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8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榜样家书

革命公墓蕴藏着宝贵精神财富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讲解员 李月圆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8月23日   01 版)

    编者按:

    “迎接生命的职业总是受到感激和欢迎,因为一个新生命的降生总是伴着希望与喜悦。而祭奠生命的职业却令人沉默,因为生命的逝去总是包含悲痛与哀伤。”作为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一名讲解员,李月圆说这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职业,不只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还是英烈精神的传播者。“李月圆们”日复一日地带着真诚与感动讲述英烈故事,他们可能无从得知烈士们的面容,但他们的陪伴比逝者的亲人更长久,他们将烈士的故事铭记于心,把敬仰之情化为一种使命感,并让英烈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亲爱的读者们:

    大家好。

    说实话,从事这份工作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小爱好演讲的我,一直梦想着有一份能够符合兴趣的工作。一天,听朋友说八宝山革命公墓招聘讲解员,我就动心了。回家之后,我和家里人商量,本以为他们会因为工作地点而反对,可是没想到,家里这一群老党员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支持我从事这份工作,这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后来,我通过报名、竞聘,最终成为公墓的一名讲解员。

    记得在一次讲解过程中,一群正在做调研的大学生跑过来问我:“整日与墓碑相伴,反反复复讲述墓碑后的故事,是什么动力让你坚守在这个单调乏味的工作岗位上?”实际上,我也产生过类似困惑。记得走上讲解员岗位的第一天,我就从老讲解员手中接过了厚厚一沓讲解词,他嘱咐我说,你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把讲解词背得滚瓜烂熟,还要记得学习各种讲解技巧。但是毕竟刚刚上岗,我由于业务生涩,讲解生硬,很多时候都是“对着空气讲解”。我发现即便是自己放慢语速、多次善意提醒听众们注意听,可大家仍然“意兴阑珊”。怎么办?这让我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因为我也知道,就算革命历史本身激荡人心,可如果讲解员只是生搬硬套、不带感情犹如机器,也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更难打动人心。

    为了让自己的讲解变得更加生动翔实,我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党史资料和相关书籍,还抓住各种机会向党史专家和有经验的讲解员请教专业知识和讲解技巧。同时,我还阅读了大量有关烈士生平事迹的书籍、资料,并注重和同事交流,互通有无。后来,我慢慢发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除了牢记讲解稿,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思考,所以我选择继续进修,成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在职研究生,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慢慢地,我也成了一名“老讲解”,讲述方式从最初的“照本宣科”到有热情、有感悟、有温度地以还原历史的方式,为四方来访者进行讲解。每讲一次故事,对自己就多一次激励。讲解员不需要华丽的表扬、镁光灯下的荣誉,只需要一句听众的认可。

    有一次,我讲解京剧演员程砚秋为了不给日本侵略者粉饰太平,宁愿离开他热爱的舞台下地务农的故事。讲解结束后,一位老奶奶拉着我说:“你是第一个让我从头听到尾的讲解员,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是了解程砚秋的,但你的讲解让我了解了更多、学习了更多。下次我要喊我的小孙子来一起听你的讲解,让他知道什么是‘气节’、什么是‘大写的人’、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还有一些感动来自理解我、体谅我的听众,每次讲解完了,都会有人给我送水,让我润润嗓子,我心里特别感激。

    就是在这一次次与听众的互动中,让我愈发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意义。我非常热爱这项工作,在讲解先烈们英雄事迹的时候,自己也常常被感动,像是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通过自己的讲解,将参观者带入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感受烈士们的一腔热血和爱国情怀,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虽然烈士陵园内环境幽静,甚至会有点压抑,可我们并不害怕,因为是先烈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英勇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在这里工作,我们应该心怀感激和尊重。长期以来,依托革命公墓背后的红色历史资源,我们也格外注重传承与创新。我们不仅结合重大节日先后开设了适合大专院校、中小学生的思想课堂,适合企业、社会团体的社会实践课堂,以及适合党政干部的政德课堂,还举办了各种志愿者活动、征文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让英烈精神走进每个人心中。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愿意在公墓工作?其实,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对这份平凡又特殊的职业的初心。“为两个世界的人,送去温暖和尊重。”“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干。今天,我用温馨的服务获取应有的尊重,或许下一代墓葬行业从业者就会少一点不理解、多一份认可了。”“每当面对生者祭拜逝者的那份不舍之情,我都感同身受,想着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服务逝者、慰藉生者。”……他们的答案各异,但为社会奉献、为群众服务的心是一致的。

    几年过去,我能从同事的言语中感到,身边的每个年轻人都在工作中收获着墓葬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成就感。人们观念在进步、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很多新同事表示,自己对这个行业是毫不避讳的,也得到了家里人的支持。社会对墓葬行业的不理解,更多是源于未知,误会正在慢慢消解。现在,无论是同学还是家人,他们出于好奇,还会主动了解墓葬行业的情况,也没有什么忌讳,相反还会给予祝福。

    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革命公墓蕴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充实和完善讲解内容,用心讲好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让更多年轻人真正了解英雄,让英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

    李月圆

曹韵:我把一颗诗心按到泥里
革命公墓蕴藏着宝贵精神财富
作家们的读书建议
吴小虫:爱情诗篇是在向我们昭示一种美满的生活
《张卫国的夏天》:关于文化和人生的教育课
人民在哪里,闪小说就在哪里
红(小说)
再见,伙伴(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