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11月0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岁月深处野果香(散文)

江苏省作协会员 李仙云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11月02日   13 版)

    又是一年“野果初红玉露秋”的时节,闲坐于公园一隅,望着莹莹草丛中那一粒粒黄澄澄的小果子,我的神思开始翩跹于子午岭山巅。那里是我少年时代的“乐土”,也是我“夜夜魂梦飞渡”的地方,每每季节至此,山上就是一幅云蒸霞蔚,林木苍翠,鸟嘀蝶舞的五彩斑斓的岭上秋日图。漫山遍野的山中珍果缀满枝间,摘一颗丢入口中,酸酸甜甜的汁液像在味蕾上舞起了芭蕾,那各色果儿也开始唤醒一段段悠悠往事……

    当年,最受我们青睐的要数蛇莓子,它的枝枝蔓蔓常匍匐的满地都是,叶子也极其精致翠绿,边缘还有锯齿状花纹,少年时代的我,总喜欢把形状各异的叶子夹入书中做书签。那时,也小心翼翼挑了最鲜嫩的蛇莓叶夹于书中,每至作业写得目疲神散之时,就拿出叶子在美术本上描摹它的纹脉。

    它的果子呈荔枝色,像粒粒细小的红玛瑙镶嵌在一起,阳光一撒,发出明艳动人的光泽,这承载了风淋雨沐大地精华的小野果,咬一口唇齿间溢满香甜,美味无与伦比。可我们只知其味,却不知这让人“望名生畏”的“蛇莓”之名缘何而来。

    那时,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八字形分叉的小红果,外形奇葩得像极了一条短裤衩,它鲜红如玉,味道甜润,后味略带苦涩,调皮的男生给它取了一个很不雅的绰号“红裤衩”。它长得极为繁茂,每次山风逶迤,这晶莹剔透的小果子就在枝间随风摇曳,像一粒粒红宝石又像一个个小铃铛。

    因了这俗物随处可见,我们常摘来当“子弹”,在课间与男生互扔嬉打。一次教我们政治的王校长看到这一幕,他语重心长地给我们讲起了他年少求学的经历。这野果在他们家乡太白山一带,乡亲们叫它杈杈果。他早年求学家中贫寒,常常食不果腹,就落下贫血缺钙的毛病,母亲从老中医那里获知,要常食此果。每每忆起小脚母亲步履蹒跚着,在荒郊野岭为他采摘杈杈果,王校长就情难自禁,也奉劝我们切莫去糟蹋这“人间尤物”。

    每到红枫如火、山色翡丽的秋日,最让我垂涎的就是那一嘟噜一嘟噜,似樱桃般小巧玲珑的杜梨果,那黄褐色的果皮,长长的细柄儿,如一粒粒温润光滑的蜜蜡,一看就让人口舌生津。至今记得在那个清秋的傍晚,月色如水,我们欢快地聚于大礼堂,手帕里拎着母亲刚刚煮熟的杜梨果,边吃边有滋有味地看日本影片《典子》,这个一出生就没有双臂的女子,父亲又无情地抛弃了她们母女,可坚强如她,硬是把一双脚锻炼得灵活自如,不仅生活完全能够自理,还刻苦读书考上了市政府职员。那晚的杜梨,让我品出了不一样的“人间至味”。多年后,当我也身囿轮椅,典子的坚毅顽强、杜梨果的香甜绵软,一次次从灵魂深处滋养着我的内心世界,带给我一种向上的力量和对生命纵深的思考。

    责任编辑:谢宛霏

抬着拌桶下田(散文)
黑油山(散文)
岁月深处野果香(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