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09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禅茶(随笔)

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车辆段 李各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09月07日   15 版)

    说到茶,我更愿意用“品”来点缀。喝,只是穿嗓入胃,获得一种物理的体验。而品,是一种契合,带来心性的提炼。品茶是一种雅好,更是一种心境。老舍曾经说过:“有一种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茶宜静,酒宜闹。酒是在餐桌上,用来社交礼仪。它已衍变为拓宽朋友圈,“向外求”的一种符号。而茶则不然,闹是为找乐子,静则益于思。茶适合独处慢慢品,品茶有助于我们“向内求”,对修身养性大有裨益。

    仔细观察,喝酒闹哄哄的不罕见,而吵吵嚷嚷喝茶的绝对少有。酒喝多了,容易说酒话,嗓门虽然大自己却未必能记得。茶呢,当然也醉人,品透了智慧之门洞开,灵光乍现,锦心绣口,说点耐人寻味的话,却能醍醐灌顶,让人心境明朗。

    对于茶而言,总绕不开禅茶一味,就像某种特殊的标签,不仅市井众多茶舍乐于挂一块这样的牌匾,而且也是嗜茶者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禅茶一味,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茶味即禅味,知茶味者即得禅,然而实际上人人会喝茶,茶的滋味也能品出一二,但对于其中的禅,却没有几人能真正说得清。

    茶自问世以来,原本没这么复杂,依照古人的说法,无非就是为了“解荤腥,涤齿颊,以通利肠胃。”哪曾想过,喝着喝着竟喝出超越茶本味的禅来。

    喜欢上茶以后,我开始慢慢结交茶友。有一朋友爱茶如命,又热衷专研茶事,时有高论分享朋友圈。家里购置一套红木家具,古色古香,客厅放一大茶盘,茶杯常常不离手,只要有茶友来访,一定要用珍藏的茶具煮、泡、洗、冲,整个流程极其严谨,又一气呵成,颇具仪式感。

    喝茶的人不少,可要是为了喝口好茶亲自去寻茶的那就凤毛麟角了。我听说过这样一位嗜茶如痴的高人,是一个瘦弱的中年人,对各种茶品了然于胸,但并不满足。他专门遍访茶山寻茶,几经周折最后找到心目中的茶树,并拜师学艺,制作出了让自己满意的好茶。听着都让人心向往之,倘若能喝上一口这样的好茶,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在茶人眼里,品茶从来不是举杯即饮那么简单。一口茶要喝得有韵味,不仅仅只需要好茶、好水、好器具,还得有好环境、好心情,甚至要有好情致,须气定心闲,旁若无物,方能体会茶的本心,喝的是茶,品的是人生百味。

    我也学着高人品茶,调动全身感官细辨茶味,试图从中寻得几分禅机。我特意买了一套茶具,虽然不懂茶道,但也能有模有样地摆弄一番,在这一壶一盏间,浅斟慢酌。可能品茶人就是在这看似烦琐的程式中,不知不觉磨性子、去浮躁、入禅境吧!

    静听水沸,细品茶香,不妨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专心致志喝杯茶。哪怕再忙碌,我们都要给自己留一杯茶的时间,静静咀嚼茶味,从茶味中窥探生活的滋味,这不正是我们的禅茶人生吗?

    责任编辑:龚蓉梅

小巷绯色秋颜(散文)
玉兰,无声无息地在我生命中扎了根(散文)
湖与树(童话)
禅茶(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