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以我国经典的神魔小说、长盛不衰的影视“IP”《封神演义》为材,以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神话史诗大片”为口号,精心打磨近十年,一经上映,便掀起了一阵观影和讨论的热潮。
《封神演义》这个“IP”本身有着很高的国民度和亲和力。一提到“封神”,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神魔斗法的激烈画面、邪不压正的苍天大义以及机智非凡的谋略筹划……然而,这些都是原作本身的闪光点。作为一部改编式神魔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既是一部逻辑严密的传奇史,亦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抒情诗。
逻辑严密的传奇史
《封神第一部》的世界架构源于《封神演义》,却不等同于《封神演义》。
毫无疑问,在对原著和殷商时期的历史风貌还原方面,《封神第一部》是经得起推敲的。影片中伯邑考吹奏的乐器不是人们所熟知的笛子,而是道具师傅参考西周曾侯乙墓中文物“篪”仿制的乐器。《周礼·春宫》有言:“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可知,篪在当时的上层阶级并不罕见。同时,演员吹奏篪的动作也格外讲究,双手掌心向里、篪身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横持吹奏,再现了杨家湾汉墓出土画像石上描绘的景象。
“篪”只是其中一个细节,还有场面震撼的“天子驾六”帝王礼制的复原;五行说和鸟兽图腾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入;金绣、木雕、泥塑等民族工艺的匠造;巫祝、占卜、方术等古老文化的运用……制作方诚意满满,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历史遨游体验,让大家看见了听见了那个波澜壮阔、悠远神秘的殷商。
在故事的讲述上,《封神第一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新,将西方文学中常见的“弑父杀君”母题引入到中式神话电影中,引起了褒贬不一的激烈讨论。
在“弑父”中,敬仰父亲的“爱”与渴望父权的“欲”两大矛盾能够构成强劲的戏剧张力,给观众带来独特的心理感受。从古希腊的戏剧《俄狄浦斯王》到迪士尼的动画《狮子王》,都可以看见“弑父”主题,弗洛伊德更是直接将“弑父”心理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并认为这是一种动物的本能心理。
有人批判《封神第一部》的“弑父”主题,正是基于西方的学说,认为《封神第一部》强行把中国神话故事纳入西方的话语体系。但是,“弑父杀君”并不是西方所独有的现象,而是所有封建父权制度下都会出现的问题。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汉代,这种封建伦理进一步加强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纲常;到了封建专制高峰的明清,更发展出了一旦违背父意就要受到严惩的铁律。在父权对人的天性自由带来高度压迫的背景之下,儿子很难不生出逆反之心,逆反之心的极端表现,就是杀父夺权。
《封神第一部》就“父权”话题,给出了自己的现代性思考,它对传统的父子承续关系进行了解构,强调了主体独立意识的重要性。电影中,姬发作为质子被送到殷寿身边长大,从小就被灌输姬昌德行有失、不配为父的观念,在这一阶段,姬发只做到了超越生父姬昌的控制,却仍然承受着精神和权力上的父亲殷寿的操纵。后来,姬发亲眼目睹殷寿袒护狐妖,火烧宗庙,看清殷寿之恶,逃离朝歌。这时,姬发看似又回到生父的阵营,实际上是觉醒了独立的意识、走向了自己的信仰。创作者借姬昌之口,说出了揭示姬发成长关键点的一句话——“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或许,《封神第一部》对父权题材的处理还不够完美,但它以灌注当代理念的艺术实践,行使了中国在国际文化上的探讨父权的正当话语权益,有想法、有态度、有野心。
荡气回肠的抒情诗
随着大众审美能力的逐渐提升,单纯只有画面的冲击、没有耐人寻味的内容之“爽片”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和观影期待。而《封神第一部》作为一部情理交融的作品,在磅礴的画面中织入细腻的情感,让观众不至于陷入画面丰富但内核空洞的审美疲劳。
《封神第一部》的镜头语言极具浪漫主义抒情性。一片雪花跌落进战场身亡的士兵眸中,是世界留给这位勇士的最后温柔,也是人死灯灭的寒冷诀别;一抹红色混天绫和杨戬的一柄长枪冲出殿门,是对殷寿暴政的强势反抗,也是新生力量的破土而出;一匹骏马载着姬发冲向怒号的瀑布,是翻涌不平的内心写照,也是一往无前的征程序幕。大场面里有细设计,使得整体氛围大气淋漓又不失诗情画意。
《封神第一部》还对传统角色进行重构,人物形象不是扁平单一的脸谱,而是鲜活多面的立体。尤其是“妲己”这一核心的女性角色,从初见时的天真懵懂,到食心时的有意试探,再到拯救纣王时的舍弃修为,电影用发展的眼光,描绘了一个狐妖由兽到人、由不懂情到为爱伤的变化历程。经典的反面人物被塑造得更加真实,思维的立场也从单纯的批判妲己转变为剖析妲己、理解妲己。人性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两面,对一个角色的评价也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立体呈现妲己这一角色,既能加深观众的情感共鸣,又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发出关于古代“女祸论”的驳斥。
此外,其他的角色也在保留原著特色的基础上,对固有形象有所颠覆。姜子牙在仙风道骨之余也沾染了人间烟火;申公豹会阴险狡诈地谋划也会气急败坏地发怒;哪吒既有活泼好动的孩童一面也有敢于担当的英雄一面……《封神第一部》的群像塑造张弛有度、详略得当,不论是写意还是工笔,都颇得人物神韵。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组合在一起,才最终构成了如此精彩的封神世界。
导演乌尔善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每代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封神的经典故事。”《封神第一部》之目的,在于展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讲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封神第一部》的出现,让我们对国产史诗电影有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也使我们对中国经典神话如何重新讲述有了更高的期待。
责任编辑:谢宛霏
中国政法大学文艺美学专业硕士生 黄润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