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中秋节,老家的奶奶总会给我们寄过来几斤月饼,那是奶奶用自己家的面粉、花生油和佐料做出来的月饼。一块月饼,在我和爸爸妈妈生活的城市和爷爷奶奶生活的老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自古以来,明月就寄托着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今,虽然联系方式越来越便捷了,我们对老家、对父母、对爷爷奶奶的思念也毫无丝减。
马上就又是一个中秋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的月亮日渐圆润,皎洁的月光洒在草坪上,洒在花朵里,洒在树叶间,穿透窗户,洒在我们的教室里,上完晚自习的我们站在窗前,欣赏着夜空中洁白的圆月,吹着清凉的晚风,享受着一天中少有的悠闲时光。
伴随着放学铃声,我们走在石砖小路上,听风声,观黑夜,驻足欣赏,月亮的光越发明亮,洒在学校里的小池塘里,引来阵阵蛙鸣。
我望着夜空中那一轮圆月,想起了奶奶寄过来的那甜甜的月饼,想起了老家院子里那茂盛的石榴树,此刻,那些石榴正在咧着嘴儿笑吧?这样走着、看着、想着,我的心情莫名地愉悦起来了,或许,这就是赏月思乡带来的化学反应吧。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奔忙,爸爸妈妈奔忙在工作岗位上,我们奔忙在每一节课之间,去赏月吧,那浓郁的情感会稀释掉我们的压力,让我们笑起来。
赏一轮圆月,再往前走,放下手边的一切,让心灵与老家进行一次对话,聆听父母的叮咛,拥抱爷爷奶奶的唠叨,听着,笑着,哭着,我们的心里的情绪就在这叮咛和唠叨中归于平和。
赏一轮圆月,再往前走,那圆月中藏着爸爸妈妈年少时的故事,那故事经过岁月的发酵,在爸爸妈妈的记忆中鲜活着,然后又一次次在饭桌上流泻出来,浸润着我们的灵魂,也吸引着我们的向往。
中秋临近,赏一轮圆月,再往前走……
(指导教师:杨文静)
责任编辑:龚蓉梅
河南第二实验中学七(4)班 郭思诺(1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