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我们的故事(小说·上)

华中农业大学学生 张世祎(20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2月15日   12 版)

    宋宝颖/制图

    “所以我们现在是被困在这里了,对吗?”李凡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

    “我觉得同学你应该自信一点,把‘对吗’去掉。”一个留着蓝色爆炸头的男孩在摇晃门把手、踹门等一系列尝试无果后,长舒一口气,给出了回应。

    十分钟前,李凡趁午休时间来到校团委的青志办公室,领取自己的志愿者荣誉证书。本应速战速决拿到证书,毕竟他下午还计划去武汉站帮助春运服务,却不想办公室的门突然关上,李凡和其他三位来领取证书的同学就这样被反锁在了办公室里。

    “嗯,学长您好,打扰您了,我是江寒。我们几个同学被反锁在青志办公室了,青志负责人暂时联系不上,请问您能派一位同学来给我们开一下门吗……嗯好的,谢谢学长,打扰您了。”

    一直安安静静坐在角落里的男孩放下手机,向大家解释当前处境:寒假将近,青志的工作人员几乎都出去做志愿服务了,再加上赶在午休时间,可能最快要等到下午两点才能有人来开门。

    男孩笑了笑:“既然我们要锁在办公室两个小时,也算是有缘,不妨互相认识一下。我叫江寒,黑龙江人。”

    李凡只觉这位少年气质温润却沉稳大方,不由在心中对他抱有好感,正打算自报家门,却被蓝发男生抢了先:“吕同舟,四川人。”

    一旁文文静静的女孩也作了自我介绍:“多兰,内蒙古人。”她眨眨眼,俏皮地补充道,“我家没有羊群。”

    大家都笑了,吕同舟也马上大笑着说自己家里没有大熊猫。

    李凡在心里为自己的慢半拍吐了吐舌头,清了清嗓子,道:“李凡,武汉本地人。”

    自我介绍完毕,大家都熟络起来。吕同舟大大咧咧坐在桌子上,“两个小时的时间,就这么等着岂不浪费了。既然大家都是来取志愿荣誉证书的,那不如我们都来讲讲自己的志愿故事吧,也好互相借鉴学习一下。”

    全票通过。

奉献

    “有——人——在——家——吗——”吕同舟气沉丹田,隔着栅栏,冲着一栋有些破败的房子大声喊道。

    门“吱呀”一声推开了,走出一位满头银发身材矮小老妇人:“一大早你个死孩子叫魂哩!”

    同舟被骂了也不恼,怕老人听不清,朗声问道,“奶奶,今儿个娃娃咋个没来上学嘛!昨天不是说好了他来上学嘛!”

    “家里这么多活儿,他走了谁来干啊?读书有什么用,累得慌,最后还不是出去打工!”

    同舟再一次耐着性子和她解释,从读书才能让孩子走出大山讲到国家的义务教育政策,从脱贫攻坚决胜小康讲到互联网+农业助力脱贫,口若悬河,讲得老太太不胜其烦,“你自己和娃娃说吧,看他自己愿不愿意上学!”老人又转头嘟哝道,“现在来支教的怎么这么烦,染个蓝毛还上人家里找娃娃……”

    同舟权当没听见,笑呵呵地等着小朋友出来,他有自信把孩子拎回学校——这个孩子并非生性顽劣,只是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再加上家庭环境的不支持,才会导致他的逃学行为。

    一个月前,同舟通过了学校层层选拔,来到贵州这座山里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他一开始是怀着满腔激情的,幻想着山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村民们淳朴的笑脸,直到乘车两小时后安顿下来,同舟才意识到支教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轻松容易。

    学校的硬件设施还算完整,教室、教具都比较完好,但孩子们可不全是睁着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的小天使。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代养,缺乏父母管教。有些孩子无心学习,逃课、打架斗殴、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甚至和支教老师直言不想读书,大有和老师“打一架”的气势。很多家庭甚至对让孩子上学十分抵触,认为读书不如在家干点农活儿……

    对此,同舟确实失望过,但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孩子逃课,那我就全村范围内捞人;家人抵触教育,那我就登门介绍国家政策;我今天被村民“请”出房门,那我明天接着来;什么?家里没人干活儿?我们支教团来帮你干,你只管把孩子扔进学校就好……这不,今天课堂上少了一个小朋友,同舟就去他家里“抓人”了。

    小朋友是揉着眼睛噘着嘴出来的,一副没睡醒的样子,见了同舟,也不问老师好,只梗着脖子说:“我不想上学。”

    同舟也不气,他早就料到了孩子会和他这样说,当然,也早就计划好了怎么把小朋友劝到学校。他耸耸肩,道:“那你站在这里别动了,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吧。”

    小朋友一脸疑惑,不知道好端端怎么扯到了橘子上。

    “你看,你不好好读书,我骂你你都听不出来。”同舟接住了孩子愤怒的小拳头,继续“劝”道,“你成天和平娃他们打架吵架,要是只会骂那几个词岂不是太没意思了,不如跟着吕老师一起好好学习,到时候你骂他们的话都让他们听不懂,岂不是很有趣!”

    见孩子犹豫,同舟趁热打铁:“你看老师的蓝头发,有个性吧,漂亮吧?我就是用好好学习之后给其他小朋友做家教赚的钱染的。而且如果有人骂我的头发不好看,像流氓的话,我还可以和他解释,比如以貌取人,比如刻板印象。这些词你听过吗?不好奇吗?真的不想跟着吕老师一起学习吗?!”

    “你现在觉得学习很苦很累,但是你的人生会有更多种可能,总比一辈子留在山里强不是吗?”

    很多时候,同舟都叹服于自己的口才。

    后来,同舟很开心地见到了越来越多安静听讲的小朋友,也突然明白了小学语文课本上写的“琅琅读书声”究竟是怎样一幅美好的画面。志愿者老师也好,孩子们也好,都在非常用心地对待学习和生活,用一颗心去触动另一颗心。

    或许,光是回忆起自己在烈日下抓小朋友回学校的画面,回忆起教室里的“琅琅读书声”,就足够支撑吕同舟度过往后无数个黯淡无光的日子,燃烧起自己作为青年的热血。

使命

    武汉的冬天多阴雨,天幕总是抹着一层浅灰,大团破棉絮似的灰云久久不散,只传达着压抑的气氛。

    2020,爱你爱你。本该是一个幸运的数字,本该是一个美好的一年,所有人都期待着明天,却未料到新冠肺炎疫情乘虚而入。

    要是有人说李凡一点也不怕,一点也不在乎疫情威胁,那李凡一定第一个冲上去捶他。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疫情刚刚暴发直至农历新年武汉封城,李凡一直缩在家里隔离,一方面清楚地知道武汉面临着重大考验,急需人力物力,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帮助家乡;另一方面他确实对未知的疫情形势抱有恐惧,他惧怕被感染,怕再见不到春天盛开的樱花,更怕自己一旦出事,双亲失独无人照顾,寂寂终老……

    直到除夕夜的封城彻底让李凡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也彻底让他明白了,自己的焦虑不安在于对“走出去为武汉做点什么”的渴望。国难当头,他选择不再犹豫,为国家,为家乡发出自己的一分光,一分热。多年后的李凡再一次回忆起这段经历,也觉得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若他在国难当头之际背弃了自己的信仰,恐怕以后也难拾奉献的决心。

    李凡在防护点已经熟悉了穿戴防护衣、口罩、护目镜、医用手套的流程,尽可能保护好自己,预防被病毒感染,并且需要注意休息和用餐,随时补充应对战疫的体力。他在布置防疫点、为路过市民登记信息、测量体温之余,也挨家挨户地通知社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登记信息。

    武汉的冬天湿冷,由于登记场所通常在室外,李凡写字的手常被风吹得僵硬,难以写出隽秀的字体。

    每当这时,总有社区居民不由分说扔给他一片暖贴:“孩子,谢谢你为武汉做的一切。天太冷了,我们却不能让你进屋喝点水,这份心意你就收下吧。”

    李凡在感动之余,自然也更加坚定了守护武汉的决心。他刻意不查看与疫情相关的新闻,疫情数据会给他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他的注意力更多是集中在跟街道工作人员沟通,以及更好地配合他们工作。协助街道探访隔离居民,派发慰问物资和送餐,了解居民在隔离中的生活需求和健康状况,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工作充实忙碌,却也乐在其中。

    为了让社区居民在紧张氛围中有所放松,李凡甚至拉着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策划了一些小惊喜,包括生日惊喜,节日礼物,甚至还有每天的早安晚安和充满爱的便利贴。一支支玫瑰,一张张卡片,一封封信件……居民们感动的留言和灿烂的笑脸,似乎就是所有志愿者守护武汉最坚定的初心。

    民同心,国无畏,战必胜。李凡在心中默念。

    这是我的使命。

初心

    多兰骑着自行车冲到老年大学时,刚刚八点过五分。

    她提前了近半个小时来到这里,开始帮老年大学负责人邬老师打扫布置教室。她也说不上来自己作为一个帮忙直播录课和助教的志愿者,为什么要提前来这里做清扫服务,只当自己是不想让邬老师太辛苦。

    八点半,多兰准时拿出手机打卡,记录本次志愿服务时长。

    今天老年大学安排的教学任务是诗歌鉴赏,正是多兰喜欢而且擅长的。但她今天却没能像平时一样在做助教的同时“蹭课”学习,而是望着窗外的蓝天发呆,不时留意一下讲台上的老师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刘阿姨,您这字越来越好看了!”

    “陈老师,您的诗写得真好啊!”

    课程结束,多兰照例挨个关照了一遍老人——即使这是她的工作内容之外,她也乐在其中。

    “姑娘,能帮我看一下我的微信吗?它突然就没有声音了……”一位老人扶着眼镜,向多兰招手道。

    “好嘞!”怕老人听不清,多兰朗声喊着。

    她快步走到老人身边,接过她的手机帮她设置。“您也是高校退休教师吧!您普通话说得真好!”

    老人温和地笑笑,身上散发着一种无关岁月的知书达理的温婉气质,“我老家在上海,在武汉的高校退休的,就留在武汉了。姑娘你是哪里人呀?”

    多兰把手机还给老人:我是内蒙古人!

    “哦,内蒙古,我去过。”老教师笑了,“我年轻的时候在内蒙古支教了十五年,内蒙古林学院——现在已经改名叫内蒙古农业大学了!”

    多兰突然就鼻子一酸,感觉眼睛里进了砖头。

    她很想拉住老教师的手,感谢她为内蒙古奉献的十五年青春,感动于她为内蒙古林业发展放弃了上海优渥的生活;她想告诉老教师,内蒙古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这要感谢千千万万个像您这样的实事求是的行动者、不务空名的奉献者……

    (未完待续)

    特邀编辑:董学仁

我们的故事(小说·上)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