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的子夜,我坐在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值班室内,想寄一封家书给妈妈。
我想说一说我担任冬奥会志愿者的所见、所闻、所感,还想告诉妈妈,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大时代洪流中。
随着冬奥会志愿队为期4个月的集训结束,我们学校的43人储备力量中,最终确定了36人,正式代表学校,出征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我们领到了北京冬奥会会务组给每人颁发的两套冬奥会志愿者服装,穿上它的那一天,学校全体师生都来了,在足球场召开出征冬奥会志愿服务誓师大会。妈妈,您知道吗,能作为志愿者出征北京冬奥会,您的儿子一路刻苦训练,一路汗水淋漓,付出了多少努力?
虽然是冬季,通往北京冬奥会的一路都是顺畅的。警车为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开道。
车窗外,辽阔坦荡的平川田地、茂盛挺拔的白杨松柏,还有远处若隐若现的绵延群山,在视野中快速登场,又呼啸而去。
耀眼的阳光,在玻璃窗上跳动着,像是春日池塘水面泛起的波光。
每个人对明天充满着憧憬,车内欢声笑语,而我却心事重重,忐忑不安,发短信向您和爸爸解释。面对您问的“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们”,我也后悔,没有在报名时就立刻告诉您和爸爸。
到达北京时已是夜晚。
北京的街头,一株株树上挂满了红、黄、蓝色的彩灯,苹果大小,沉甸甸的,像一枚枚丰收饱满的果实。
大巴车开进北京顺义区一家四星级酒店大楼前。酒店副总经理携酒店管理层早早站在停车场左侧打着横幅迎接我们,据说这是冬奥会期间冬奥会志愿者指定酒店之一。
领队在我们内部群里发送了全体人员参加北京市志愿者网课培训课程表安排。我和通信管理与计算机学院的张磊元同学安排在一间房。
2022年的元旦我们是在酒店度过的。1月3日,冬奥会会务组安排我们参观了冬奥运村和北京几个主要赛场。
冬奥运村壮观极了。
它的设计极具中国风、北京味。规划理念源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制,20栋住宅以三合或者四合排列,每栋高十多层,分为银色与褐色两种,中间围合成一个庭院,通过围合和错落的变化形成开放与私密巧妙结合的院落居住空间,从而传达出中国文化符号。
两处中心绿地,设计了不少园林景观小品,融入了乾隆年间的《冰嬉图》,其中金鸡独立、千斤坠、杂技滑冰、翻杠子、飞叉等动作,又成为园林景观中的建筑文化符号。
冬奥会志愿者的任务——冬奥会期间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运动员、裁判员、媒体记者、观众和其他相关人员提供优质的志愿服务。我们还要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普及奥林匹克知识,推广志愿服务理念,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全面塑造和展示北京的新形象,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您能想到吗?本次冬奥会进京志愿者高达15万人。我们这些志愿者,分配在冬奥会每一个场地、每一个环节之中。有的负责接听热线电话,有的进行环保宣讲或侵权信息收集,还有从事资料翻译或是新媒体宣传,以及项目管理咨询、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
因为我的所学专业是外语,成为保加利亚代表团接待组的NOC助理,简单来说,我平时跟代表团在一起,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交通、参赛安排等问题。
确定好志愿工作岗位后,我们每个人领到了属于自己工作性质的蓝色“冬奥会工作牌”。每张工作牌上都根据工作性质标明了出入相应场地权限标识。每到一处场地,保安人员扫工作牌上条形码,就能获知志愿者的全部身份信息。我因为工作分工的关系,出入场地的权限较大。
妈妈,您和爸爸对我在这里的所有担心和顾虑,完全可以打消。
虽然冬奥会开幕式在2022年2月,可从前一年10月初起,参加北京冬奥会测试赛的运动员陆续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边检民警已经进驻首都机场T3-D独立封闭航站楼及T3-C和T3-E冬奥会保障专区,开始集中闭环勤务模式。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员虽然多,但科技化管理使整个北京有条不紊。
保加利亚代表团运动员和随从总共只有15人,他们要参加7个比赛项目,场馆分别在北京、张家口、延庆三个赛区。这就意味着他们每天的居住地、场地赛道预热、正式比赛,都不在一个地方。我们负责保加利亚代表团的志愿团队一共12人,每一天都要按照“志愿者陪同安排表”的计划去做,每一分钟都要落实到具体志愿活动。
我和张磊元同学负责陪同代表团张家口赛区方面的所有训练、比赛、场地、宾馆等工作。原来每天看似简单的工作,竟然可以延伸出这么多细节,张磊元前两天还笑着对我说,今后毕业去公司负责接待工作再也不怕了。
今天上午,原本由张磊元陪同比赛运动员从冬奥运村出发,前往张家口赛区参加两场比赛。但有一位运动员临时有事要晚3小时前往,只能分为两批前往了。张磊元带代表团先走,我陪同临时有事的运动员在中午前往张家口,送完后再赶回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值班。
下午两点,我将保加利亚运动员送达赛场后,自己赶往张家口太子城高铁站搭乘高铁,赶回北京清河。张家口太子城距离北京清河站不远,仅174公里,据说以前火车要开64分钟。冬奥会期间高铁每日往返增加到40班次,时间缩短到47分钟。
站台上,车厢里,星星落落只有几名乘客,而我乘坐的2号车厢,只有我一个人。
我把头靠在车窗玻璃上,窗外下着鹅毛大雪,远处雪山在弥漫的风雪中若隐若现。
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您和爸爸。想着你们此刻正在干什么?想要给您发信息,可是百感交集,觉得这种情感不是微信上一两条短信能够释怀。
我想晚上给您和爸爸写信,告诉你们这段时间我在北京的志愿者生活。其实我还看了您和爸爸的朋友圈。开幕式那天,爸爸转发了一条央视四套记者对志愿者的采访,虽然采访的不是我,但他们说的也是我们几十万志愿者的心里话。
在北京、在延庆、在张家口,除了我们赛事志愿者之外,还有无数城市志愿者,我们一起在为2022年冬奥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此刻,我坐在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值班室。
一会儿我还要和滑雪中心的两名工程师一起,去检查滑雪场赛道。气象预报说这两天都是大雪。
窗外天寒地冻,漫天皆白。
妈妈要是问我,担任冬奥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想说,冬奥会赛场上不仅仅有着运动健儿敢于拼搏的精神,还有我们志愿者勇于奉献的精神!
特邀编辑:董学仁
重庆合川中学学生 方册(1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