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扫黑风暴》优点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郑州大学学生 伯凌江(20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9月07日   16 版)

    以前总会听到: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但经过近20年的成长,却觉得这句话应该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远远不及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艺术,只是各方势力想让我们看到的。而真实的生活,远远比艺术令人惊讶得多。《扫黑风暴》揭开了真实生活的一角,人人都知道全国都在“扫黑除恶”,但注定只有很少的人能亲历这个过程。

    导演五百曾发文表示,这个作品最大的困难是“真实案件”。在前期看了大量的卷宗和审讯的视频后,团队决定把案件拆散,用碎片的细节放入故事主线。“不能是纪录片式的表达,也不能过度戏剧化地描述罪案。”在五百看来,这便是创作过程中反复讨论的“合理的真实性”。

    但随着该剧的更新以及大结局的播出,口碑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其原因是没有摆脱国产剧的通病。作品质量如何,关键还得看细节。因为细节就像是“蚁穴”,细节没做好,很容易出现整部剧被一两个细节拖垮的情况。该剧中有三场警方抓捕的戏份,却存在同样的问题:警方并没有提前摸排布控就开始行动抓捕。警方抓捕,也叫收网,所谓收网就是已经布下天罗地网,一条鱼都跑不掉的意思。

    但是剧中三场抓捕的戏份,没抓着一个主犯,如果不是剧情需要和主角光环的加持,这些目标人物可能一个都抓不到。尤其抓捕杨东的时候,多么重要的一个证人,准备了那么长的时间,说跑就跑了,最后居然是阴差阳错,靠着主角光环才抓到。

    此外,还有明星用力过猛的演技。张艺兴在剧中饰演的青年警察林浩,妆容帅气,做事冲动,乍一看还以为是偶像剧里的男主;江疏影饰演的记者,首次登场就被犯罪团伙识破,差点惨遭毒手,缺乏记者职业素养。

    浮夸的青年警察,不稳重的调查记者,这种人设与现实中侦查案件的警察,深入虎穴的记者形象截然不同,硬是让观众在一个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剧集里感觉到了不真实感。孙红雷作为绝对主角,他亦正亦邪的人设,虽然考验演技,却也没能平稳发挥:刻意地阴笑,刻意地撂狠话,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对比孙红雷在《潜伏》中饰演的余则成,同样是卧底身份,大部分时间却在装傻充愣,不露锋芒,反而让人感觉很自然。

    《扫黑风暴》的优点是尺度、剧情、演技,但这些优点却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同期对比起来,《扫黑风暴》是部好剧,毕竟能亲眼看见黑暗力量被正义消灭,谁又能抑制肾上腺素的狂飙呢?但如果能经得起时间的推敲,而不仅仅是一部迎合大势的“爽剧”,就更完美了。

    责任编辑:谢宛霏

《扫黑风暴》优点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有理由相信恶能除尽
披荆斩棘方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十四先生:“治愈”,是情感本的终极核心词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