员、那些金曲响在每条大街的歌手,当他们在节目中,以新人的方式重新被选择、练习,最后出道,这些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

    不过,所谓物极必反也是有道理的,尽管“哥哥”“姐姐”们的节目这么多,真正赢得口碑的却寥寥无几。像之前的《追光吧哥哥》被网友吐槽是“追油吧哥哥”、《乘风破浪的姐姐》也变成大型内卷现场、各种尴尬的热搜,节目到最后都变成观众嘉宾“相看两厌”。

    当我抱着这样的想法打开《披荆斩棘的哥哥》时,我并没有觉得这档节目会与之前的有什么差别,结果出乎我的意料。

    有人会说,可能他们就只能火这么一期了,都把自己的“看家本事”拿出来了。也有人说,哥哥们靠情怀炒作,我想说,起码哥哥们有那个资本去“炒作”,有能力、有资本才能成为这么多人心心念念的“白月光”。

    后续的节目里,哥哥们开始了第一次舞台公演的训练,节目也开始踏出了舒适圈,一点点地去展现哥哥们生活、训练、玩乐时的样子。我不愿意看见哥哥不想走出舒适圈的保守态度,这样也有违披荆斩棘的节目宗旨。哥哥们是否需要通过回归舞台展现全新的自己,这也有待商讨。后续节目里,各个“部落”或多或少都有争论出现,但是我觉得这样才更真实,如果人人都打“安全牌”,那节目也注定重复《浪姐》的高开低走。

    或许,到现在,节目里的“披荆斩棘”,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谢宛霏

我找寻不到所谓的“披荆斩棘”
人生就是披荆斩棘的过程
走出舒适圈才算“披荆斩棘”
《披荆斩棘的哥哥》:情怀、战斗与找回逝去的少年孤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