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6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作家与语文教师的文学对话

《红楼梦》走进高考作文题说明了什么

王雄 倪中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6月21日   02 版)

    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作文题出炉,《红楼梦》走进高考作文题,引得网络一片叹息。“全国甲卷难”与“高考作文红楼梦”这两个话题,迅速冲上了微博热搜,许多人不禁要问:这《红楼梦》高考作文题真的很难吗?

    《红楼梦》代表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享有“百科全书”之称。同时,《红楼梦》对中学生来说,文字相对艰涩,有一定的阅读难度。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三大主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红楼梦》走进全国高考作文题说明了什么?如何把握读文学名著与语文教学、作文写作的关系?近日,《中国青年作家报》邀请《〈红楼梦〉写作之美》作者、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王雄与广东省惠州一中语文高级教师倪中祁进行了一场文学对话,就读者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交流,以飨读者。

    倪中祁:今年高考语文卷结束后,熟悉《红楼梦》的同学都笑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强调学生要读中国文学名著,特别是要读《红楼梦》,反对背概念,提倡学习过程的融会贯通。我认为,作文不像数学,有个标准答案在那里,有公式和逻辑推理,而是讲究审美分析,讲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讲究一种意境的把握和感悟。

    王雄:我读了大半辈子的《红楼梦》,我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回答可能会有N多条理由,但有一条理由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红楼梦》的写作之美。《红楼梦》说到底是一部小说,我们研读《红楼梦》不可以脱离文学的、艺术的视角,不可以脱离对写作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探讨。

    倪中祁:我也是一个红学迷,大学毕业的论文就是《贾母论》。令人高兴的是,语文高考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17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就将《红楼梦》等6部经典阅读篇目纳入高考必考范围。许多高考语文题都是从《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名著里引申出来的,套路性的东西少了,感悟性的东西多。今年引起热议的高考作文题,就是从《红楼梦》里引用了一个为亭子起名的故事,让你产生联想,从多角度、意境美中做文章。

    王雄:我觉得今年的高考甲卷作文题有新意。大观园建成了,自然要给园子里的亭台楼阁取名,这是中国文化。园子里有座桥,桥上矗立着一座亭子,是叫“翼然”“泻玉”,还是叫“沁芳”?众说纷纭。取什么名字,考验着贾宝玉和清客们的审美情趣,也考验着对意境之美的感悟与认识。“翼然”是借用古人之语,“泻玉”是写实,从流水如玉而得,而“沁芳”呢,则是虚拟的表达,渗透心脾的芳香,是一种感悟,一种意境。这三个名字由于表达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艺术效果各异,体现了认识事物的深化过程。

    倪中祁:其实,这是在考学生的多元思辨,绝不是语言游戏,而是思维或者思想的体现,这道考题的难度在于,考生如何挖掘和表达现象背后的共性,如看问题的角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

    《红楼梦》有着无穷的美,它犹如一个万花筒,转动一下,就是一片风景。这个转动,就是选择角度。如果把《红楼梦》的写作之美读懂了,作文就会游刃余。如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色彩、幽默、道具等,无论从哪个方面出题,你都会有现成的答案,这就是发散思维。

    王雄:学生有多少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像《红楼梦》这样超过100万字的巨著,真正有多少学生能够读完?我曾经去一个大学讲《红楼梦》,做过一个调查,听课的200多名中文系学生中,真正读完《红楼梦》的不到三分之一,最大的问题就是望“楼”兴叹。

    倪中祁:中学生的这个比例应该更低。《红楼梦》作为传统文化经典书籍,是中学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必读书目。《红楼梦》很有营养,许多中学生却无从下手。

    我很喜欢您的《〈红楼梦〉写作之美》,是因为您根据中学生的口味,进行了提炼和制作。《红楼梦》好像是一个熊掌,熊掌是很难烹饪的,不容易炖烂,也不容易出味。怎样把熊掌的味道吃出来,吸收它的营养,需要高明的厨师。我经常拿您的《〈红楼梦〉写作之美》当作备课资料,内容丰富,情节有趣,学生也爱听。这无疑是一本帮助中学生读懂《红楼梦》的优秀教参书。

    王雄:感谢您对拙作的肯定。这次《红楼梦》进入全国高考作文题,对学生、家长的震动很大。我以为,不仅仅是提升了作文题的灵活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引领示范作用。文学经典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实际上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

    倪中祁:是的,这个导向作用很重要。近几年来,高考语文的国学分量不断加大,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又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说,国学参考书良莠不齐,鱼目混珠;还有一些国学题的评判答案标准模糊不清、人云亦云等。您也许只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但不少观点都可以作为高考试卷相关考题的答案。您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结合《红楼梦》所谈论的文章结构、文字表达、修辞方式、美学意境等内容,几乎关联了高考语文的所有知识点,契合了高考对中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要求。

    王雄:我还有一个观点,学生要提升写作水平,完全可以借鉴书法临帖之道。一是“摹写”,按照经典范文进行复述性写作训练;二是“临写”,依照经典范文的结构、语言等,进行仿写训练,内容可以不同。无论是“摹写”,还是“临写”,《红楼梦》都是最好的“帖”。

    倪中祁:您的提法很新颖,我也很赞成。所谓写作临帖,一是要选择好“帖”,二是要勤学苦练。一个考生从小课外阅读量大,特别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又特别是对《红楼梦》等名著都比较熟悉,那么思维就比较容易打开,联想就比较丰富,选取角度就比较准,成功率就比较高了。同时,一个考生如果能在平时广泛阅读《红楼梦》等古典,语言文字功夫也不会差,完成这道作文题当然就不难了。

    王雄:总而言之,我觉得《红楼梦》进入高考作文题意义重大,向文学经典要思想、要方法,无疑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最好途径。我们强调读文学经典,应该有一种制约力量,近几年的高考语文一直在努力。今年高考作文题,再次体现出新课标对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倪中祁:我以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仅为今后高考语文开启了新的思路,对老师语文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未来的语文学习要走向有思考的阅读。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逻辑思辨能力、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对人生的感悟能力。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著,提升阅读经典的能力,掌握阅读经典的方法,从而发挥经典阅读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倘能如此,不仅应对这类考试,就是应对社会与人生,也是一个有意义的准备。

    王雄,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著有《〈红楼梦〉写作之美》一书,该书多次再版,《中国青年作家报》曾连载近一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合称“汉水文化三部曲”)。

    倪中祁,广东省惠州一中语文高级教师。曾获惠州一中首届名班主任、惠州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多年教龄,带过10多届高中毕业班,所教学生曾获惠州市高考语文单科状元。

    责任编辑:只恒文

叶炜:元宇宙时代的创意写作
王福和:用镜头记录人生
《红楼梦》走进高考作文题说明了什么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