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兰心大剧院》的叙事意义:理想的相爱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 阎新超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11月23日   16 版)

    不少影评在谈《兰心大剧院》的剪辑结构、手持黑白影像风格以及叙事的暧昧,同样的一个角度有截然相反的评论声音,但无论褒贬,似乎都没有搔到痒处。比如“叙事暧昧”,批评的人就说娄烨不能把故事呈现清晰,“捍卫娄烨”的一方就从电影的艺术性上,谈论这种情节逻辑的不清晰才符合生活的真实。

    但在我看来,就娄烨所要表达的意义而言,叙事的铺垫已经足够。

    很多人不在《兰心大剧院》的价值内涵上深究,在支持娄烨的人那里透出一种朦胧的护短心态,好像娄烨真的没有讲好一个故事,而在批评娄烨的人那里,他们是否契合到导演作者的叙事重心,本就很成问题。

    始终关注的是相爱关系

    面对娄烨,观影者首先要有的默契,便是《兰心大剧院》并非要成为“合格”的谍战片。作为披着谍战类型外衣的影片,其叙事意义其实聚焦在《少年维特之烦恼》扉页上尼采的亲笔题记:“期待爱的回报,不是爱的要求,而是一种虚荣。”英文字幕是“Ultimately, it’s the desire, not the desired, that we love”,意为“根本上来说,人们爱的不是欲望对象,而是欲望本身”。中英文的字幕并不一致,但我并不愿如有些影评简单判定的,将之归为“片方的失误”。这更可能是主创者针对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观众提供的最佳表意。

    中英文字幕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也提供了一种互补,帮助我们来把握导演意图。从这句题记中能够读解到的,如果在爱的关系中期待回报,在哲学意义上是不被认可的。这或许最终极地解答了于堇为什么没有即刻地告知养父,上级暗号的真实所指。当然,这种哲学层面的解释并不与影片遮蔽掉的于堇出于国族利益的考量构成冲突,但是《兰心大剧院》确实在有意弱化,毕竟虹影在原作小说里做了清楚的点明,但娄烨的个人风格使其不愿把叙事意义安放于此。

    娄烨始终关注的是相爱关系,《兰心大剧院》里这种关注扩展在父女、同性、异性等多种类型。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相爱,如果是显露了期待回报的利己性,娄烨都将之引向关系破灭、爱的消亡。休伯特和于堇自不必说,倪则仁和于堇之间有些许残存的情谊,感情细腻的于堇也确实是个“念旧”的人,但她之所以能同意舍弃倪则仁的性命作为行动的掩护,不完全来自上级指令的压力,情感基础上倪则仁与她本就不是纯粹的相爱。倪的身份是卷入日本与汪伪利益纠葛的灰色人物,人格品质本就暧昧,在汪伪的关押场所,倪则仁利用残存的情谊迫切地向于堇求救,“期待爱的回报”;而更显示两人之间裂隙的,是倪则仁在华懋大饭店门前趁着于堇回转的间隙夺路逃离——他在心底是不信任于堇的,可也正因为两人没有建立起真正彻底的互信,于堇的这个转身也是早就设计好的,于堇先他一步抛弃掉了不相爱的对象。

    在影片中,被赋予正面意义的相爱关系是白云裳与于堇、谭呐与于堇。白云裳与于堇之间在我看来更多偏于偶像崇拜,身体快感的有无只能存疑。影像展现的关键之处是于堇通过唤醒白云裳潜意识里的“白玫”——那个青春时代热爱戏剧与文学的主体性——与白云裳建构起了纯粹的相爱关系。因为没有任何强求、胁迫、利益交换,于堇并没有控制白云裳,故而白云裳对于堇的帮助便显露出可贵。

    两组相爱关系只能对比,却无法等量齐观

    戏份更重地是谭呐与于堇之间的相爱关系。于堇必须回到剧院,而不能独自离开,因为她不愿意谭呐确认自己“只是一枚棋子”,她只有回到剧院、和谭呐一起逃亡,才能维护她所珍视的相爱关系的纯粹性。而且娄烨将这种相爱关系逼迫到了更极限的情境下进行考验,于堇目睹着莫之因持枪胁迫谭呐进船坞酒吧,影片在此有了难得的十几秒的稳定镜头:于堇将头侧摆,她自然清楚危险性,感到无奈却迅速做出了判断抉择,装子弹、拿风衣、开车门,风雨突显出于堇决绝的身影。影片即使在此也没有调用配乐进行煽情,但于堇在相爱中投入的冷静、无畏的生命力量已经足够震动人心。

    还应该看到,在谭呐和于堇的相爱关系中,双方都在极致地投入自己的生命。于堇枪杀古谷三郎后开车离开剧院,闪过一个极短的谭呐远望的镜头。发生枪战后,谭呐仍留在剧院附近,是牵挂于堇,看到于堇老练地枪杀日本人,他忽然发现了自己不知的于堇的另一面,或许是出于惊愕,他没有在此时喊于堇,又是一个偶然性的出现,他们失去了最佳逃亡机会。但谭呐在感知到于堇携带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后,仍然前往船坞酒吧赴约,两个人的相爱才构成一个对等、极致的理想关系。已经有影评将《兰心大剧院》放到民国谍战序列中进行对比,大家很容易会想到《色·戒》,但要清楚王佳芝会为了爱欲牺牲自我,易先生却绝不会为王佳芝去死。两组相爱关系只能对比,却无法等量齐观。

    自然也会有理论研究者从性别、身体、镜像、政治结构等角度来阐释《兰心大剧院》,但我更珍视影片叙事本身传递出的价值意义,对纯粹、理想的相爱关系的呼唤,并且在于堇身上张扬出一种理想人格。这种理想人格,不单单是精神层面上的,还落实在强大的行动能力。兰心大剧院后台的枪战已经显示出于堇强大的身体主体性,而影片最后,已身负重伤的于堇仍然击毙了两名日本军人,保护了自己和爱人。导演运用叙事的遮蔽没有展现于堇何以到最后还有如此巨大的生命能量,他尽可能地呵护这段宝贵的理想相爱关系,但他也绝不营造逃出生天的假象来讨好、欺骗观众。这就是娄烨。

    巩俐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对于堇的认知:“她是一个层次丰富的、伟大的角色,对前夫,对情人,对父亲,还有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感情,甚至对小田切让演的日本人,都有复杂的情感。这个剧本很有意思,会让你真正走进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一个女性存在。”于堇正是如此复杂,情感丰富细腻,又保持着清醒的价值判断,确实是中国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在银幕上被旗袍、精致充斥的民国上海时空中。在导演与演员合作交流时,肯定谈到了这个人物更多的面向,但却不能由主创完全讲出,而要由每个观影人贴近人物去感知。

    在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一周的虚构事件里,风云突变只是背景,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一个具有理想人格的主体,如何真正地支撑起理想的相爱关系。

    责任编辑:谢宛霏

《兰心大剧院》的叙事意义:理想的相爱关系
对立之下,正义是绝对的吗?
俞胜《蓝鸟》:小故事书写了大背景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