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回望走过的统计岁月,我满口生香

陕西镇安县统计局 孙公民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29日   16 版)

    世间万事,吃饭为大。小时候家里穷,日子过得紧巴,总是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可能有新衣裳穿,能吃到白馍、饺子和肉。那个时候大人小孩嘴里都寡淡、胃里都缺油,年的味道就是一个蒸馍、一碗米饭、一块肉,是一天又一天盼着“赶紧过年”的念想。长大了,生活好了,过年变成了“想吃啥、怎么吃”的选择困难。盐重了不行、油水大了不吃、大鱼大肉更没人动筷子,岁月轮转,人们好像又想“开水煮白菜——原汁原味”的那一口了。

    从一定角度来讲,这就像与数据、报表打交道的统计人,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手里的工具多么先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高效精准地拿出数据,让技术为生产力提高服务,如果你的数据失了真,就像过年满桌子满碗的菜肴,味道再好若失去了营养价值,不仅于身体无益,反倒会吃出毛病。正像老人说的“现在天天都在过年”,从很大程度上讲,统计人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也在“天天过年”,这个“年”就是为了党的统计事业三百六十五天“白+黑”“五+二”,这“年”的味道叫务实、担当和奉献。

    先说务实。一串串数字、一份份报表,折射的是统计人的真、反映的是百姓的盼、体现的是党的爱,只有“睁眼看世界”,从高处着眼、细处着手,用扎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专注专心的工作态度、精准精细的工作意识,远离走马观花、杜绝蜻蜓点水,才会“不畏浮云遮望眼”,做好党和人民的“铁算盘”,从细微处成就统计的大事业,立起统计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良好信誉。

    世上,事隔理相通。古人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统计人尤其需要仰不愧天、俯不怍地,始终对得起党、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下乡扶贫的那几年,身处“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环境,看着还没有脱贫的父老乡亲,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说来是大前年夏天的一天,雨说来就来了,雨借风势、天地昏暗,眼看着“滚坡水”刀子一样刮起地皮翻卷着从山上滚下来,深刻感到人在自然面前是那么的渺小。当时,山上还有住家户,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雨在下、风在吹、水在涨,我召集村里的几个党员迎着风雨冲了出去……那一晚,雨后凉爽、夏虫聒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我知道了乡下统计该怎么做,这当中不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天然情感,更是悟得了作为一个统计人该怎样一五一十地实话实说。那一晚,我睡得安稳而踏实。

    再说担当。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干事需要宽肩膀、铁肩膀。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之所以看不上哪些提不起枪、上不得马,遇事左推右挡,而一张嘴又能让凉水点着灯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担当和起码的境界。有担当的人必是俯仰无愧天地的真汉子。“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西汉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如山一样睡去了,在兴平一个叫“石岭子”的地方,那尊“马踏匈奴”石雕依然向世人讲述着远去的鼓角争鸣。在时光深处,当年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横刀立马、一路向北,战漠南、定河西、扫漠北,封狼居胥,至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青山依旧在、丰碑说故人,若无担当何来如此功业!唐朝诗人李贺坚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的梁任公认为“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担当有大有小、无处不在,问题在于是否能在其位尽其责。正所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你首先得动起来、干起来。

    担当,就是一种舍我其谁的味道,有了这种味道你全身上下都放光。其实,这种“光”时刻都在统计人身上闪耀,而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更加夺目。每当听到统计人“放假了吧?年报表要报了哦。”“年底发的奖金、津补贴都要统计到工资总额中去哦,千万别漏了啊。”看到同事给同行们微信拜年,还不忘了解春节期间的市场零售数据和旅游情况,不由得人不为之深深感动。这个时候,节的味道、年的味道,就成了光、成了火,是统计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笃定与执着。

    关于奉献。统计工作是清苦的、也是枯燥缺少情趣的,但它关涉着国家政策的制定,所以又是伟大的。一摞摞的统计分析报告、一项项的统计普查结果,无不凝结着统计人的辛劳和汗水。“天天都是年”、时时都在忙,有时我也想,这都是为了什么?其实什么也不图,只为的是把每月、每季度、每年的数据,按照时间和制度要求统计出来、神圣地呈献上去,为党和政府制定大政方略提供决策依据。这个时候,奉献的味道是色香味俱全的。

    统计人奉献在“不待扬鞭自奋蹄”,奉献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奉献在“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更奉献在“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就像开遍地头山野的花儿,在很多时候人们叫不出名、说不出样,但她就开在那里,宠辱不惊、默默绽放,这不正是统计人的写照吗?“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当然,这背后的不为人知,也只有“统计人”自己知道了。

    回望走过的统计岁月,我满口生香。

    责任编辑:只恒文

李佳琦:所有的困难,都会成为照亮前路的光
回望走过的统计岁月,我满口生香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