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晚饭(随笔)

上饶师范学院学生 黄宏莹(20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9月07日   08 版)

1

    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一定要去外面吃晚饭。我们家向来没有在外面吃饭的习惯。更何况,今天也实在不是什么重要的日子。

    看得出父亲兴致很高,那双浑了的眼睛里盛满了期待,我没忍心拒绝。江边新开了一家渔馆,父亲母亲径直往那里去了,我跟在后头。我一向是不喜欢吃鱼的,他们也知道,只是,对我这个习惯,他们从来不以为意。也罢,左右是陪他们吃饭,我索性坐在包间里,打算他们点什么便吃什么。

    天气很冷了,我把自己裹得紧紧的。父亲耸着肩,搓着手:“开了空调没有?25度,可以。”

    “服务员,拿壶开水来。”“服”字被父亲念成第四声,多年的口音了。

    烫好碗,母亲嗑起瓜子,我嗑起瓜子,父亲嗑起瓜子。菜一道道地上来,没看见有鱼。

    “现在大城市,都要求用公筷。”父亲用公筷夹了些菜到碗里,“羊肉不错,多吃一点。”

    如果没有当年的事,这张餐桌的氛围应该可以称得上其乐融融吧?可是世界上没有如果,就是有,事情不发生在那一天,也会发生在某一天。

2

    父亲脾气很好,他的同事都这么说,我一度也如此认为。父亲对我不错,衣食用度,从来没有短过我的。父亲有点面生,这说起来倒有些好笑了,打记事起他就在外面工作,我确实没什么机会仔细看他。等到我再长些,终于有机会生活在一起,他却总是早出晚归。

    所以,如果不是到了他觉得非要教育我的时候,我又如何有机会和他单独谈谈呢?不,那也不能称之为谈。

    那个晚上,我猜到他心情不好,现在已经记不清自己当时犯了什么样的错,只记得和父亲的那场谈话。

    房间没有开灯,父亲把我叫进去。他的脸和房间一样黑,我感觉,我就快看不见他了。我们沉默着——也许还对视着——但这沉默又瞬间打破,像雪域山崩。“我知道自己错了。”我在心里大声地承认,我的双唇紧紧地闭着。

    他开始骂我了,抑扬顿挫,像蓄势而发的冰川。每一句,都是刀尖制成的雪花,飞向我,一下一下划出了血痕。“我知道我错了,也知道你心情不好,但你,为什么要用言语这样地伤我?因为,你是我父亲吗?”我的双唇紧紧地闭着。

    我当时难过吗?我不知道什么叫作难过。我只记得,这样一位陌生的父亲,在那样的时刻,有着一种可怕的熟悉,他也曾这样弄哭过母亲,哥哥也曾这样吼哭过侄子……我感到奇怪,是不是家庭里拥有力量的人们,都需要如此的威严?我更奇怪,为什么我们都没有申辩的勇气?

    我终于是没有言语。事实上,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与父亲的对话也屈指可数。

    我在心头,刻下一道悬崖。

3

    “十多年前,我和老根去北京。那里有家餐馆,起步消费八千八百元!我们推老根进去,说去看一下,也体验一下高消费是什么样子,哈哈哈哈哈……”父亲从胸腔发出的笑声,表示热情却未必是开心,“最后还是没进去,不敢进去……”

    他今天晚上话特别多,上一次他话多,还是在醉酒后。含含糊糊地说不清什么,只让人感到,这个酒他喝到心坎儿里去了。然后便是吐,一个劲儿地吐,那些哽在喉头、欲说还休的话,借着酒劲儿吐了个干净。

    父亲今年中旬就退休了,去大城市重新找工作,像年轻的时候一样。他以为只要能吃苦,一切都会顺利。可是从前得心应手的技术不中用了,新的技术竟怎么也学不会。“还是回来吧,找份自己能干的活儿。”母亲这样劝着。

    他回来了,好些天,闷闷的。他一定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懂他:“丫头,你要学好本领,将来有立身的能力。”他说得对,他说的,总是对。

    “丫头,多吃点羊肉,补冬。”补冬?滋补冬天吗?那能把心里的悬崖一并补补吗?看吃得差不多了,他去结账。我仍旧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出来吃饭。都说中式圆桌的氛围,能将人心的距离拉一拉,是为了这个吗?又或者为即将开启新的职业生涯的自己,壮一壮胆?也许,只是简单的出来吃顿晚饭而已?毕竟,天气这样冷了。

    我们信步在回家的路上,我挽着母亲的手:“看,月亮好美!”

    “又不是圆月。”母亲随口答着。

    三个人的影子,并排走着。

    责任编辑:龚蓉梅

只叹此生匆忙(小说)
晚饭(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