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盈)讲好中国故事,共话交通未来。10月20日,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与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国内交通运输行业高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五洲传播中心联手举办的“青春中国”——全球交通青年英才研修项目告一段落。
项目汇聚了来自全球5个洲34个国家共80名外国青年,其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占比约70%,女性占比约40%,不少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杰出人才。为期一周的项目培训期间,80名交通运输行业外国优秀青年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走访、亲身实践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交通运输行业现状,加深了对于中国交通发展历程的认识。
作为全球交通青年英才研修项目的主题活动之一,“我与中国交通的故事”征文活动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来自28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纷纷讲述了他们眼中的中国交通、身边的交通故事和心中的交通梦想。经过评定,工作组共评选出外国青年组一等奖获奖作品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0篇。
西南交通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于丽亚在2017年从西伯利亚远赴成都学习,她认为正是因为中国交通的飞速发展而形成的便利条件,成就了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中国速度。中国速度,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力量,也在默默改变着这个世界。
马来西亚小哥吕勇志说,在上海海事大学学习期间,亲眼见证了中国港口和航运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通过与“海洋交通”的一次次连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来自刚果共和国的留学生玛莎从本科开始就来到中国学习,她说10年的在华学习生活,让一个地地道道的非洲女孩亲身感受到中国交通的飞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诸多温暖的故事。
一篇篇生动真实、热情饱满的文章,展示了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维度的中外青年与中国交通共同的真挚情感,以及推广中国交通经验、促进繁荣的共同期待。本期《中国青年作家报》摘编3篇获奖作品,让更多人一同见证外国青年与中国交通的独特故事和美好瞬间。
(详见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