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7月12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青年阅读节

苗笑雨:情感的治愈之路

本报记者 安俐 通讯员 黄心怡 谭宛宜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7月12日   01 版)

    近日,《中国青年作家报》联合浙江传媒学院开展“第六届浙江青年阅读节”系列直播,围绕“情感治愈、文化记忆、青年成长、志愿文学、青春力量”主题词,邀请在大学生中享有声誉的创作者,举办领读讲座,分享所思所想,与青年学子对话,通过阅读感受疫情之外的美好与希望。

    活动中,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教师、传播心理学博士苗笑雨与学生共同探讨情感的治愈之路。“我们容易受伤,是因为我们很脆弱。有不少人现在心灵缺乏力量感,更加孤单荒凉,无助感更强。”苗笑雨说。

    苗笑雨认为心灵缺乏力量感,主要呈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功利主义造成的巨大现实焦虑,“如果怀着功利主义去竞争,会不可避免的忽略精神层面的建设。由于精神层面建设的缺乏,功利主义对每个人的压力变得更大,从而引发了现实焦虑”;二是原生家庭中父母角色的失位;三是消费文化影响下拒绝成长,“过度沉浸在消费文化中的人,身上有明显的幼稚化的表现”;四是超载的信息给人带来信息焦虑,“信息的获得,不代表是知识的获得,客观上起到了一个自我安慰的作用,会觉得自己懂得很多,但其实是学不到东西的”。

    苗笑雨说,治愈方法可以分为依赖性和成长性两部分。他认为,依赖性的情感治愈与消费文化相关,情感治愈则是爱的乞求,反映了“求求你抱抱我”的心理。苗笑雨评价道:“这种白日梦可以作为一个浅薄的自我安慰、短暂的逃避,但是如果你指望靠它来真正形成自我精神力量的话,那就是形式化的,成了爱的乞求。”此外,宠物、手办、盲盒等当下流行的消费习惯更像是“替代式的自我抚慰”,“这个方法本身是无法根本地解决我们的问题的”。

    苗笑雨从成长性的角度对情感治愈提出了建议,鼓励青年多去帮帮别人,培养爱的能力,“不是求你来抱抱我,而是让我来抱抱你,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我存在、自我满足。”

路内:小说这门技艺需要磨练
苗笑雨:情感的治愈之路
非虚构散文:视角本身就有力量
好作品的评价标准
《梦华录》:立足中国传统文化营造氛围
吕广恒:一笑诗书画
守望痛痒(小说)
对称兄弟(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