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09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余晖如画(小说)

安徽涡阳第一中学高三(9)班 徐顺(17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09月19日   09 版)

    思忆泼就残阳,荒野远方的边际渐渐模糊难辨,微泛的红光终归于平寂,两行孤鹭渐远而去,松针柏香萦绕并起,扬起的飞尘化作时轮,拨动流转间,周遭恍惚了起来,时间与空间折叠,过去与现在碰撞。

    “嘿,你们几个小犊子,干什么呢?”一道略显急促声音传来的同时,那道人影便顺手捡起身旁的土块扔了出去,“嗖——”土块飞向那几个小犊子,却也没怎么有力。

    “哈哈哈,老王,你这又偷的谁家的‘驴尿’(指老王杯里的酒)?”几人笑着闪过,转身看着老王,调笑道。

    没等老王回话,那个土块破碎于地上,崩起的土大半都入了之前几人围着的军绿色茶缸里。

    “我的老公爹呀!”不出所料,老王又说了他的口头禅。他跪坐在茶缸前,双手不断地扒拉,似乎想趁土块尚未消融前,拯救他的佳酿。

    老王一边心疼地为茶缸里的酒叫喊,一边生气地指着我们叫骂,好不滑稽。这也是他少有的清醒时刻。记忆中老王总穿着一件黑色的破皮夹克,内里的白衬衣也早已被染成棕黄,浑身尽是泥灰与污渍。倒是有一点奇怪,他的一块银怀表竟干净异常,时常掏出摩挲。有次偷拿过来看,发现指针早已不转,引得我们一阵大笑,以为他老糊涂。他发现我们偷拿他的宝贝,并未像往常一样生气叫骂。眼眸似潭深水,看得众人心冒冷气,少有地认怂把表还他。

    村子靠烧窑为生。有一座瓷窑,几十年不曾停火,每夜选一人守窑,无一人敢懈怠,因为若是火熄灭,按照村规,守窑人要被驱逐。在方圆数十里只有我们一个村子的情况下,被赶出的结果可想而知。老王也在瓷窑上工,不过只为糊口和挣些酒钱。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他只值夜班,因为他有疯症。每天大清早,他会沿着村里的几条路不断走着,走时还伴着恶毒的骂喊,也不骂人,只骂老天,似是痛斥不公。可不知为何,夕阳之后,他便和常人无异,但仍未改粗鄙懒散。

    他与我关系最好,估摸着是臭味相投。我们常于余晖残照时躺在一处断墙下,说些不着边际的胡话,他总能说些我不知道的新奇事。每次胡扯结束,他都会劝我回学校学习,莫名其妙。

    那年与家中吵翻,因我不愿上学,便立了赌约,给我两亩地,若是种出两千斤粮食,就由着我。那段时间我也是奔劳辛苦好久,所以很少去找老王,倒是他常来田地,蹲在小道上,也不和我胡扯,只是慢慢说着一些种植的知识,我累得半死,也懒得听。

    有次心烦了,抓着一把泥朝他扔去,他也未躲,只是护着手中的银怀表。我调笑道:“你要是想帮我,就下来干活,装什么文化人?”他似乎想到什么,眼神暗淡下去,并未与我争辩,而是面朝夕阳,独自走去,身影渐长。

    我虽不懂种地,但知道若想粮食收成好,水是少不了的。可是流经每块田的水量是固定的,图个方便省事,我决定深夜去给水流改道。我哪懂什么地理流势之类,到了地方,只凭感觉行事,几铲子下去,河流瞬间决堤。我暗叫倒霉,但并未当回事,正要重新挖,明亮瞬间消失。我四下一望,吓得瘫坐在地上。

    “下方是瓷窑!”几十年不灭的窑火被我放出的水流冲灭了!看见从村庄冲向瓷窑的人影,我吓得连铲子都不顾便跑了。

    一夜未眠,一夜无眠。

    第二天一早,在饭桌上听家人说,老王昨天晚上值班时突然发疯,偷了我家的铲子,断了窑火,被打了一顿,傍晚时还要趁他清醒将他赶走。我心惶惶,直到下午才敢走出家门去寻他。他站在断墙上,看着云霞余晖,脚边放着一叠旧棉絮被。

    我告诉他事实,并要找村主任,他说知道并拒绝了我。掏出银怀表,一边摩挲一边诉说过去。他家也曾阔绰过,他当年还是村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可后来妻子重病而亡,家财为治妻子也已花光,儿子溺死于瓷窑上的小河……

    “回去吧,好好去上学!”临走前他仍劝我上学。

    我问他为何帮我。

    他说:“你还有你的风华。”

    落日余晖,云霞满天。他渐走渐远,身影渐长。

    指针流转,最后一抹余光也即将消失。我站在断墙上,看着手上那只早已被我修好的银怀表,跳下断墙,大步向前走去,去实现我对老王无言的承诺,替他去还击命运,在余晖中找寻属于我的风华。

    (指导教师:王翠英)

    责任编辑:龚蓉梅

余晖如画(小说)
远行如诗(散文)
被问好的那一刻(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