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美术老师的放羊班》:生命里不应该只有分数

程艳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10月31日   01 版)

    视觉中国 供图

    《树上有个好地方》出了两部,第二部名为《美术老师的放羊班》。两部电影的主角都是巴王超过,骊山和贾苗红也一以贯之。但它们并不像《哈利·波特》等系列电影那般,背景一致,情节一脉向前。第一部中,巴王的爸爸是木匠,有个特别疼爱他的妈妈;第二部里,巴五峰做棺材。第一部里的小学校长殷神仙在第二部中变成了殷老师。第一部中,巴王因为粉提老师的影响开了窍,知道背书学习,如果从第一部直接过渡是走不到第二部的情节的。所以,这两部电影,应该独立来看。

    第一部中,殷神仙考试作弊的功利、孕妇老师的严厉,是我们念书时熟谙的灰扑扑的“旧”。粉提老师是还未毕业的大学生,身份介乎成人与孩子之间,对学生的爱出于未脱稚气的天性,也是接受的教育使然,她代表亮闪闪的“新”。“天性”在这段师生关系中更重要,当那位已经步入成人世界的男友到来后,她与巴王的和谐逐渐崩塌。若粉提老师也加入大人的行列,我不确定她还会不会爱巴王这样的孩子。

    第二部中,美术老师冷轩空降土星中学,像个神秘异类。戴墨镜的他貌似很冷,却在有意识地用“美”影响放羊班的孩子。小巴王问过冷老师:你的理想是什么?电影用歌曲来回答:“我要活,我要活,我要活他个和你不一般。”

    组织起电影里的碎片信息,可以拼凑出冷轩的半生经历:高中时是别人眼中的“混混”,热爱绘画、歌唱,是个练家子,追求美,崇尚自由。为什么做美术老师?大约源于对绘画的爱,又因自身经历,希望有更多农村孩子可以接触美、懂得美,并因此改变人生。

    在土星小城,冷轩很孤独。画不被“老表”理解,歌不受同事欢迎,工作能力跟人品受到质疑。他的服装有意安排为红、绿、黄各色,一意照亮“土星”的单调。有件T恤上有个倒过来的“命”字——他不信既定的一切!饰演冷轩的是歌手王建房,冷老师的每首歌都由王建房自弹自唱,陕西话与轻摇滚结合,对生命的爱与期望糅合,每首都称得上“惊艳”。

    冷老师暗夜拨弦歌唱、校长儿子郝男在空教室拉琴相和的那段令人动容。郝男对音乐的爱被爸爸扼杀,少年的孤独比冷老师更深。那一夜,郝男步出于他来说形同牢笼的家门,沉浸音乐之中,这可能是他把小提琴拉得最酣畅的一次。

    只是,合奏被隔壁女老师打断。

    孤独的郝男是不少初高中生的缩影,生活里只允许学习与分数的存在,身体羸弱,心思敏感。巴王、骊山、王大凯……在冷老师貌似无意的指点下,从“一坨屎”的自我认识,到确定人生方向。郝男不行,因为爸爸,他像淤塞的小溪,去不到心灵的方向,找不到自洽的方法。自毁抑郁,是合理结局。

    这部小成本电影,除神还原上世纪90年代小县城中学的校貌外,还让我看到了最像学生的学生,最像老师的老师。他们不漂亮,不洋气,操着浓重陕西方言,像重现生活一样展开表演。

    论表演张力,最要夸奖的是黑红牛的饰演者张智。他的出场跟《狂飙》里阿如那饰演的李宏伟一样让我惊讶,小演员张智从外形、表情、动作上妥妥复原“渣子”一枚。但我们能恨上这个逃学、抽烟、追女生的坏孩子吗?当他说出要让爸爸成为光荣军属的心愿后,我已经开始原谅,更何况,他还搭救了落水老人。“善”一直都在,只是需要被人看见与唤醒。

    “放羊班”明显是向《放牛班的春天》致敬。让“羊儿”“牛儿”们好好成长的力量,是绘画和音乐,更是欣赏与信任。

    巴王超过在电影中的身份与我儿相同——初三学生,巴王“超过”别人的只有被老师撵出去的次数。饰演巴王的小演员杜旭光自带笑星体质,眯眯眼像横放的逗号。巴王被批评时满脸讪笑,看来好气又心疼。他要在疼痛多少次之后才自觉接受甚至认同“狗屎”与“渣子”的身份?他和那些与他一样被老师讨厌、同学排斥的“差生”,每天到校又如何挨过一节节听不懂的课?

    他们很幸运,遇见冷老师。娃们都平凡,不过有的力气大,有的能唱歌,有的爱画画。冷老师尊重他们,再去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冷老师甚至告诉巴王——你娃就是个天才!

    所以,当黑红牛上台发言时,他告诉台下的观众,自己要感谢的只有美术老师一个人,因为——“他待我如兄弟,我拜他为师父”。

    作为一名初三学生的家长,看“放羊班”的故事,颇多唏嘘。我好爱放羊班的娃跟冷老师一同去看的那条河,有阳光,有风,有清澈的水跟好听的歌。如果孩子们的生活里多些这样美好的事物,拥有更多的赏识认可还有朗声的大笑,还会有那么多孩子迷恋手机或者厌学抑郁吗?当我们把更好的东西,譬如艺术和科技交到他们手中,他们便知道除了虚拟的精彩世界外,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东西。即使成绩不好,至少知道自己可以在哪里闪光,如此,他们就有了值得为之努力的方向。就像冷老师在歌里唱的——我要活,我要活,我要活他个和你不一般。

    我还有个小学老师的身份。冷老师的一段话也在警醒我:“单独用所谓的学习成绩来衡量的话,他们就是所谓的差生。试卷上的对号与错号,对于我来说,没有那么重要。我们站在生命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些孩子的时候,我认为他们个个都是天才,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每个青涩的孩子,他们的身份不只是“学生”,是正在长成的人。他们的生命里不应该只有分数,用心听,每个生命都在唱——我要活,我要活,我要活他个和你不一般。

    责任编辑:谢宛霏

青年大学生用《家书》书写精神信仰
镌刻乡愁斑纹的琥珀
问一问自己,你的悟性是否还在
张柠:透过文学的目光探寻三个时代的青春路
《美术老师的放羊班》:生命里不应该只有分数
行游,采撷南国山水(散文)
在除夕之夜等待(小说)
日不落帝国的沉睡(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