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中秋,学校有三天假期。她很想家人,却没有回去,因为节假日没有半价学生票,她实在不忍心再向父母要一分钱。
室友们相约一起去聚餐、逛街,她推说有事不去。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等着看月亮,暗自希望是个圆圆的大月亮。说笑声从楼下传来,目光下移,她看见室友们走在路上的样子,明媚张扬。不远处的中秋游园会也带来热闹声,她想去看看,可是没有伴儿。她还是决心等一轮圆月。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月亮影影绰绰,将圆未圆。她有些失望,这该死的乌云。收拾了心情去吃晚饭,近七点了,食堂的窗口只剩最后一个开着了,她在打菜的窗口仔细辨认每一个菜,心下衡量着价钱。打菜的阿姨很热情,在一旁念叨:“怎么过节还这么晚来吃饭啊?也没有剩很多菜了,你应该早点来。今天过节要不要吃点好吃的?”她对这样的热情下意识地抵触,没有回应。阿姨的大勺落在了糖醋里脊上,七元一份。她心里一惊,赶紧指了个西红柿炒蛋,着急地说:“不要那个,要这个。”阿姨依言给她打了一勺西红柿炒蛋,又问道:“还要什么吗?”她摇了摇头,准备用微信扫码付钱,扫码的时候扫半天,网络有点卡,她懊恼极了。此时她只想赶紧走开,她害怕热情的阿姨再说什么别的话。阿姨什么也没说,只默默地往她的餐盘里又加了一勺西红柿鸡蛋。她其实都看到了,却假装在看手机。应该说谢谢的,可她一句话都没说,付完钱就逃也似的走开了。
她一直爱吃食堂的西红柿炒蛋,今天尤其觉得美味。可直到现在她还在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说声谢谢。很难启齿吗?其实没有,旁边又没有别人。她想每次去打饭的时候都对打菜的阿姨说声谢谢,总归有句谢谢会落到她耳边吧。
吃完晚饭,她漫无边际散步在湖边,晚风清爽又温柔。湖的两边整整齐齐栽种了两列柳树,姿态优雅地垂下万条丝绦,偶尔随风拂过她的肩,心上痒痒的。月亮挂在柳树梢头,若隐若现。仔细听,还有阵阵蛙鸣,从湖的深处传来。
风、垂柳、月亮、蛙鸣。从前她不认为这些美丽,现在却觉得动人。她想起高中看过的一本闲书,内容情节忘记了,只记得其中一段对话。有人问一位将军:“你这个人似乎见多识广,人间什么最值得一看。”答曰:“浮云,朝露,远山和夕阳。”那人奇怪:“咦?这些都是我每天能看到的。”将军说:“最美的景色总是让眼睛习以为常,最珍贵的感情也是一样”。她深以为然,最美的景色不过清风明月,垂柳蛙鸣;最珍贵的感情,也不过是在这样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一个陌生人给一个女孩的善意。这并不伟大,可是对她来说,弥足珍贵。她在异乡,体会到了被人疼爱的感觉。
再次抬眼看去,乌云被风吹散,月亮在渐渐变圆,她的生活也会慢慢变好。月亮与她,终会圆满。
责任编辑:龚蓉梅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生 余湘(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