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5月0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散文写作课之四十六

踢足球与写散文,有没有可比之处

满堂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5月03日   01 版)

    如题,散文家自然要有散文意识。可是,散文意识是什么?这是没人说过的话题。

    在一件事物没有清晰呈现之前,有个方法是找到参照物,在参照中增加我们的理解。

    找到近一些的更好。实在没有,可以找远一些的。

    我在网络上搜“散文意识”,眼下还没有这两个词语的组合。再搜“小说意识”,差不多也是空白。搜到“诗歌意识”,出现的信息稍多一些,可能是因为写诗的人大多愿意谈诗,并且喜欢组合一些新的词语。

    有三两位诗人很随便地谈到“诗歌意识”,好像这是谁都会理解的概念。只有一位诗人兼评论家写了篇《网络环境里的诗歌意识呈现》,论说了当今网络诗歌怎样表现出优质意识、创新意识、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他是不是觉得这些都是诗歌意识的分项?

    这篇文章写道:

    “诗歌意识或说关于诗歌的爱好习惯,先是从修身养性、心理平衡、陶冶情操等出发的,它类似积极的文化休闲和精神创造体验,无论苦难深重或岁月静好,都包含着当事人对当代时空里种种焦虑感、孤独感及各类复杂情感的自觉与自证,于个体于群体都仿佛尘世雾霾里涤浴心灵的清新之风,明媚之光……在此突然感慨,是想在最后说:所谓诗歌意识,其实可能仅仅只是一种不存在的假设(对于一些人而言),其实也可能仅仅就是一种觉悟(对于一些人而言),一种信仰(对于一些人而言)。”

    在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前面说的是诗歌能做什么,也就是在现代网络中生存的人为什么需要诗歌;后面也想说诗歌意识到底是什么,这却是一个很难说清的话题。

    寻找参照物的意义是引发思维。现在假设,你找到这篇文章,或者只看我前面的引文,把其中的“诗歌”一词都换成“散文”,慢些细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会不会有一些启示?

    比如,作者说到的那些意识,优质意识、创新意识、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等等,仅仅适用于诗歌吗?如果也适用于散文,又怎样与诗歌来区别?

    有位俄罗斯诗人、散文家曼德尔施塔姆,他在世的时间与中国的诗人、散文家徐志摩大致相同。他在一首诗篇里写道:

    “在淡蓝色的珐琅上/仿佛四月里的思绪/白杨树枝升起/于是不觉间黄昏降临……/当可爱的画家把它/在玻璃的表面描绘/他的心中记住瞬间的力量/忘却痛苦的死亡/”

    而他的散文语言是这样的:

    “矗立在国务会议大厦对面的骑在马背上的尼古拉一世纪念像,始终如一地在安抚着因为年久而长了青苔的近卫士兵,安抚着一个个冬天和夏天。他头上低压着一顶毛茸茸的羊皮帽子。它的式样像东正教主教头上的金冠,很大很大,几乎用整张羊皮做成。”

    在他的诗歌与散文中,我们没有读到截然不同的描述语言。

    曼德尔施塔姆自己解释了散文与诗歌的不同:散文家总是对一群具体的听众说话,对当代活跃的代表们说话。他的题材溢入现在,结果是被迫站得比社会更高,比社会更优越。诗歌是另一回事。诗人只与冥冥中的对话者发生关系。他无须被迫高出他的时代,无须显得比他的社会更优越。

    他说出了散文家要比诗人多出来的东西:公众意识、当代意识、超越意识。

    现在,我们迅速整理一下前面的内容。

    诗人和散文家共同具有的优质意识、创新意识、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再加上散文家比诗人多出来的公众意识、当代意识、超越意识,这些都可以是滋养散文意识的成分。

    于是我们有了对散文意识的第一个描述:

    散文意识是一种大局意识,它以尽可能完整和优秀的创作意识为基础,它从有益于提升散文家修养、有助于写出好散文的众多意识里滋养出来,它的目的也尽在于此。

    近些的参照物用过了,再用远些的参照物。

    想起我熬夜观看世界杯足球的年轻岁月,一次又一次的兴奋点之后,头脑里忽然想到了“足球意识”这个词语。我觉得总也踢不进世界杯的本国足球队员和教练们,缺少的不是别的,正是足球意识。

    那时还没人说过“足球意识”,但那个词语很好理解。

    为什么某某明星总能很顺滑停下球,然后不间断把球往一个绝妙的方向一捅——让后插上来的同伴把球一领,他计算的精确度到了两次传球之前?为什么某某明星是一名出色的空间阅读者,他最大优势是在前场识别和利用空间的能力,就像是以上帝视角在看整场比赛?你只要对身边看球的人说,这些都是足球意识的体现,他们就会点头赞成。

    有了“足球意识”这个新观念,你就容易理解球场上的明星,为什么能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适当的地方,做适当的动作。

    现在,我搜了一下“足球意识”这个词语,网络上的信息足够多了。人们谈起足球意识,会谈到很多事情,要在90分钟里始终用脑子踢球,还要具有出色的超前预测性,等等。

    踢足球与写散文,有没有可比之处?

    答案是肯定的。

    二者都要发挥人的智力和技能,都要有一个尽可能优越的表现结果。

    二者可以互喻。假如我们说某一场足球像一篇散文,是说这场足球赛表现出的精妙,仿佛进入了艺术境界;假如我们说写一篇散文像踢了一场足球,是说作者在这个过程之中,付出了比辛苦还要辛苦的努力,算得上艰苦卓绝。

    网络上还有一个定义:足球意识,是指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对自己的状态和比赛的情况变化的感觉、知觉、思维等的综合觉察与认识的心理活动。

    这个定义看起来不错,内涵外延都清楚了。如果我要参照着写一个足球意识的定义,还得加入散文写作的特征。

    于是有了对散文意识的第二个描述:

    散文意识,是散文家对自身创作技巧具体运用在笔下这篇散文的心理把握,重要的是创作当下的感觉反应,怎样将认知与思维、直觉与无意识、悟性与灵感等方面全都调整到优越状态。

    你能看得出来,我这个近似于定义的描述,特别强调了一点,散文意识是一种临场发挥,是散文家具体到写某篇作品时的心理状态。离开这一点,我说的散文意识再好,也是对散文写作的一般性指导,不会对写作者有切到实处的启示。

    再举个与足球有关的例子。某个风景区要放大它的知名效应,请了一批作家采风,每人都要留下一篇散文。这时候就像一场足球赛事了,每个著名作家都是一个球队,是球队的所有球员和教练员,认真对待,争取打赢。你这篇散文写得好不好,就看你的散文意识好不好。

    结合我在前面的第一个描述,散文意识需要积累,也需要训练。

    为此我建议你读一部作品,《黑书》。作者是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其获奖理由是“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征”。

    《黑书》是一部长篇,有几十章,叙述了卡利普寻找失踪妻子的故事。他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漫游,觉得这与妻子的哥哥耶拉有关。后者是知名的随笔作家,于是他去探寻耶拉随笔专栏的深层含义,用耶拉的方式思考,还能假扮他写作专栏。

    这几十个章节,前一章是小说,后一章是随笔,一直交叉到结束。我们读帕慕克写这部书,要跟着他的写作感觉向前走,前一章读他的小说意识,后一章读他的散文意识。

    我们这样一路读来,多多少少会学到他的散文意识。

    也许等我们再写散文,也可以临场发挥了。

    特邀编辑:董学仁

南水北调“守井人”(报告文学)
因为爱与记忆
踢足球与写散文,有没有可比之处
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感受女性笔下的科幻故事
故乡的书爷爷(随笔)
把我们的青春留在四季
在循化,遇见那些灿烂的孩子(散文·上)
五十步的小巷(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