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2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凑份子(随笔)

马珂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2月28日   15 版)

    又到新春佳节,凑份子去敬老院给不能回家过年的爷爷奶奶们拜年送祝福,是女儿和她的好朋友们坚持多年的一项小小善举。每人拿出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共同购买了一些温情小礼品,约好时间后亲手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并陪伴他们度过几个小时的温馨时光。

    凑份子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在要好的熟人圈子里,大家一起凑钱以小博大,实现某个共同的心愿。在我小的时候,经济的落后和物资的短缺,使得大人们常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凭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年节来临,为了让家人吃得开心,他们就三三两两地相邀一起,合伙凑钱购买某种喜爱的食材,然后按照份子钱的多少进行分配。记忆较深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个春节,临近年关,父亲邀约村子里几位村民一起凑钱,去邻村买回一头年猪。那个春节,因了父亲的提议,让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上了十来天香喷喷的猪肉,过上了一个心满意足的好年。

    学着大人们的方式,年少的我也有过一些凑份子的经历。上初中的时候,有年我们班主任老师生病住院,十几位同学邀在一起,每人凑了几角零用钱购买水果,然后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去医院探望,在老师最需要关心的时候,及时送上了我们作为学生的一份问候,至今回想起来心里都暖洋洋的。

    读高中时,因为爱好文学,平时对文学杂志情有独钟的我,心里产生了订几份文学刊物的念头,可苦于当时费用短缺,一时未能如愿。某天突发灵感,想出一个凑份子订刊的办法,在班里邀约了几位语文成绩突出的同学,大家一拍即合,共同凑钱订阅了好几份文学刊物兴高采烈地轮流传阅,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可以说,凑份子是大多数人无法回避的人生经历。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凑份子的内涵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些温饱问题。时下在网络上流行的众筹,就是大家一起凑份子办大事的方式。在网上,我们常能看到某人或某单位为某事发起众筹的消息。像某人病危急需救助,某地修路建桥等。

    凑份子古代也有。在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里,便有凑份子的描述。到了清朝,凑份子更为流行。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有十个章回写到凑份子或出份子。而清代最广为人知的则是《红楼梦》里贾母要求府内上上下下凑份子给王熙凤庆祝生日之事。贾母带头出银子二十两,薛姨妈也随贾母出了二十两,邢夫人和王夫人每人出十六两,众妈妈们和少奶奶们各人出了十二两……在给王熙凤庆生活动中,贾母的提议既没动用府上的款项,又把个庆生会操办得风风光光,无论是凑钱者或是王熙凤本人,皆大欢喜。

    其实,凑份子也不仅仅是我国的专利,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均有流传。美国小夫妻在孩子出生前夕,会去某家商场,拿起扫描器对着看重的东西进行事先扫描,比如某某牌的尿不湿几包,某某牌婴儿服装几套或某某牌婴儿洗浴盆等,并由系统生成一个登记单。亲友们到了商场,查找到这对夫妻的姓名,根据显示出来的“已购”或“未购”等信息,购买他们所需的物品。等到小孩出生,亲友们带着礼物予以祝贺,既实惠又不浪费。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有互助互爱的精神,凑份子这种源于民间的传统习俗,正是一种爱心的体现。

    责任编辑:谢宛霏

在故乡的屋檐下(随笔)
最美的劳动者(随笔)
凑份子(随笔)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