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2月1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冬奥信札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2月15日   01 版)

我们长大了一起去做志愿者吧

    朋友们:

    见字如面,一切都好吗?今天是壬寅年正月初一,时间真快啊,我作为志愿者进入闭环已近一个月了。

    回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那年我才踏进了小学校门。大街小巷都张贴着“Beijing2008”的字样,沥青马路上奥运会专用车道的标志清晰可见,班级后面也有学兄学姐留下的迎接奥运的板报——那一年,真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盛会。那时我们还小,似乎也懂不了这么多,只是觉得奥运会很光荣,新闻里志愿者的微笑很灿烂,那个时候就跟自己小伙伴说,“我们长大了一起去做志愿者吧!”

    那是14年前,我的“奥运梦”开始的时刻。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投票选出北京是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举办城市。我小学最好的朋友第一个给我打电话,冲我大喊:“雪莹,北京冬奥会志愿者!不见不散,知道吗!”还有几位挚友和我一道发了朋友圈:“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我!”他们此刻在异国他乡,或上课或隔离,尽管难以圆梦,但我知道,我们都有各自的前程去拼去奔,我们中只有我一个人现在正站立在这片热土上,那就让我来替他们,替我自己,圆梦吧!

    实不相瞒,圆梦之路的幸福,是那种溢于言表的满足。2022年1月8日,我终于穿着学校为冬奥会特地定制的羽绒服,踏上了闭环班车。这里的一切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备战冬奥的日常工作中除了勤劳与认真,更有坚持与深爱:从技术老师到保障人员,无论谁都严格遵守必要的防疫措施,不辞劳苦地工作着。当我和推着物资的工作人员在电梯里相遇,我向他们道声辛苦,他们总笑眯眯地看着我,摆摆手:“不辛苦,咱们都是为了冬奥会嘛!”路过邮局时,我见到门口的工作人员正往手上喷消毒液,有的人手上即便裂了口子,也在认真地给手部消毒后投入打包工作中。我的心,被这一处又一处的细节所感动、震动。

    何以为中国!每一个瞬间,每一场遇见,每一帧画面,都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叫中国人民,什么凝聚了中国力量。过去它们也许只是纸张上的名词,而如今,我就正在和创造这些伟大名词深刻意义的人们站在一起,被他们的情怀所感动,所指引,所召唤,对我来说,这一切何其荣幸。我突然回想起上岗的第一天场馆业务经理对我们说:“请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彰显风范的时候,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在穿上这身制服的时候,不要忘了,这个……”说着,他指了指悬挂在对面白墙上的五星红旗。

    我猛地晃动了一下。

    还有三天冬奥会就要开幕了,我只想说四个字:风雨同舟。你们在,他们在——我在。

    中国传媒大学2020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王雪莹

    2022年2月1日

    ---------------

有蓝色的地方,就会有灿烂的笑容

    老师们、同学们:

    展信佳。

    今天是正月初三,首先想和大家说一声,新年快乐!

    今年的新年和往年相比显得格外不同,也被赋予了些许特殊的意义。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只有一天了。此刻,我们正在自己的志愿岗位上工作,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身为志愿者,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希望能处理好每一件事情,完美地展现出中国青年志愿者的风貌;兴奋的是,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激动地盼望着这场盛事的到来。

    每天的下班路上,我们乘坐的班车都会经过鸟巢。夜晚的鸟巢格外漂亮,紫色的灯光打亮夜幕,倒映在湖面上的影子和鸟巢连为一体,梦幻又美好。每次经过时,我都会趴在车窗上望出了神,仿佛可以看到烟花绽放在了空中一样。

    几天之前,我第一次来到鸟巢。坐在观众席上,寒夜的冷风有些刺骨,我的手脚蜷缩起来,还是冻得冰凉。生理上的冰冷刺痛感是真实存在的,而我心中却一直有一种感觉,看到璀璨烟花在鸟巢上空升起,这种感觉到达了顶峰。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了许多回忆碎片,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居然可以坐在鸟巢观看冬奥会的开幕式彩排,就像我从未想过,八年前只是打开电视随便看一看的索契冬奥会,会成为我对冰雪运动热爱的起点。

    八年以来,我循着冰雪的脚步留下了很多青春回忆。我去看了一场又一场花样滑冰比赛。我哭着笑着,为每一位运动员的奋力拼搏而喝彩;北京、广州……我去了一个又一个城市,每一张机票和比赛门票都被我珍藏。从拿到喜欢的运动员的签名到站在他们身边,我一直在激励着自己一步步努力向前。

    突然想起面试冬奥志愿者时,尽管为此准备了很久,我还是紧张得大脑一片空白,所有预设的回答全都放弃。

    老师们问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觉得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我下意识地回答说:“因为我真的真的真的很喜欢。”

    面试结束后我后悔了很久很久,我觉得我的回答太过苍白,如此重要的机会被我搞成这样,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但难以置信的是,最后我得到了这个机会,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我一直觉得可能是命运对我的眷顾,它让我觉得,简单的赤诚是总有一天能被看到的。

    烟花和夜幕真的很适配,坐在鸟巢,抬头看着被照亮的夜空,我在想,我是多么幸运呀。短短二十年的过往里,所有的热爱都有回报,有求有得,有梦有光。

    在冬奥闭环里的日子,每天都很充实,很开心,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单纯的开心。我喜欢拿着小本子跟着老师到处跑,和不同的人交流,处理不同的问题,有些时候能用上专业相关的知识。如果能帮上一些力所能及的忙,那就再好不过了。因为需要闭环管理,所以我们的冬奥志愿生活变得格外不同,和大家同吃同住,每天一起上班下班,好像有蓝色的地方就会有灿烂的笑容。

    前几天午休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志愿者之家。里面正在写福字,热热闹闹,张灯结彩的,大家都簇拥在一起。我看到各个角落已经挂起了小红灯笼,不起眼的架子上也缠起了暖黄色的灯串,我听大家分享着自己写的对联和福字,过年的气氛一下子把我包围,暖洋洋的。虽然外面的天气很寒冷,但是大家在一起,这里同样是满满的年味儿。

    做志愿服务一直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从中学时代到现在,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当中,我逐渐理解并且爱上这样的快乐:真心待人,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我享受着奉献的快乐,从中收获情感,收获美好。这种感觉就像一直向光而行,温暖又充满希望。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将阳光带给更多的人,和大家一起沐浴在阳光之下。

    那天彩排结束时,鸟巢上空又燃起了烟花,像流星一样划破夜空,万家灯火都被点亮,沸腾的热血都被点燃。这一幕会永永远远印刻在我的记忆中,我的所有情怀在那一刻都得到慰藉,所有的梦想都得以实现。

    也许八年前守在电视机前看索契冬奥会的我,也曾小小地期盼过这一天。所以请相信吧,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所有的热爱也都终将抵达。

    新年伊始,让我们一起奔赴热爱的方向,跨越山海荆棘,对未来永远怀抱期待和赤诚之心。祝大家新年快乐,每一天都快乐。

    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

    广播电视编导 侯金怡

    2022年2月3日

    ---------------

在“避风港”中过大年

    亲爱的同学们:

    新年快乐!

    落笔之日已是大年初二,也是我作为志愿者来到冬奥会主媒体中心的第23天。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北京冬奥会的开幕也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主媒体中心场馆内洋溢着浓浓的年味。每次走进场馆,我都会看见南侧墙上巨大的中国结,以及一幅幅装饰在玻璃外墙的“贺新春”剪纸画。外国友人来来往往,他们常常驻足欣赏、拍照留念。到了傍晚,场馆周围的小树林里还会亮起彩灯。当我结束一整天的工作,走过这片树林时,被璀璨的灯光环绕,便会沉浸在温暖喜庆的节日氛围中。

    如果让我说一个主媒体中心里最有年味的地方,那我一定会选我最喜爱的“志愿者之家”——一个为志愿者们打造的温暖避风港。这里有来自北京多所高校的志愿者小可爱们,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是愉快的游戏和活动总能让大家自然地熟络起来。

    最近几天,“志愿者之家”组织大家用毛笔写“福”字和新年祝福的话语。我虽然没有学过毛笔字,但还是想试着参与进来。于是,朋友们拍下了我笨拙地拿着毛笔,一笔一划却一本正经写字的样子。除此之外,我们还用春联、气球、灯笼装饰起了这个温馨的“家”。

    前几天,冬奥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来主媒体中心“扫楼”,引发了一场“轰动”。由于它们体型太大,进不了门,这次光临甚至被顶上了微博的热门话题——“#冰墩墩被卡在门口#”。它们顺利进门后,一下子就被场馆里的外国朋友和志愿者们团团围住,赚足了尖叫声和闪光灯。尽管玩偶服里的工作人员很努力地控制着玩偶,但还是有几次险些被人群撞倒。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在场馆上下与外国友人、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们亲切互动,为大家带来了节日的快乐,也缓解了我们繁重的工作压力。场馆里的其他地方也有“冰墩墩”和“雪容融”的身影,他们憨态可掬的样子为主媒体中心增添了诸多生机和活力,“雪容融”身着一袭中国红,也让场馆里的新年氛围持续升温!

    其实,刚进入闭环来到主媒体中心工作时,每天的通勤、连轴转和不稳定的工作岗位让我一度陷入了迷茫和低落的精神状态。但身边经验充沛的老师,无微不至的工作人员,都在千方百计地为我们营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向每一位志愿者小可爱展现出了最真诚、最热情的面孔。在他们的关爱下,让我迅速找回了积极的工作心态。

    今年,我离家千里,虽不能在新年佳节与家人团圆,但是能够和这么多优秀的小伙伴在一起,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留下自己的身影,我感到很充实、很幸福、很自豪。冬奥会即将开启,我将继续在“前线”感受冰雪运动和竞技体育的魅力。

    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

    编辑出版学 尹伊伊

    2022年2月2日

    本版责任编辑:谢宛霏

    青年编辑:中国传媒大学 李昉

龙江波:二十四节气里有故事
江边儿姑娘
像一位画家那样描述事物
用诗的泉溪之水浸润童心
5位志愿者的冬奥日记
冬奥信札
我们的故事(小说)
来宝的莲子(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