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都有情感态度,都有山河日月,都有冷暖人生。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处在哪个人生阶段,总会记得给你力量的一个人、带给你感动的一个人、让你铭记在心的一个人,那些感动和温暖,从未远离。
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由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出品,《中国青年作家报》、求真娱乐联合承制的“中国人的故事·唱给你听”音乐项目,已正式上线开播。每期节目将推出一首歌曲,邀请一位青年唱作人,讲述一段中国人的故事,将故事融入音乐,将楷模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本期,让我们在徐珊的最新歌曲《谁伴我闯荡》的旋律中,聆听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恰杂村村支书次仁欧珠的故事。
活出精彩活出范儿!大家好,我是“中国人的故事”讲述人徐珊。
山鹰飞过陡峭的悬崖,从远处看,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西乡60公里盘山公路上的车辆如同在云中穿行。十几年前,这里本没有路,只有一条盘山的羊肠小道。在小道上,你会看到,在这陡峭的悬崖边,一个单薄的身影,悬在半空,手里拿着一个皮尺,一寸一寸地测量,记录数据。你根本就想不到,那身影竟是一乡之长。今天,我要讲述的就是这位“不务正业”的乡长次仁欧珠的故事。
路不好走,村民去县城必须走将近一天的路,由于地处悬崖地带,筑路十分危险,他主动请缨——“你们先别去,我去看看路况怎么样!”高原多冻土,工期只能安排在夏天。“在整个修路过程中,老百姓积极性很强,纷纷加入修路的队伍中,还送来了青稞酒、酥油茶、糌粑。”但夏季的降雨量很大,如果出现塌方,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每到下雨天,次仁欧珠就说:“快停工吧!修路不着急,先回家,等危险期过了,咱们再开工干活!”
在次仁欧珠眼里,路可以再修,但是人一旦出了问题,就再也没有办法挽回。在他的带领下,施工队半年就修好了从达琼组到恰杂村20公里的公路。这之后的每一年,遇到雨雪天气,次仁欧珠都会组织群众上山修缮这条路,保障道路通畅、出行安全。村民常说:“我们不能一直依靠政府,要自己守护它!”这条路也被乃西乡群众称为“全乡最令人放心的路”。
如今,60公里的盘山路穿越层层山峦,曲折蜿蜒至措美县城,以前需要6个小时的路程,如今仅需1小时40分即可到达。因为这条路的畅通,老百姓的经济作物能卖出去,就医看病更及时,人们的生活也焕然一新。“各家都有了机动车,村民的经商意识也提高了”,夏季摘下雪莲花拿出去买,村民们都能赚到钱,以前恰杂村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如今年人均收入差不多都在9000元左右。
2011年恰杂村“两委”换届,面对选谁扛起恰杂这个贫穷落后村的发展重担,一时之间竟无解,乡亲们希望次仁欧珠回到恰杂村,他便毅然回去,成为恰杂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改造危房、维修幼儿园、修建公厕、亮化村居、硬化道路、修饮水和灌溉工程……起初,好多村民并不理解次仁欧珠的做法,但看到恰杂村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整洁,大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已经60多岁的他,对村子未来还有着无限的规划:“明年,我们准备再修一条路,发展旅游业。”
是乡长也是“悬崖勘测员”“小小卖货郎”,从乡长到村主任……什么是高?什么是低?次仁欧珠也说不清楚,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有“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只有无愧于心。
杨月 安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