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她不是河神。”
远水轻轻地讲。
望着哭泣、跪拜的众人,她在心里讲,只有自己听得到:“龙老师说,没有河神。”
一
下午两点半,清水河乡远家峪小学,上课的钟声响了,孩子们如鱼儿争食般冲向教室。
远水睁开了眼睛,眼前全是刚刚做的梦。
“我梦见……”她抬头望了望窗外的同学,准备写自己刚刚做的梦。远水刚用笔写着自己的梦,就被打断了。
“大家——把语文书——拿出来。”此刻,徐老师已经走进教室,徐老师人如其姓,说话也是徐徐图之,年纪也大了。“开——始——上课。”
这节课是本来应该是美术课,有同学在下面小声说,但是上美术课的徐老师却给他们上语文。徐老师今年五十岁了,她是美术老师,是语文老师,也是数学和英语老师,这一个年级的老师全是同一个人,叫“徐老师”。
徐老师似乎应该叫“全科教师”,但徐老师大多都是在上语文,还有一小半上数学。在校长的安排下,徐老师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上要考试的课,希望可以提高乡村学校的成绩。可尽管这样,乡里的孩子成绩还是像冬笋一样不太高。
徐老师在上面讲话,远水打开了书,取出自己的小本本,放在语文书下,悄悄地继续写:“我梦见,一个不信河神的人,她身边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一个个地,死在同一条河里。每死一个,她对河神的恐惧,就多一分。终于,轮到了自己,宿命一般地轮到自己。她也落入了河里。水流急,她滑到了水里,水里却不急,一点点地下沉,透不了气。她想要划出水波,想要活下去。”
“她想要划出水波,她做到了吗?”同桌悄悄地问,她眼睛瞟了一眼。看见远水又在写奇怪的东西,又没有好好听课,于是打趣地问道:“老师不让我们上课写这些的,你在做什么,要好好听课啊?”
“我不记得了,不清楚。”远水说,脸微微地红了起来。正巧这时,校长进来,要同学们都去清水河的石头桥边,来迎接新来的支教老师。于是远水说:“我们快走吧,新来的老师要等急了。”
二
河与河之间的石头桥,在水里的部分生了青苔,很滑很滑。
石头说是桥,其实是搬来的大石头,便于过河,日头一长,就成了石桥。河水,很青很青。并没有什么好怪的,那样青的水,浅浅地滑过河床,鹅卵石露出的一点。在阳光的反映下,透露着银光,生出绿色的水草,青色的浪。涨水后的泥土,泛青又泛黄。
石头桥在水上的部分因为时光日久,也长出地衣。在桥头处,隐约可以看见一个神像的模子。远水从小就听当地人称它为“河神”,老人说,这是河神的化身。河神收孩子,保佑一方平安,送孩子,给人们幸福,自成一种逻辑。
石头桥的旁边住有人家,还有散步的老人。他们饭后喜欢沿着河边散步。远水时常听见这里的老人说:“河神这时在水里,吃该吃的东西。”
传说,以前涨了大水,清水乡穷,修桥无望,忽然站出来一个小石匠,留下石头桥,河水才消退。石头桥边还留下了这个石像,众人反应过来这是河神,一同消失的,还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儿。后来,每隔几年,就有男孩儿女孩儿消失,他们成为祭品,是向河神献祭,然后才会有平安。
“若是这样的河神,拿来做什么呢?”远水这样想。
远家峪的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也包括远水,每每来了这里,都要朝着石像拜上一拜,表达对河神的尊敬,这次也并不例外。
“没有河神,它不是河神。”一个清澈的女声响起来,像溪边的水流一样动人。就在大家低头祭拜时,一个穿着白裙子的女孩儿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像夏日的荷花一样美丽,好看极了。“这是趴蝮。”
所有的人都震惊极了,远水疑惑,从来没有人讲过这样的话。校长连忙跑上去,打断了女孩的话,向大家介绍起这个女孩儿来。“这是你们新来的老师,姓龙,大家欢迎龙老师。”
掌声稀稀拉拉,还比不上流水的声音,但打断了龙老师的“第一堂课”,然而那句话,远水喃喃自语了好久,记了一辈子。“没有河神,它不是河神。”
三
龙老师来了之后,清水河乡远家峪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可以上美术课了。当然美术课是由龙老师来上。一天下午,孩子们都准备上语文课,远水接着写自己的梦:“她想要划出水波,想要活下去。”这时候,龙老师出现了,说带大家出去上美术课。
上美术课已经很幸福,上美术课还不在教室里,那幸福就会加倍。不在教室里上课那是去哪里上课呢?地点在大自然,龙老师称之为“写生”,就是在自然的环境中,写自然,在自然中学习,去画自然的画。大家都很激动,到了地点大家才知道,写生的地点是清水河石头桥。
龙老师还带来了颜料,大家画得都很认真。龙老师也是,她画的自然风景很漂亮,还有一个石头桥边的石像,连地衣都画得很逼真。
这时候,一个调皮的孩子拿自己的画给龙老师看。他看看画,看看龙老师,思索了一会儿,又问龙老师:“龙老师,你画的河神吗?这边的人都姓远,你为什么姓龙,怎么姓会不一样呢?有什么故事吗?还有你为什么大老远要来这里呢?”
(未完待续)
特邀编辑:董学仁
责任编辑:宋宝颖
刘琴(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