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2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在这片红土地上,你们也在生长(小说)

玉林师范学院学生 滕广创(23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2月21日   01 版)

    视觉中国供图

    夕阳渐渐沉下,远处丘陵上繁茂的林木早已灰蒙蒙一片,晚风终于吹起来了,云层的暗红也渐渐褪去。老根忙活了半天,终于将地里的柑橘采摘完了。他弓着身子,有些吃力地扛着一筐筐柑橘,来回走在泥泞的田埂上。余晖将他佝偻的身子晃得很低,像一头倔强的老水牛。

    幼根匍匐在田埂尽头,脸贴着泥土,腮帮子一鼓一鼓地朝泥土里吹着气。看到父亲走来,他立即起身,继续将掉落在地上的柑橘拾进箩筐里。眼前的几个大箩筐和他差不多高,幼根的动作有些吃力。

    “又抓刨地虫玩呢?”老根责怪似的咧着嘴笑道。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湿透了,全身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泥土味儿。他抓起一旁的水壶灌了几口,将所剩不多的凉水一饮而尽。

    “没有没有,有些掉下来的,我把它们捡起来了。”幼根竟没敢看向父亲,只是加快手上的动作。

    老根没有再说什么。

    天色彻底暗下来了,父子俩默默将地上的柑橘一个个装进箩筐,其间不时有扛着锄头收工的村民和老根打招呼,有的还会稍做停留借机攀谈。山谷很狭窄,除了布谷鸟的鸣叫,他们的声音也传到了远处的山坳。

    此时的夜晚似乎要比平常暗得更快。大片大片的乌云从远处山丘顶上向这边汇聚,狂风尖啸着在密林间乱窜,再也没有飞鸟的身影,因为它们早已在几分钟前预料到这场暴风雨会来临并及时跑掉了。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秋高气爽、到处洋溢着稻香的秋天。但此时闷热无比,山谷更像是漫长的夏季里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大蒸炉。老根加快手上的动作,不一会儿他就受不了了,索性将黏糊糊的上衣脱下,但这并没有让他感觉到一丝凉意。幼根看到父亲不断将那些沉重的箩筐搬到牛车上,密密麻麻的汗水从他背后冒出。

    “下田去把牛牵过来。”老根边装车边费力地说。

    “在哪?”

    “林子后面,十三叔那块地,最大那只。”

    幼根一路飞奔,两旁半人高的杂草打湿了他的身子,他感到全身清凉清凉的。若不是快要下大雨,天上的乌云太吓人,他必定要哼上几句父亲教的民歌小调。他一把抓起沾满泥土的绳子,牵了牛,转身便往回跑,但大水牛刚吃进去一肚子的水草,正慢悠悠闲逛呢。

    “走!走快点!”幼根拼命扯着绳子往前走。再晚一点就要下大雨啦!

    老根给牛套好护具,将牛车前端用力地往上抬,将水牛往里面赶。水牛抬头轻轻嘶叫一声,便听话地钻了进去。于是,十几箩筐柑橘,上千斤的重量,便稳稳当当地落在它身上。

    他们走上了泥泞不堪的泥土路。

    一道惨白的闪电从天际蔓延开来,天地间骤然闪了一下,许久之后一阵惊心动魄的巨响从山的那边传了过来。雨开始下了,密集的雨滴落在老根身上,洗掉了蒙在上面的泥土,幼根跟在后面看着父亲的后背,蜡黄蜡黄的。风卷着枯黄的杂草四下翻飞,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洼便灌满了水。这时候,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在这样近乎疯狂的暴雨下站稳脚跟。

    老根领着大水牛踏上尚能行走的道路,雨滴顺着他的刘海流入眼睛,流入嘴角,他立即尝到一股淡淡的咸味。他腾出一只手把头发梳到脑后,又紧紧抓着绳子,任凭风雨再大,身子也没有丝毫摇晃。大水牛的配合十分默契,它每跨出一步,车子就稳稳地向前一点。幼根跟在车子后面,透过雨的缝隙看到了父亲模糊的身影,看到了母牛后腿因每一次发力而隆起的过于夸张的肌肉。雨声很大,模糊中他听到了父亲不断的吆喝声。

    橘子是碰不得水的,否则过不了几天就会坏掉。老根的心思全在身后的柑橘上,不得不经常回头看一眼,牛车上的帆布被狂风掀得噼里啪啦响,随时有掉落的可能,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前面是一个长坡,从山顶至山脚蜿蜒而下,约莫有上百米。虽说只是一个小山丘,但灌了水的土路极为难走,人走在上面必然会深陷沼泽,更何况是载重千斤的牛车呢。父子俩要遇到大麻烦了,这一点当地人都知道。

    雨丝毫没有要变小的迹象,黑墨般的乌云把天边最后一丝光亮吞掉了,单凭感觉来看,现在更像是一个暴雨如注的午夜。很难想象不久之前太阳正挂在树枝上,而远在一边的村落炊烟缓缓升起,一切都是那么平静。

    “没关系,只要橘子不沾水就好啦。”老根在山脚下停了下来。他把水牛解下,接着绕着车子一周,确认帆布完好后这才牵着母牛到路旁饮水。

    良久,他又把牛牵过来重新套进车子,牛车滑了一下,发出一声吱呀的响声,但很快又被水牛固定住了。

    老根从帆布里抓出一顶破边的稻草帽,扔给儿子,“戴上,雨太大了容易着凉。”

    “不戴,太热啦,淋雨还凉快些呢。”幼根小声嘀咕着,趁父亲不注意又把它塞回帆布里。

    父子俩一前一后朝长坡走去。不管怎么说,今晚必须要将橘子运回家中,回去还要花时间分拣、包装呢,耽误太长时间柑橘就卖不出好价格啦!因此眼前的长坡现在是非上不可的,现在就要上!

    这次幼根在前面牵绳子,老根跟在牛车后面。

    牛车缓缓地启动,刚走出不远天边又响起了雷声,母牛显然受到了惊吓,力气有些使不上来。老根边照看车子边安抚母牛,指挥着队伍艰难地向前移动。终于,走到山坡的一半时,车轱辘陷入了泥潭中,老根卖力地吆喝,母牛拼命地蹬腿,蹄子刨起的泥巴在后面飞扬,然而车子仍一动不动。他们就这样僵持着……

    不知过了多久,雨终于变小了一些,但这对于父子俩来说算不上是一个好消息。此时流水已经深深地渗入泥土,整条道路像一团软绵绵的棉花,绝不可能再继续前进了。

    “去山后边瞧瞧十三叔在不,下午他在那边开荒,去拿把锄头、铲子。”老根从帆布下面重新拿出那顶破草帽扣在儿子头上说道。

    幼根沿着一旁的小径快步而下,不出多远身影早已变得模糊,只见得一个小小的黄点向远处移动,那是草帽的颜色。

    幼根在山丘上没有看到十三叔的身影,想是收工回家了。也是,在这样黑的夜里,下着这样大的雨,如果不是有非做不可的事,有谁还会在外面闲逛呢。幼根站在那颗犹如刺猬的松树底下,犹豫了一会儿,立即跑了回去。

    不知过了多久,雨又变大了。伴随着阵阵雷声,滚动在老根脚下的流水也越来越大,像瀑布一般翻涌腾跃。老根全身早已湿透了,脚下的解放鞋也沾满了泥土,像是两个大土块;密集的雨滴砸在身上,风吹得衣服猎猎作响。他站在那里注视着牛车,对外界的声响不为所动。母牛低下头啃着路边低矮的草丛,不时抬头张望一下老根。

    老根始终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这小子肯定又跑去玩了。”他不由嘀咕起来,声音小得连自己听不到。

    一阵风吹来,撩起老根湿漉漉的衣角,让他狠狠地打了个寒战。老根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身走到牛车后面,果然在帆布下看到了一把铁铲。铲身亮晶晶的,在雨中闪着白光,老根像握住救命稻草一般将它紧紧抱在怀里。

    暴雨之下,老根挥舞着手上的铁铲,一铲一铲的挖着车轱辘前面的稀泥,他每挖一铲就将母牛往前牵一点,以防刚挖出来的硬土重新变得泥泞。铲子每一次和泥土接触,都会激起大片的泥巴,飞溅的水花打在他刚毅的脸上,很快又被雨水洗掉了。他全身上下青筋暴起,像一台机器般超负荷运转。此时,任凭再骇人的风雨倾注在他身上,也丝毫不能影响他的动作了。老根的想法很简单:挖掉烂泥巴,开辟出一条足以让牛车走出去的路。眼下,他只需要为实现这个想法而努力,外界的一切都和他无关了。

    当天边开始微微发亮时,雨终于停了。从远处那层灰白的鱼鳞云来看,这将会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晴天。山间吹起暴雨过后的清风,送来一声声起早觅食的小鸟的鸣叫。一切都好起来啦。

    幼根拖着沉重的锄头走上山头,当他登上最高处时,赫然看到父亲正半倚在车轱辘上。老根依旧赤裸着上身,神态疲倦,凌乱的头发被吹干了大半,身上的肌肉因过度劳作而显得透红。大水牛被解开了,正在一旁低头啃着草,不时抬头四下张望。老根出神地看向远处山坳,此时一群大雁正悄无声息地滑过天际。

    多年以后,幼根去了城里上大学,毕业后顺利在城里工作,在城里落了户。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时,幼根已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年小伙子,肩膀比父亲宽阔,身材比父亲魁梧,肌肉比父亲坚硬。他向领导请了假,连夜赶回了老家。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老根终于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时常吃力地走到窗口,深情地望着那边高低起伏的红土地。寒霜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天气了。

    窗外开始闪过大片大片的红土地,幼根知道距离家已经不远了。还记得他考上大学那年,父亲不放心,一直送他到县城的汽车站,那时他们一同乘着拥挤的公共汽车,穿梭在炎热滚烫的九月里,窗外闪过的也是这样一片望不到边的红土地。那时父亲目送他上了车,在窗外不停挥手:“去到学校好好学习,钱不够记得提前和我说,我种柑橘有钱的……”幼根知道父亲绝不会食言。事实上,每当幼根需要的时候,老根总是及时将学费交到他手里。

    幼根下了车,几只大雁神气十足地站在路旁番桃树的枝丫上,不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他,随即又悄无声息地滑过了天际。

    “怎么样,在这片红土地上,你们也在生长。”幼根快步走在崭新的沥青路上,低声说。

    责任编辑:龚蓉梅

贝客邦:寻找能打动自己的故事
写好汉字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力传承
在你自己的时代,唱你自己的歌
《流浪地球2》的“家园”烙印和“大同”命题
李静睿《慎余堂》:革命的有情与事功
父亲与兰花草(随笔)
告别黄土(小说)
在这片红土地上,你们也在生长(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