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2年09月06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儿时的夏(散文)

吉安师范学校学生 吴怡(18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2年09月06日   08 版)

    前几天去接小妹放学,一路陪着她慢慢走回家,她蹦蹦跳跳很开心的样子。我们身侧是下没几年的行道树,去年冬缠上的布条还没拆,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小时候跟邻居共同上下学的场景。

    那时没有课后延时服务,放学很早,就像高鼎诗里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们虽不流行回家时放风筝,可还是非常珍惜充满自由的这段路。六月天晴,太阳晒干了路旁的黄泥坑,把泥晒成了瓦片状的土块子,同桌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皮猴儿,捡起一块就追我的同伴,把土块扔在她脚下,做个鬼脸转身就跑到田埂上。我和同伴一旦发现他手里没有了“武器”,就会抓上几块冲上去反击,有时这种玩闹还会变成小团体之间的进攻,两队人丢个没完,满地都是黄土碎渣,直到路边再无土块可捡。

    多数时候,路上并不热,四五点太阳还未落下,只有刚出校门那一刻才会照在脸上晃人眼睛。我们的公路是通行多年的省道,两旁都种满了高大的香樟,从小到大,这香樟一直给予我们一份难得的清凉,让我们在树下久久逗留。倘若一个孩子蹲在路旁一动不动,不用多想,他一定是在看虫子。我在回家路上抓过的虫子必然在五六种之上,有外壳光滑多彩的瓢虫,有飞不快的蜻蜓,有人见人厌的花蚊子,也有普普通通的蚂蚁和个头挺大又有毒的蛇蚁。把虫子抓在手心,等厌烦了才放归自然,但有的被我折磨残缺了的生灵如何能在自然中存活呢?

    所谓一物降一物,我避之唯恐不及的生物亦有许多。如躲在草叶底下的癞蛤蟆,灰头土脸的,发现时已然在脚边了,肚皮一鼓一鼓的,眼睛突出来铜铃大,看一眼就叫人魂飞魄散。还有夏天经常在树荫处躲凉的壁虎,俗话叫“四脚蛇”,许多小孩子不怵它,觉得它不咬人,长得又小,可壁虎身形细长,猛然间窜出来,爬得飞快,像一条阴森森的毒蛇似的。还有横在路中间的拦路狗,尾巴翘翘的,并不开心地摇动,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人,也不知道是触碰到它哪片逆鳞,它便忽然跳起来追着我们跑,吓得我们鞋也跑丢了,人也跑摔了,从黄土坑里爬出来才发现它纯粹是自己往前跑着玩。我长大了依然怕狗如怕鬼,多半拜这些家伙所赐。

    好不容易“沾花惹草”地回到家,书包一放,作业一写,马上就又想出门撒欢。六点钟正是黄昏时分,太阳落了,灯也开了,乏味的生活便开始了。我真正的童年是在那乡村中学里长大,门卫室里有电视,常常看着看着便睡去了。门卫室外种了一些竹子,醒来时就被蚊子咬了一身包,又痒又疼。

    后来学乖了,不再去门卫室看电视,改为打球,借来一副羽毛球拍,叫上几个小伙伴过来玩,讲究的是“三轮下场”,这是小孩子间口耳相传的规则。

    夏日里,白昼极长,你来我往地打上一小时,太阳才刚刚落下。我们累了就坐在旁边乒乓球桌上看教学楼发出的幽幽的光,听上晚班的老师们讲课。晚班的老师都是靠着一盒胖大海,抑扬顿挫地讲着,声音仿佛附和天边流动的晚霞,此消彼长,此起彼伏,那是我童年最初领会的交响乐。

    打球打到最后,有几个年轻的女老师也加入了我们,球拍击打羽毛球的声音每天在落日余晖下响起。玩得累了顺势找个石凳坐下,抬头看看天,低头数数蚂蚁,老师们并不觉得和小朋友玩就是浪费了年华,因为到处都是欢笑声,到处都是青春好时光。

    这画面我至今仍清晰记得。抬头望去,月亮挂在头顶上,有点半透明的弯钩样子,浮在空中,像水彩掺多了水调出来的银白,身后就是渐渐沉下去的太阳。山间的日落无法像草原那样宏伟,但是很有些诗意,一旦落在群山之中,整片天空都会被渲染成明亮的橙黄色,把山和云镀上一层金边,山中踱步而出的河水亦是波光粼粼,浮光流锦般飘逝远去。

    回过神来,路还是路,病恹恹的行道树显得这里荒寂而孤僻。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那条回家的省道,几年前就彻底翻新了,挖去了所有高大的香樟,铺上了崭新锃亮的柏油;学校也重修了操场,新聘了老师,事事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些儿时看得有些发腻的景色,那些活泼生动的夏天,于我,却已是很久没有见过。

    责任编辑:龚蓉梅

儿时的夏(散文)
远去的时光(小说)
少女的报刊亭(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