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写给四年前的自己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3月29日   05 版)

嘉璇:

    我是20岁的你,在北京2022冬奥闭环里,给四年前还在享受高二寒假的你郑重地写下这封信。恍若隔世,此时此刻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2018年的夜晚,你在电视上看到平昌冬奥会结束时北京8分钟的一瞬间,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到北京的大学,并在2022年的冬天成为一名光荣的奥运会志愿者。

    彼时的你可能还不会想到,四年后的今天,你郑重地佩戴上了志愿者的注册卡,已在冬奥的志愿岗位上正式驻守了二十余天。不仅于此,你还在驻地酒店里和志愿者们一起度过了第一次离家在外的新年。

    我多么想感谢你,感谢你对于这个奥运心愿的默默坚守。从小兴趣使然的英文扎实功底使你在多语言环境中驾轻就熟,高中的深耕苦读使你顺利地考入贸大,在你热爱的国际化氛围中,你得以拥抱国际模拟法庭竞赛、国际语伴等活动。这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用英语切磋的丰富经历,使得你有着充足的信心填报冬奥志愿者的申请。正是因为你的自信和惯性的拼劲,才有机会使今天的我扛起这份光荣的使命。

    我多么想告诉你,在正式服务的这段时间里,我最大的感悟:“你不是一个人战斗”。这句话贯穿了我生活中的每分每秒:它体现在信息台同各国队陪交接分发竞赛数据资料的严谨和即时上,体现在和国际官员英文交流和互动服务的专业度上,体现在早班不到7点踏上班车时驻地老师们的嘘寒问暖,体现在坚守岗位到凌晨最后一场比赛的深夜星空,更体现在和驻地师生以及场馆来自全球各地运动员们一起欢度新年时,彼此心灵的紧紧相连——我深深地感知到,“志愿者”三个字,它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代表的是整个时代之下中国青年向世界展示的形象。

    我多么想祝福你,希望你在埋头苦读于课业的同时,能更多地投身到运动当中来。我知道,彼时的你对于运动的接触,可能仅限于每日早晚在操场上的奔跑,但现在的我想对你说:“运动,是一辈子的事情!”因为在这次冬奥会的旅程当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对专业领域冰球运动的深度了解,更让我铭记的,是运动员们在冰场上迸发出的震慑人心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我国举办冬奥会的初心,就是让冰雪运动进入更多中国人的生活,一起用更加浓烈的活力与热情拥抱属于全世界的未来,而你,正是能够点燃中国冰雪运动星星之火的年轻人中的一员。

    书不尽意,余容后叙。一言概之,我会带着你的初心和祝愿,从北京2022的志愿岗位继续启程,走向更为峥嵘的未来。

    永远陪伴你的嘉璇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学生 孙嘉璇)

写给未来的自己
在志愿服务中,我首先学到的就是担责
在最美好的年龄为国家做贡献的喜悦感
写给四年前的自己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