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4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中国人的故事·唱给你听

于湉:岁月静好的背后,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牟昊琨 杨月 王涵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4月05日   01 版)

    每一首歌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都有情感态度,都有山河日月,都有冷暖人生。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处在哪个人生阶段,总会记得给你力量的一个人、带给你感动的一个人、让你铭记在心的一个人,那些感动和温暖,从未远离。

    讲述中国人的故事,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由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出品,《中国青年作家报》、求真娱乐联合承制的“中国人的故事·唱给你听”音乐项目,已正式上线开播。每期节目将推出一首歌曲,邀请一位青年唱作人,讲述一段中国人的故事,将故事融入音乐,将楷模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

    本期,让我们聆听“中国人的故事”讲述人于湉为您讲述张洪彬的故事。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有这么一群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搜救精神。

    “救人,是一种本能。作为救助飞行队的一员,我很自豪。”张洪彬说。在我国遭受强冷空气侵袭最频繁、最严重的海区——渤海湾,张洪彬与机组人员在极端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先后驾机130架次,成功救助遇险群众279人。“每一次救助,都拼尽全力。”面对大海,他付出了“超人”般的努力。

    “山东龙口港1号锚地附近海域,工程船‘靖四方1’轮16人遇险,请求前往救助。”2017年10月29日,张洪彬接到了救助工程船遇险人员的任务。面对随时可能触礁的风险,张洪彬和机组果断决定用救助效率最高的高空引导绳作业。但引导绳一次只能救起2名遇险船员,16人意味着救生员要上下8次,这对他们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

    控制飞机、指挥队员、观察海况……张洪彬的大脑飞速地运转起来。在一次次的精准操作和默契配合下,他和团队克服一波波海浪的侵袭后,几平方米的直升机后舱挤满了16名获救者,刷新了S76机型单次船舶吊运救助人数最多的纪录。

    2019年9月2日,“鲁寿渔65168”渔船机舱突发大火,渔民严重烧伤。面对被严重烧伤的渔民,张洪彬当机立断,直飞并空降烟台毓璜顶医院。但按照正常流程,机长通常会将遇险者转运到机场等开阔地带,再由救护车将伤员送至医院。

    张洪彬为何敢做出如此大胆的决定?原来,他此前曾多次陪妻子去毓璜顶医院进行产检,出于职业习惯,他每次都会到毓璜顶楼前的起降点看一看,预想一下自己驾驶直升机该从哪个方向进入、怎样避开周围的楼宇和其他障碍物,进行降落。张洪彬还了解到医院此前有过接收直升机救助的经历,安保工作也非常到位。方案确定后,张洪彬立即与各方联系,最终成功停降在毓璜顶医院,开创了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建队以来空降医院转运遇险者的先例。

    疾风,猛浪,说变就变的天气……海上救助,就是在风浪中和死神抢人。张洪彬在救助一线多年,一本“加减本”,记录了他救起多少人的同时,也记录着他未能挽回的生命,让张洪彬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爸爸上班去了,跟爸爸再见!”“爸爸再见!”张洪彬每次出门上班前,必定会跟孩子说再见,并且等孩子回应后才出门。“可能就真的没有下一次了,这就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和鼓励。”习惯的背后,是一颗随时准备付出一切的赤子之心。“救助是积德行善的事,当你全心全意为别人付出时,自己也会发自内心感到开心满足。时刻保持冲锋状态,有险必救,使命必达,无论过去或将来。”张洪彬说。

    纵使海上波涛汹涌,但他们拼命穿梭于海面之上,用自己的双臂撑起“生命之舟”,让濒临绝望的生命得以延续。“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搜救人永远的承诺!

去雄安吧,那块土地属于年轻人(报告文学,上)
陈应松:我是故乡寒碜的旧影
无话可写吗?有些方法能打开思路
新时代新青年的青春之歌
于湉:岁月静好的背后,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王春勇《情绪管理与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守着医馆望着旗(小说)
两颗星星(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