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花山仑上的恩师(随笔)

河南大学学生 朱炜泽(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29日   13 版)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一些对我们有着深刻影响,令我们终生铭记的人。我的高中班主任胡乐天老师,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人。他用他无微不至、润物无声的关怀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高中就读于位于湘中小城娄底的娄底二中,这是一所位于涟水河畔,花山仑上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学校。而胡乐天老师是学校的地理老师,自1993年从湖南师大毕业以来,他一直在教学一线努力耕耘,连续多年任教高三,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将近20年了。戴着眼镜,笑容和蔼的他是娄底地区教师界“少壮派”的代表,也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优秀教师,深受同学们和家长们的喜爱。他先后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师”“娄底市优秀班主任”“娄底市优秀共产党员”“娄星区十佳岗位奉献模范”。

    在学校里,胡老师总是穿件朴素整洁的衣服,给人以干净利落的印象。他喜欢微笑着给同学们讲解每个知识点,时不时会冒出几句幽默的语言激起我们的兴趣;课堂上用的课件也十分精致,他经常熬夜修改,对知识点的呈现精益求精。当他在课堂上的声音由不疾不徐迅速化作一字一顿,他面对学生和蔼的面容一下子变得严肃时,那就表示强调所讲内容是多么的重要,大家务必要学会记牢,活学活用。

    我在高一时成绩十分差劲,对学习完全提不起兴趣。面对着自己惨淡凄凉的成绩,我的内心虽然着急,却也无可奈何。后来文理分班我选择了文科,家里为了拯救我岌岌可危的学业,把我安排到了胡乐天老师担任班主任的文科班,希望可以扭转我学业上这盘“危局”。在上过胡老师的地理课后,不知不觉间我已经被带入到了他严谨平和的教学世界,对地理课产生了浓厚兴趣。因胡老师言传身教、悉心引导,一节节地理课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我的地理成绩便有了质的提升。

    作为班主任的胡老师,不仅只在地理教学上有建树,在其他科目上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他每周会组织英语单词的听写,还会督促我们总结数学学习的方法,对于文综里剩下的政治历史这两门,胡老师也十分关心,经常会考察我们的知识点背诵情况……在他的这套“组合拳”的实施下,同学们的成绩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另一方面,胡老师也十分注重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健康,作为住在校外的班主任,胡老师每天早晨6点学生早操时就已经来教室,晚上11点同学们上完晚自习都离去他才离开;而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便是在黑板的左上角写上一句激励同学们的话,这些话有的是胡老师读书时积累抄下的,更多的是他由心而创作的,这个习惯日复一日一直坚持,直到我们毕业的那一天。

    不仅如此,他还时常组织各种班会活动,鼓励同学发散思维;他从不要求我们为了所谓的“主课”放弃体育锻炼,他希望我们有一个好成绩,却更希望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经常在晚自习下课带领着我们去操场跑步锻炼。记得那时我和几个同学住得远,晚饭需要中午从家里带到学校去吃,胡老师为了让我们能吃口热饭,让我们用办公室的电源热饭;那时夏天教室还没有安装空调,胡老师担心我们在教室吃完饭会感到炎热,让我们去办公室一边吹空调一边吃饭……无数件令人感动的小细节交织成这位关爱学生的人民教师伟岸的形象。

    如果要问我,高中时代最怀念的时刻是什么时刻?我会回答,每次月考完,在办公室和胡老师谈心的时刻。胡乐天给学生最深的印象是关爱,潜移默化的爱。在与胡老师谈心的时候,他总会先关心你最近的生活和情感上的状况,聊一聊家常小事;话匣子打开,让你感到没有压力,然后才会分析你学习上的一些进展或是漏洞。每次与胡老师谈心,我不仅会获得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向的改善,更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关爱。我因为高中成绩不好,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自卑,认为自己考不上好大学,是在与胡老师的谈话中我一步步建立了自信,月考一次次进步。我至今都记得他鼓励我的那段话:“你用进步向我证明了你的诺言,你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彰显了男子汉的隐忍,你用旁征博引的史料赢得了同学们的喝彩,你用不断提高的成绩激励自己,前面总有征途,后面永无退路。”这段话我一直铭记到现在,还在激励着我前行。胡老师就像慈父一般打开学生的心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感情的沟通和共鸣。

    疫情期间,毕业两年顺利考上大学的我总能在朋友圈看到胡老师对工作生活的记录。因为学校专职地理老师缺少,他在疫情网课期间毫无怨言地挑重担,全程参与到网课的录制当中,哪怕是生病了也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同时他还协助组织和参与了疫情期间学校的评课、调研以及试卷与命题分析,时刻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关心学生在家主动学习的情况;夙夜不懈,废寝忘食,为着疫情期间教学方式的优化、成绩的提高而无私奉献、默默努力。

    记得有人曾写过一句话来形容老师的教学信念:“农夫最大的骄傲,就是看见麦田抽穗的样子。”这大概也能形容胡老师执教这么多年对我们的期望:他希望我们可以具备热情,热爱,独立而懂得思辨,善良又健康;具备更有价值的灵魂和操守,信仰和践行,可以集体传达一个国家更美好的希望,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也有幸遇见过这样一位恩师: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从不计较和在乎名利,用坚持和魅力、真诚和努力诠释了作为一个党和人民的教师的崇高。

    责任编辑:谢宛霏

按下心中的快门(随笔)
花山仑上的恩师(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