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你:
春暖花开,我在风景如画的昆承湖畔写下这封信,写给自己,也写给无数像我一样正追寻着生命千百种可能性的青年朋友们。
在我12岁那年,一场意外的空难事故造成了我腿部严重损伤。我是在飞机失事遇难的100多名乘客中生还的40多人中的一员。经过抢救,我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造成了双下肢的截瘫。
几度下达病危通知书,脊柱爆裂性骨折,似乎从飞机失事的那一刻开始,我的生活从五彩斑斓,变成了单调的黑白。那是段无比煎熬的日子。一个12岁的少年,生理上要承受疼痛难忍的折磨,心理上要承受意外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崩塌。无法回到校园,无法与同龄人一同奔跑在阳光下,我甚至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在转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之后,母亲的陪伴,病友们、医护人员的鼓励帮我走出了阴霾。除此之外,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恢复训练之余能够学习文化知识。那种对知识的渴求,能让我暂时忘记伤痛。也帮助我树立了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97年。我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信息栏里,看到了挪威北欧红十字世界联合学院的奖学金申请信息,他们将为肢残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的名额!在中国残联的帮助下,我很幸运拿到了奖学金,作为中国内地的第一个学生到了挪威北欧红十字世界联合学院学习。在挪威学习生活期间,我真正体会到了从物理上的“无障碍”到心理上的“无障碍”。
一次校长问我:“我们下周是滑雪周,你要跟我们一起参加,还是给你安排一个热心家庭,你在这个热心家庭里度过圣诞节呢?如果你想要尝试,大家都会帮你。”在校长、老师的鼓励下,我积极尝试,学会了滑雪、皮划艇、游泳等运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赛道,每个人都是在跟自己赛跑。其实拄着双拐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在心里假设了一个障碍。当我们告诉自己这件事情不可以做的时候,自己就失去了一次可以去尝试的机会。
毕业后,我想到,中国内地能不能建立一所如此包容的学校?在我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我跟挪威世界联合学院的创始人和校长讲,希望他们能够支持我的梦想,支持我在中国内地创建一所世界联合学院。当时我在讲述这个梦想的时候,拄着两个拐杖,拿着两个箱子,口袋里只有200美金,但我觉得,我的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经过15年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在美丽的昆承湖畔创建了起来,这所学院也是在中国内地的唯一一所、全世界第十五所世界联合学院。
过去的5年中,我们培养了1200名来自124个国家的青年,其中也有残障学生,也帮助了很多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们,包括一些民工子弟的孩子,和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孩子,向664名学生提供了2.8亿的奖学金。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校园中,我们做了很多无障碍的设施。在校园中,我们有42处无障碍的坡道、68个无障碍卫生间、120余扇无门坎石和可视化的轻质门,把手的高度均符合残疾人的需求,以及22部适合残疾人使用的电梯。
我常说,希望每个孩子成为自己“人生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导师、家长都是“董事会”成员。每一个“董事长”都有自己的梦想,在尊重个体想法的同时,我们要帮助个体实现梦想。学校开展的上百个活动,为的是真正帮助和支持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们、维护学生们的尊严、权利和幸福,让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中国,有超过8500万的残障人士,1.76亿的65岁及以上人口,老年人口规模长期居于全球第一。无障碍环境建设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
我能够切身体会到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和对无障碍环境的渴望。当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仍不相适应。无障碍环境还面临着许多有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依法管理维护使用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充分表明,无障碍环境需要列入立法规划,用法律来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满足残疾人、老年人,以及所有社会成员对无障碍环境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
除了法律自上而下的监管,我还希望用科技赋能无障碍环境建设。今年我再次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设立市级出行无障碍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议》,针对目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无障碍设施系统没有统一登记管理、特殊群体出行时很难快速精准找到身边无障碍设施等问题,提出了我的建议。特殊群体如果在出行时,能像有导航一样,快速精准找到无障碍设施在哪里,那将是特殊群体极大的福音。
今年,我也和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及其他全国人大代表一起,提出了从检察公益诉讼方面保证无障碍环境的建议,希望以公益诉讼的法治力量,切实落实我国无障碍环境的高质量建设,提高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经历了人生的转变后,是教育真正让我插上了梦想的翅膀。当你觉得人生把一扇扇门关上的时候,其实不一定是真的关上了,也许需要你鼓起勇气多敲几次。就像我当年想要在中国建一所世界联合学院,也历经了许多次努力和失败,最终才成功一样。
一个人的梦想只是梦想,一群人的梦想定能成真。在未来,我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参与进来,为这些身体上有挑战的孩子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更加包容的环境,以更加完备的无障碍环境法规,保障残疾人群体的权益,为更多的孩子打开这扇“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爱无碍”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你们的朋友:王嘉鹏
编后:
当你觉得人生把一扇扇门关上的时候,其实不一定是真的关上了,也许需要你鼓起勇气多敲几次。全国人大代表、世界联合学院国际理事会理事、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董事会主席王嘉鹏的这句话,有没有打动你?“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一直致力于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的王嘉鹏,他的故事曾感染千万人。
被温暖过的一颗心,带着最大的善意和诚意,去温暖更多人,这付出、回馈、再付出的闭环本身,就是生命最好的状态。愿你不畏前路漫漫,始终拥有改变的勇气、前进的热情和谦卑感恩的心。愿你成为自己“人生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把握当下,不负韶华。
责任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