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1年12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门框上的雪球(随笔)

武警新疆总队巴音郭楞支队 刘磊(24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1年12月07日   07 版)

    盼望着、盼望着,落雪了,冬天到了。

    我出生在北方,那时,初雪总会在10月末如约而至。北方的孩子总有一个相同的爱好,打雪仗、滚雪球。小时候的雪非常厚实,落一晚上便能盖过脚踝,有时候连下好几天,厚度竟可达到1米。

    早晨上学时,天还没有亮,路上白茫茫一片,鲜有人来。那时候总觉得学校太远,1公里的距离也能走很久,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学校时,裤腿早已结冰,硬邦邦的。

    到学校的第一件事便是扫雪,男生女生拿起推雪板、铁锹便冲了出去,那时的我们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宁愿扫雪也不愿上课。雪扫得差不多了,就“闹腾”起来,互相追逐、在地上翻滚,一点也不觉得冷,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才恋恋不舍地回到教室。看看对方的衣服,早已湿透,便咯咯的互相偷笑着。

    那时,班里的男生较多,每逢下课男生总会叫女生出去滚雪球、打雪仗,男生女生互相丢雪球,我也参与其中。老师总会阻止我们,怕我们摔着、怕我们衣服湿透了冻感冒,但我们都听不进去老师的唠叨,还会想一些奇奇怪怪的招数“对付”老师。

    为了保暖,教室的门上都挂着门帘,厚重的门帘进出并不是很顺畅。课间,几个伙伴和往常一样去雪地里撒野,玩够了才返回教室。路上,商量着与老师一起打雪仗,但老师一般不会参与,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我们,我们誓不罢休。几个小伙伴在门缝上放几个雪球,幻想着老师进门时便能尝到雪球的味道。

    看着远处走来的老师,几个男同学既兴奋又紧张,又想让老师尝尝“雪球”,又害怕老师生气。

    近了、走近了。老师抱着书本进了教室。不出所料,几个雪球全部砸到了老师的头上,老师很生气,顾不上拍头上的雪,问:“谁干的?”

    此刻的教室鸦雀无声,安静到能听见心跳的声音。没有人敢承认,老师转过身拍了拍头上的雪,久久没有转过头来,但可以清晰地听到她的抽泣。

    那一堂课在寂静中结束了。之后,老师请假了,说过了这个冬天就回来。

    每个清晨,同学们都会朝老师的办公室看一眼,老师的座位是空荡荡的。冬天很快就过去,但老师的座位依然是空无一人。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们内疚极了。

    第二个学期,来了新的老师,久而久之,同学们也淡忘了这件事。

    小学毕业那年,校长与我们拍毕业照,同学们兴奋极了,终于可以升级。照完相,校长对我们说:“同学们,3年前,你们的语文老师请假离开,因为当时老师怀孕在身,受到了惊吓,不得不离开休息。临走前还劝其他老师不要责怪同学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希望大家以后做事要三思。”

    我再次回想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老师教我们语文时,经常会讲一些文人的故事,我非常感兴趣,不再局限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从老师的教学中了解到岳飞的凌云壮志,李煜的侠骨柔情……我的文学生涯从那时起步,却又因雪球错过了太多。

    几年后,我离开家乡,邂逅了一个又一个城市,去发现每一个城市的人文地理。每逢落雪,便会想起“门框上的雪球”,它是一个人、一段故事、一场文学启蒙。

    盼望着、盼望着,落雪了,冬天到了,老师,您还好吗?

    责任编辑:龚蓉梅

通往家乡的路(随笔)
北方!北方?(随笔)
门框上的雪球(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