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一个个忙碌的日子里悄然而去,蓦然已是辛丑中秋。在这个难得清静的月明之夜,我细数着涌上心头的感怀。
一丛满天星
年初的时候,我种下了满天星的种子。花盆就摆在我的书柜上。刚有它做伴时,我时常兴趣盎然地观察、记录它的生长状况,再后来就忙得连浇水都顾不上了。
到了初三毕业年级,学习压力陡然加重。出门天未亮,回时夜已深。我好像陷在一种机械运动中一样,成堆的卷子如雪花般纷飞而来,几乎将我埋没。我迷茫这种仿佛“无限流”生活的意义,也曾在中考前躲在被窝里默默流泪。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和同学们一样跌跌撞撞地从泥泞的道路上走来,褪去了初二时的懒散,在繁忙中学会了承受压力,自己感觉多了一份坚强。
一天,在整理卷子的间隙不经意抬头,瞥见了书柜上那一丛蓝色的小花,啊,它真的开花了,而且是那样肆意潇洒,真不枉为它的名字:满天星!原来,一个学期的时间,它都已经长大了。这时,我才恍然发现:原来,我也已经长大了啊!不单单是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心境的成熟……
在时光的罅隙中回溯,我寻觅到的第一份感动,叫作“成长”。
一束灯光
不知何时,我卧室中有个灯不亮了。灯的位置比较偏,不好修,就一直没有人管。虽然不影响我的生活,但我总觉得卧室中昏暗了许多。
家中的摩擦越来越多了,疫情期间的居家防控仿佛将每个人的缺点都放大了,哪怕只是一次考砸的小测验,都会变成一根引燃矛盾的导火索。父母之间渐多的争吵将家中的温暖一点点消弭,家似乎变成了一个压抑的牢笼。
后来,经过了一次长谈,才终于出现了一丝曙光。家里的每个人都开始尝试着改变自己:我主动放下了闲余的爱好,妈妈细致地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爸爸则力所能及地辅导我一些难题。再后来,爸爸把那个坏了的灯泡换了。卧室终于亮堂了。灯光照下来,一家人的心聚在一起,伴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疲倦的夜。
在光怪的岁月中静思,我细品到的下一份成熟,是领悟了亲人之间相互体谅、理解与共进。
一页日记
清风不识字,却将日记本又翻过了一页。那上面记录的,大多是我在学校中,与同学共同度过的时光。
到了初三,一场又一场考试丝毫不给人喘息之机,漫长的跑道好像总也望不见尽头。但这时,大家都在。我的一页页日记就记下了有人默默递一块巧克力缓解压力,又有人陪在身边和你一起跑完全程。这个“有人”叫“同学”。在繁重的学业中互相鼓励,互相安慰的我们,也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班级”。
在变幻的光阴中追寻,我回想起的第三份感动,是懂得了在集体中共同向上的力量。
岁月荏苒,时光不停。我会将这些感动再细细纳起,只愿未来百忧到心尽开解,在新的日子里,怀揣感动,一路前行。
这,才是成熟的模样吧。
教师点评:本文用生活中极普通的三件物品将自己在初三一年中的成长历程串联下来,由个人到家庭再到学校,看似相互游离但内在联系紧密。作者善于抓住细节体会生活的美好,语言平实但情感深厚,如细雨润物,于无声之中沁入人心深处,使人静思人生之美好。
(指导教师:孙丽英)
责任编辑:龚蓉梅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一(5)班 杜嘉萌(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