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长津湖》:不仅让年轻人铭记,还让很多老人圆一个梦

同济大学学生 武丹宁(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10月26日   16 版)

    以抗美援朝为背景、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争电影《长津湖》在2021年国庆档上映。上映首日我就怀着期待的心情观看了这部电影。

    在我的主观印象中,战争片往往容易着重呈现长时间的大场面,因此很容易让人产生千篇一律的视觉疲惫。而《长津湖》在场面上完美交融交替近景与远景、山河与战争、大场面爆破与人物特写,整个电影美感不仅体现在壮烈战争场面,更体现在电影中穿插的磅礴秀丽的祖国山河,以及丰富细腻的个体形象。

    电影幽默欢笑和泪点并存,即便做足了心理准备也依旧在电影院难以控制地泪流满面。英雄不是永远板着脸的“雕塑”,志愿军们在艰苦的行军生活里苦中有乐,新兵蛋子会被善意开涮,兄弟在战场共同成长、彼此牵挂……出彩的文戏部分,让它得以摆脱同类型电影“从头到尾沉重沉闷”的基调。三个小时的《长津湖》像一场在冰天雪地和热火朝天之间交织出的血色浪漫,让我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的身上,了解到这场改变国家命运的大战争的一角。

    这部电影的魅力绝不止体现在电影的画面本身——单纯画面震撼,不会带来啜泣和哭声。《长津湖》这种电影只有中国人能拍得出来,它是一部独属于中国的、拥有中华民族传统浪漫爱国主义的、中国特色战争电影,蕴含着中国人独有的情怀。我们的战士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冰雕连”从此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一位朋友跟我说起看完电影后给自己的爷爷也买了票,因为他从小就听爷爷反复讲起这段抗美援朝的历史,却始终不能真的共情。《长津湖》让他了解到藏在每一次爷爷讲起这些故事的哽咽背后的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

    好像很久没有一部影片有这么多老爷爷老奶奶前去观影,《长津湖》对他们来说就好像那些自己说了很久的、没人理解的话,如今终于有人拿喇叭喊出来了,某种程度上它不仅让年轻人铭记,还让很多老人圆一个梦。

    我们还需要这样的电影吗?我们当然需要。为了了解、为了学习、为了不遗忘。

    为了我们的历史不再沉寂在老一辈的讲述中,为了我们的国民在看到美化战争、否认历史的言论时能够保持清醒和坚定,为了我们青年提起战争时,不再只能想到战争的残酷,也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战”。无声的亲情告诉你,秀美的山河告诉你:你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走过的每一个地方,是他们义无反顾奔赴的战场,也是他们可能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后天已经黑了,街道挂着国旗,灯火璀璨,人们都面带笑容奔赴自己的目的地。老一辈革命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换得如今岁月,我和朋友一起走着,想这太平盛世,祥和人间,如果他们都能看到该多好。我们无法记住每一位牺牲战士的姓名,但我们可以无比珍惜千千万万人牺牲换来的和平人间,也会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江山如此多娇。愿山河永秀,国泰民安。

    责任编辑:谢宛霏

《长津湖》:不仅让年轻人铭记,还让很多老人圆一个梦
“民族大义”与“小情小爱”不是单选题
做孩子逐梦路上最亮的星,指引其前行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