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一封信 一部剧 一段红色情怀

青年大学生用《家书》书写精神信仰

实习生 郑欣宜 本报记者 杨月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10月31日   06 版)

    “任他四周如何黑暗,即使无路可走,我们的精神:仍然越进越烈!不屈挠,不变换!人们究竟怎样划算?我们只要手段不乱,精神一贯,前途虽是茫茫,自然就会有光明的一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社科大)原创舞台剧《家书》日前复排开演。舞台上,革命烈士冷少农与青年学生方绍闻并肩而站,共同发出这段跨越百年的呐喊,也将在场观众带回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带领青年走进“红色特工”冷少农的精神世界。

    为了实现救国济民的理想,冷少农毅然辞别母亲与妻儿,参与到革命活动中。由于潜伏在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开展隐蔽战线工作,他一直没有给家里写信,母亲不了解他在南京的情况,在信中指责他“不忠不孝、忘恩负义”。接到母亲来信后,冷少农回了一封长达14页、5000多字的家书:“我要让他们个个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房子住,都有事情做。这样的事情是一件最大而又复杂的事情,我要这样干,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

    舞台剧《家书》便是以这一封家书为背景,通过现代与百年前两条线的交错,讲述了社科大的青年学生方绍闻在寻找“冷少农”中逐步了解冷少农革命一生的经历,刻画了以冷少农为代表的先烈们于乱世中投身革命的故事。

    2021年,社科大以哲学院教师陈学晶所编著的《红色家书——纸上的纪录片》为起点,将其中12位英烈的故事搬上了校园舞台。在这之中,学校又进一步选择了其中最有可能与当代青年建立精神联系的冷少农烈士进行深入挖掘、创作,形成一台由社科大师生自主创作的舞台剧。

    “在诵读家书、传承家书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要用大学生最喜欢的舞台剧表演形式来演绎家书故事的想法。”10月19日,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社科大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树辉说,“希望利用红色家书文化,在学校里打造一部能够传承、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成长有帮助的原创校园剧”。

    为了不辜负这部剧,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已不是《家书》首次登上舞台。2023年5月5日,该剧在社科大首演,引发师生的热烈反响,经过半年沉淀打磨,复演版《家书》带着社科大师生的心血与激情重回校园舞台。自从2021年10月《家书》剧本开始创作以来,学生编剧、《家书》总导演李梦辰的求学生活就与这部舞台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从创作、编排再到演出,其间有很多曲折,我们也经历了无数难忘的瞬间”。

    《家书》的演员是从全校招募而来,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演戏。作为对首演的再升级,复演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句台词都要经过细细打磨。为了兼顾学业与最终的演出效果,演员们的排练常常进行到凌晨一点多。

    就在正式演出前几天,李梦辰突然发起高烧,尽管疲惫不堪,她还是站在了排练现场,指导最后的彩排。“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才真正读懂冷少农。他的生命属于中央苏区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而那时的我是属于整个剧组的,我不能倒下。”

    剧本的修改、反复的排练,都是对演员精神和体力的双重损耗,作为本次舞台剧的主演、“冷少农”扮演者,大三学生郑路一度也有过因为疲劳而难以入戏的时候。“但走进演播厅,我看到了同样连轴转的导演和几位同学仍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剧本,他们的激情一下就感染了我。当时我想,这才是青年该有的样子,自己也还能再积极努力一些,是他们给了我力量。”郑路说。

    通过冷少农和方绍闻跨越百年的“隔空对话”,表现他们在不同时代的精神共振,是整场演出的主线。从首演再到复演,郑路也实现了从“方绍闻”到“冷少农”的身份转变。5月的首演中,他所饰演的是100年后社科大的青年学生方绍闻,这一角色通过追寻冷少农的一生足迹,逐渐与百年前的先烈产生了精神共鸣。进入新学年,随着冷少农的原扮演者毕业,主演的位置面临空缺,在重新选角的过程中,郑路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我当时就觉得,这个角色更应该由我来塑造”。

    复演当天,郑路第一次作为“冷少农”站上了舞台。听到台下的掌声雷动,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为了不辜负这部剧,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抓住复杂情感与矛盾点,让人物立起来

    作为《家书》总策划、编剧兼制片人,张树辉陪伴着学生走完从剧本修改到反复排演的全过程。他的手机中保存着一张图片,这是他一次出差时在火车上手写的剧本故事线索——密密麻麻、略显凌乱的文字和复杂的箭头批注,形成了《家书》的创作原点。

    从发掘冷少农烈士的故事,到将这一人物形象以舞台剧形式留在校园的舞台上,张树辉与学校师生倾注了无数心血。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故事,2021年暑假,张树辉带领师生前往冷少农的故乡贵州瓮安,拜访了冷少农的长孙冷启中老先生。在与冷启中老先生交谈的过程中,主创团队了解到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对剧本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把握。

    这次访谈现场,本报记者也请张树辉再次拨通了冷启中的电话。冷启中说:“亲爱的爷爷,家里对您的误会已消除,并以您为骄傲。你们流血牺牲换来的新社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繁荣富强,后辈已实现了您的愿望。您的精神,后代在学习、宣传、传承!”

    负责剧本创作的李梦辰反复研读了不同版本的《冷少农传》,力求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作为编剧,我一直在想怎么把相隔百年的人物塑造得饱满立体,能够感染观众。”李梦辰说。

    以史料为基础,揣测人物的行事动机,抓住人物身上的矛盾点与复杂情感变化,也就抓住了塑造人物的精髓。在剧中,冷母宋德惠是为儿子缝短褂、嘘寒问暖的慈母,但在冷少农宣布要离开家乡后,也与他产生了争执。“根据冷少农给母亲的家书,我们推测出她当时对儿子的离家是存有误解的。一方面她很爱自己的儿子,一方面又对他常年不归家有自己的怨恨,就是这种爱恨的交织,构成了丰富立体的人物。”李梦辰说。

    全剧的最后一场戏,是在冷少农牺牲3年后,战友前往他老家探望,与冷母宋德惠和他的妻子商娴贞的一段交谈。在用手机录像的过程中,张树辉察觉到短短二三十秒里,冷母的饰演者张沛欣眼泪4次从脸庞滚落。演出结束后,她的头麦已被泪水湿透。“我们的学生都是业余演员,出于对舞台剧的热爱,对人物深度挖掘的内心冲动,就能演出到这样投入的程度,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张树辉说。

    李梦辰将这种感受形容为一种“灵魂上的震颤”,站上舞台、聚光灯打在身上的那一刻,演员真正做到了与人物的合二为一,那种共鸣与平时看剧本和排练时截然不同。除此之外,李梦辰也得到了众多观演学生的反馈,“有同学看完演出后和我说,平时每天和她说说笑笑,一起上课、去食堂的同学,在台上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般慷慨陈词,闪闪发光,既神奇又震撼”。

    与人物同呼吸,才能共脉搏,这是郑路在演绎角色期间最深切的体会。正式演出开始前,他扮好全身行头,一个人在镜子前默默待了20分钟,与镜中的“冷少农”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我会思考,见到母亲、被妻子挽留时,他心里是多么痛苦,与自己的老师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又是怎样难过。在最后上刑场之前,他的心中是多么豪迈。当作为一个普通人将这些情绪消化透,我便感到自己成了冷少农,他在我的身上重生过来。”郑路说。

    用话剧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名片,传承的脚步不会停下来

    “社科大的学子们用活了英烈纪念馆展柜里的红色资源,也讲活了《红色家书》里家国情怀的故事,尽管那些家书的纸张会逐渐发黄、发旧,但他们的精神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就褪去颜色。因为有你们,有你们社科大的师生的讲述、聆听他的故事。只要你们铭记他们,这些英烈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我们前进。激励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能吃苦、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家书》复演结束后,社科大的师生收到了来自冷启中老先生的一封手写信,真切的文字感人至深。

    “把冷少农留在社科大,让他住进校园、住进青年学生的心里”,这是社科大师生的创作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把冷少农的故事写成剧本、讲给别人的过程中,李梦辰也在不断建立起与先烈的精神联系。“感受他经历过的苦难,领悟他做出的选择,这带给了我一种信仰的力量。”李梦辰说,演出不到半年的时间,这部剧就已经“对演员产生了非常切实的影响,为我们注入了精神力量”。

    一场《家书》带给青年学生的,远不只是一时的触动,还有当下的行动。

    “忠孝两难全,但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信仰。”这是剧中冷少农向母亲书写家书时难以吐露的心声,也是对郑路触动最大的一句话。“我也想要尝试着去找到自己的一个成长方向,找到自己的信仰并坚定地走下去。”

    “在离开家乡前,获得您的谅解和祝福,我才有了全力奔跑的可能……妈妈,这封家书中的话,有那么一句,也是我想对您说的——‘我虽然离开得远,不能向您作切实的表示,但是也不能说我不爱您。’您瞧,我们之间的家书,不一直都在延续吗?” 这封名为“写完《家书》,再写家书”的手写信,是剧中饰演商娴贞的大二学生郑璐旻,在复演结束后写给母亲的第一封“家书”。也正是因为参演《家书》,让她与更多学生开始尝试用书信的方式遥寄对亲人的思念。

    《家书》诞生于校园,“家书”的精神更要走出校园。剧中,方绍闻的母亲是一名留在云南深山支教的乡村教师,而方绍闻也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到新疆支教。向学生讲述冷少农的故事,就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冥冥中指引一般,在剧中两次都以方母身份进行声音出演的大四本科生马川晴,也报名了学校的研究生支教团,将在明年前往新疆支教。“如果说在初次拿到方母的剧本时,我是向人物努力探索、努力靠近,那在第二次,确定支教后参与《家书》复排,就有了一种‘命运的齿轮似乎从很早就开始转动’般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马川晴说,“像是扮演了一位为了偏远地区教育事业奉献自身的慈母,也像是通过走进角色的方式学习一位支教前辈的奉献精神。”

    在筹备后期宣传材料的过程中,一名学生对李梦辰说的话让她印象深刻:“《家书》以后一定会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对于李梦辰来说,这是她在社科大读书的第五年,也是与《家书》相伴的第三年,“我们的剧以后要一年一年地演下去,演员和学生主创也会不断更新,传承的脚步不会停下来”。

潮汐退去,“家书”仍在
山川会记得,日月会记得,我们会记得
青年大学生用《家书》书写精神信仰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