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经济发展,女性地位也在逐渐提升,文学作品不断要求表达女性意愿,产生了大量以女性为核心人物的文学作品,也诞生出了一大批大女主IP剧,俘获了不少观众。这些大女主IP剧以女性题材文学作品为基础进行改编,以女性为主体,描绘女性奋斗和生活,展现女性主义,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但在文学作品向影视作品转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在转换叙事时,逻辑混乱;视听语言艺术性减弱,丢失原著意境;曲解原著思想,使作品女性主体地位丧失;照搬原著,不做升华等。今年热播的《琉璃》《千古玦尘》就是大女主IP剧的代表,但却滑入了高开低走的轨道。
在《琉璃》改编中,网剧改变了原著的叙事线,为制造冲突,强行加入新叙事线索,导致剧情混乱逻辑丢失。同时,原著女主角的成长线被丢弃,以女性为中心的叙事丢失。再比如今年热播的另外一部大女主IP剧《千古玦尘》,女主角开场的人设很有自己的个性,但随着感情线的刻画,最后还要男主角去保护。她的身份相当于上古界的小皇帝,有自己的主意,也有自己的事业线,设定很新颖,但没想到第二世就变成了“恋爱脑”。
另外,在《有翡》的改编中,原著的武侠意境被大大削弱,视听语言效果平淡;在《延禧攻略》的改编中,则全盘继承原著“躺赢”的爆米花快感,未进行升华。
成功IP剧在对待文学语言向视听语言转换方面与问题IP剧具有明显的区分。《甄嬛传》删去了原著中的不重要角色,使剧中的人物服务于清晰的主线索。《都挺好》原著中对苏明玉的语言、心理等描写抒发了其内心的痛苦情感,而在剧中,情感与镜头、表演和音乐相得益彰,使观众深有所感。《欢乐颂》的电视剧删去了原著中不合女性主义思想的人物、情节,将女性的自立自强与奋斗表现了出来。《如懿传》利用了视听语言的优势,在运镜、音乐、表演等方面都极为讲究,营造出“高处不胜寒”的意境。
文学语言叙事自由,可以直接抒情,需要靠环境描写、情感抒发等来营造意境,能够表达的思想广阔、复杂。而从文学语言转换到视听语言,需要删减一部分赘余线索,突出主线索并发挥声画配合的优势,使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提升镜头语言、表演、音乐的表现力。在抒情方面也需要择精而选,升华主要思想,不丢精华思想。大女主IP剧如今依然是热门题材,未来也希望更多成功的大女主IP剧出现,传递此类IP剧的思想和价值。
责任编辑:谢宛霏
东北师范大学学生 王澳一(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