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在世时难得下一回厨房。早年家里都由我妈为全家人烧菜做饭,再后来我们几个孩子长大,也学会了在厨房里帮忙做一点事,而父亲依然是“饭来张口”。只有一道菜,他不让其他人做,每次都要亲自动手。
其实它就是一道家常菜,食材很普通,烹饪过程也不复杂。这道菜就是炒猪肝。猪肝营养丰富,有补血补肝之功效。小时候我得过肝炎,身体较弱,家里经常买猪肝给我吃。猪肝也是猪所有内脏中味道最鲜美的,汆烫后,再加一点菠菜在汤内,照我母亲的说法,好吃得“下巴都掉了”。然而炒猪肝和汆烫猪肝、卤猪肝不同,它讲究的是炒好的猪肝不仅要入味,还要保持其口感滑嫩,这并不容易做到,所以我一向认为炒猪肝是对一个人厨艺的考验。
我家原来的保姆和我母亲都很会做菜,父亲极少过问,一道炒猪肝能惊动他的大驾,就是因为他认为别人都做不好,才要亲自下厨。
说到父亲对餐桌上食物的要求,还真是很高,比如他很注重食材的新鲜,鱼是要活杀的,肉得是热气肉(未经冷冻过的肉),蔬菜每日现买现做。我父亲还有一个习惯,从来不吃上一顿剩下的菜,这个习惯几十年都不曾改变。所以我想,父亲亲自下厨房做这道炒猪肝,并非想在家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厨艺,而是不能容忍这么好的食材做得不好吃。
父亲炒猪肝其实也没有什么诀窍,主要的方法就是四个字:“猛火快炒”。这不难理解,猪肝在锅里炒的时间过长就会老,口感会很差。但快炒也得要炒熟食材,所以就得靠猛火来一气呵成。为此在猪肝下锅前一定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将猪肝切成薄片,然后将生猪肝片腌制上浆,让其入味并裹住水分,最后还要将调料汁事先勾兑好,免得到时候一样一样下调料耽误时间,这样才能架锅开火。
小时候看父亲炒猪肝觉得有趣。父亲平时很少动锅铲,偶尔下一次厨房,动作其实不那么熟练和麻利,而炒此菜偏偏要求快速,所以他常常会因为求快而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而且父亲一着急就咬紧牙关,额头还会冒汗,让我觉得他为了一口好吃的,也蛮拼的。至于他炒的猪肝好不好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太清。但不管怎样,每次炒猪肝,只要他在家,他都是当仁不让。
我对自己第一次炒猪肝的情形倒是记得很清楚,而且可以说是受了父亲的影响。那还是在浙江工作时期,一位浙江老乡从家里弄来一块猪肝,是从刚杀的猪身上取下来的,特别新鲜。我们几个好朋友盯着它眼睛都放光了,因为快两个月了,食堂里的饭菜都未沾一点儿荤腥,眼前的这一块紫红色的猪内脏,虽然比不上肉解馋,但也能告慰我们久素的肠胃。
然而该怎么做、怎么吃,大家一时都没了主意,毕竟我们几个都是男人,以前在家都很少下厨房。我虽然之前已学会了煮饭和炒青菜,但对于做荤菜还没有怎么上手。但看到大家都不吱声,我只好说:“我来吧,我跟我爸学过炒猪肝!”要说我这点勇气,还真是来自我多次看我的父亲炒猪肝,而他那句“猛火快炒”的四字诀早已铭刻在心。
但到我自己上手炒猪肝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做好这道菜确实挺不容易,也理解了父亲的难。首先切猪肝就感到别扭,猪肝滑溜溜地不好掌控切的厚度,结果我切的猪肝片厚薄不一。在单位里我能搞到的调料只有酱油和盐,买不到上浆的粉,所以腌制后的猪肝水分裹不住。此外,平日里我们都在食堂吃,无须炊具,到了要自己做菜,只能拿从家里带来的煮饭用的小铝锅,放在煤油炉上炒菜。煤油炉的火力根本达不到猛,我虽然想快炒快熟,却不能如愿,只能不停地扒拉锅中的猪肝片,把我急得也像父亲那样头上直冒汗。等看到锅中猪肝差不多都变色了,就赶紧盛出来。结果到大家用筷子夹起猪肝片,才发现还有丝丝血水渗出。但我们都馋坏了,也顾不了这么多,就着烧酒就吃上了。
因为这件事,我被单位的那帮兄弟嘲笑了好几年。他们说我当年只会吹牛,炒出来的猪肝却是半生不熟的。我能说什么呢?父亲教给我炒猪肝的方法是对的,只是因为受到炊具和调料的限制,加上我经验不足,所以没做好,给父亲丢脸了。
父亲已经去世了,但只要家里买了猪肝来做菜吃,父亲炒菜的样子都会出现在我脑海里。在我印象中,父亲好像就做过这一道菜,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那么难忘。
我们家现在不常吃炒猪肝,但只要做这个菜,我都要亲自下厨,学父亲一样,用心把它做到最好,不为别的,就为心中的父亲。
责任编辑:谢宛霏
王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