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3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滴一滴的水汇成海(散文)

青岛大学学生 李俣霏(22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3月21日   12 版)

    宋宝颖/制图

    从什么时候起,有了做志愿者的想法?

    是在小学?第一次在课外书里读到自闭症儿童,讲到他们其实都是来自星星的孩子,讲到社会上的人对他们有偏见和不理解。我还记得,那时我的眼泪滴到书页上,一点点晕开在皱皱巴巴的纸上。

    是在初中时?学校召集志愿者去福利院服务,第一次接触到了手语和盲文。现在还能记得,一句“你好,我是志愿者”的手语学了好久。那时,一个聋孩子冲我伸出大拇指点两下,是“谢谢”的意思。甚至我还记得,当我把一个小小的婴儿抱在怀里,婴儿伸伸懒腰打了个奶香的饱嗝,那么轻,那么轻,却是生命的奇迹。

    是在高中吗?那时我担任过一个大型会议的引导志愿者。我还拍过手语短视频,也算是获得了一点小小的关注。也就在那时候,我坚定了决心,想学习特殊教育专业,希望自己成为能献出绵薄之力的有用之人。

    步入大学,新的生活开始了。有了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一些资金,我注册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月捐人,又先后成了善行100志愿者、蓝信封大使等一系列志愿者。

    后来,我和母亲在闲聊时谈起来,2019年算是我的志愿者时代之元年。

    2020年,除了参与捐款,我还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慕课网站里进行网课学习,取得了多张证书,充实了自己。也正是这些知识,让我在信息迷乱的时候,能时刻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

    那年的下半年,我有幸参与了青岛女企业家峰会、青岛国际青年时尚艺术节等一系列国家级会议志愿者活动。此外,善行100的线上募捐活动,也让我和好多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我寄来了一枚刻有promise(承诺)的戒指,每年也有《会友简报》、差旅日记等,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这些捐款给那些儿童带去的帮助和希望。

    俱往矣。

    我在日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这半年,让我值得骄傲又荣幸的事情,一定是成为善行100的志愿者,那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国性大学生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募捐志愿者最初几个月里,我经历了许多事情。从哆哆嗦嗦迈出第一步开始,一路上有许多冷眼与漠视,但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有抱着孩子的阿姨叫住我扫一个美术包;有晨练的奶奶专门拦下我,问只带了现金能不能让我代付;也有小姑娘拉着我的手,说姐姐姐姐,我也想让山区的小朋友们做小公主。

    志愿者的力量或许很小,但我们却成为孩子们的依靠。

    走过很多路,越过很多坡。

    即使回校之后还是要面对高数、计算,还是要焦头烂额,但我从来没有过想要退出放弃的念头。

    唯一遗憾的是,身为优秀志愿者,某个学期最后的视频电话因为有课没能去。其实,我多想问问那些孩子们,美术包里的文具还喜欢吗?温暖包里的衣服还合身吗?这个冬天会不会因为我们没在身边,你的愿望和理想都不一样了呢?

    我还想告诉那些孩子,志愿活动带来的温暖,将会一直成为支持我的温柔而又坚定的力量。

    感谢我的队友和一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是你们让孩子们有了与外部世界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你们都是孩子们的盖世英雄啊。

    时间真是个足够摧枯拉朽的东西,一点一滴把记忆溶解,一点一滴将岁月吸收。

    现在看来,那么多思绪,那么多参差不齐的情绪,反而都成了雁翅里的回声。但是这些所有的一切,都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了足够的回忆和缅怀。

    时至今日,我所参与过的志愿服务也有些数量了,我对志愿者的刻板印象也有了相当的改变。我原以为志愿者只是支教或者帮扶,但其实不仅如此。

    无论志愿的形式如何变化,志愿服务大抵都是殊途同归的——服务。

    志愿服务有时真的很累。会议服务时一整天在会场里跑东跑西,中场休息时才得以蹲在墙角休息一会儿;在福利院里教被拐卖孩子念书,他们一哭鼻子我也会手足无措;成为月捐人总是在捐助金额里犹豫好久,对着草稿本算了又算,究竟怎么才能让自己少花点多捐一点……

    即使苦累不被理解,志愿者的初心仍历久弥新。

    我很庆幸自己足够坚定,没有被苦难打倒,没有因冷眼丢失初心,没有由于所谓不理解不支持而囿困了自己。

    “你只是一个人,你就是微不足道。”

    是的。是的。我只是一个人。

    《云图》中说:“一滴水,不成海。”

    可是一滴水都没有,永不得成其海。

    不变的是志愿服务之心,而改变的,则是整个社会。

    我所在的城市近几年加大对慈善方面的财政投入,福利院迁入新址,居住环境大为改善;曾经募捐的时候常常在路边站一天喊到嗓子沙哑也无所收获,现在在善行100的募捐项目里,不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信我们进行募捐,我甚至成功地向几位外国人募捐过;和山区的孩子相互写信时,我也能在其中感知到他们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和学校教育也越来越好……

    正是这样一滴一滴的水,最终才得以汇聚成东流之川海。

    前路且远且行,需要我们躞蹀攀缘,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不忘初心,学会宽悯和尽力担当,我们这一滴一滴的水将会汇成大海,变成雨滴,散落人间。

    特邀编辑:董学仁

成长的滋味是什么(散文)
一滴一滴的水汇成海(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