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诗歌写作课之四十七

顶尖的美学修养是怎样炼成的

满堂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3年11月14日   04 版)

    20世纪80年代初,我读到一首从西班牙文译出的诗歌,标题是《为一位水手虚拟的墓志铭》。那时和现在不同,国内外的一些好诗,出版物上没有,要靠手抄,在小范围传递。那首诗让我惊讶,世界上还有如此具有诗歌意义的诗歌。

    过去了几十年,朋友手抄的那首诗不见了,纸质书和网络上我也无法找到它。我只能在头脑里搜寻一下,尽量回忆出来:

    要寻找你的墓地

    得眺望天空

    地上的墓碑压不住你

    你的死亡 来自高处的星辰

    冥冥之中 一切是你的化身

    天空 海洋和大地

    以及你自己的死亡

    这首诗歌就这样短,短短几行,就把感觉好一些的读者引领到宇宙时空、自然环境、命定归宿等极为宏大的视野。

    把希梅内斯《为一位水手虚拟的墓志铭》抄录给我的人,是诗人苗树渤。他与我在新诗潮中相识。1982年,我在读大学中文系,他在钢铁企业文联当编辑,利用写作笔会的时机,到校园与我见面。

    我记得那场景:那个身材不高的中年人;那个我见过的最瘦的诗人;与他握手,像握着柔弱的婴儿的手。那一天,他的瞳仁里有一种微蓝的迷茫,他的皮肤白得有些透明,他的衣裳随风荡来又荡去,他走路像飘浮于大地之上。

    后来他给我写了近百封信,10余万字,喷发着炽热的火焰。以后多年,我们成为彼此生命中有影响的朋友。

    1986年,他写了一首诗叫《旅行者》,视野很阔,气势不小:

    那些风都关闭在洪荒年代无人知的山洞里吗

    如果我不是一个诗人一个猜谜者

    一个拯救者一个幻想狂一个

    占卜者一个术士一个绿林一

    个剑客一个壮士一个酒徒一

    个赌棍一个朝三暮四者一个

    追日者一个疯子一个儿童一

    个恋人一个探索者一个冒险

    家一个万物的主宰者一个主

    宰者的幽灵  过去的现在的

    未来的永永远远的幽灵 永

    永远远的风 我怎么能忍受

    得了做人

    如果我仅仅是一个诗人一个猜谜

    者……而不是一个英雄一个

    呼风唤雨者一个创世纪

    者……我又是多么渺小多么可

    怜呵 如果我不选择诗不选

    择荆棘之路 不背上滴血的

    十字架 不选择拨动人类心

    弦的诗 不选择代人类说话

    代神言代民众言代万物言的

    诗…… 谁 谁是我的对手

    呢

    众神之树众人之梦从我开始吧

    创造精神创造物质创造万物

    从我开始 我从众神从尼采

    从歌德从老庄从屈原从安泰

    从一切的一切之灵之梦的界

    限越过去飞过去了呵

    太憔悴了太荒芜了呀 天空你我

    她他望烂了的天空呵 天空

    释放了风雨释放了雷鸣闪

    电——天空的笑吧……谁能解

    释万物之谜呢 宇宙打哪一

    天开始在哪一天终结 谁

    第一个从大地上站起 谁最

    后一个从大地上走过……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

    历史是一本暂时的账 你记

    他写 在你能写能记的小天

    地里 在你能写能记的一刹

    那……

    熟悉又陌生的云波涛飘向天壁

    反反复复地飘来荡去的那朵

    云哪

    他心性的独白,他诗歌的宣言,都猛然爆发出来,来不及精细雕琢。我们阅读20世纪80年代诗歌时,不只一次感受中国诗人的献身精神,那是诗歌重归现代的姿态,要花费大力气,接上中断几十年的新诗血脉。

    诗人是谁?诗能干什么?诗人把诗歌带向哪里,诗歌把诗人带向哪里?这些都要有重归的认识。

    有什么魂,做什么人,写什么诗。

    苗树渤想做的,是把深厚的中国诗歌传统和世界文学传统,融合在诗人高尚又勇敢的心境里,朝着纯洁纯粹的诗歌方向,不惜耗费所有的生命能量。

    这是美学层面上,诗人与天地万物、与审美写作、与个人历史的一场对话。

    他与文字亲近,有笔在手时庄重崇高,洋洋洒洒。但他生前出过的书只有一本,不足百页,名曰《树渤诗稿》,出版于1992年。他更好的诗歌,是在那之后写的。我觉得,最为优秀的是他的《平原十四行》,叫组诗也好,叫长诗也好,整整一百首,写于他生命中最后的8年时光。

    这里,请你感受一下《平原十四行》的开篇和收尾:

    (第一首)

    都市哦你的日落日出是舞女之嘴唇

    我行走在平原  我独自一人 世界

    这一刻任什么手术刀都解剖不了我

    她此刻已化作一朵朵云的飘逸

    河岸的芦苇就那么萧萧着

    梦边的雨儿就那么悄悄着

    那一只鸟声啼成的红花呢

    一朵朵绽放在那岸的葡萄园里

    爬满青藤的小屋在河之那岸

    我的小船驶在百合花香上方

    那岸的白杨树萧萧地萧萧地

    我想些什么我说些或做些什么呢

    这岸何时有我的旷野安歇地

    我没工夫看云没工夫听雨

    (第一百首)

    应该歇憩了你诸神之神

    我的葡萄一串串的祈祷

    我祈祷你你们如我一般地爱

    小城小村庄的风刮进你梦里

    哦远方远方你真的一无所有吗

    苦难之后的悲哀也是愉快的呀

    那些鱼儿鸟儿你的云裳呢

    海哦海哦我握过你一代代的你的手了

    那些天上的花枝神你的小小的手了

    我梦过从未梦过的梦黑夜黑甜甜呵

    星空星星一颗颗一颗颗地

    河从我脚下流过从我头上飘过

    走出平原我老了老了我老了吗

    我平原之河流入那扩大扩大的海

    写完一百首《平原十四行》那年,苗树渤去世。我在主持他的葬礼时说,从世界文学的范畴来看,苗树渤的《平原十四行》也是好作品。在这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大平原之上,他是一个孤傲的守望者,热情忘我地领会其精神实质,赋予那里一种罕见的美学意义。

    印象更深的,是苗树渤一首《歌》,十多个字,耐读,余味很长:

    那么好的花儿飘落了

    那么好的花儿

    那么好

    花儿,那个象征物,轻易让人想起更多美丽的事物,像希梅内斯说的“把这些美丽的事物告诉你,而你也可能听到它们”,还让你为美丽的凋谢而心动。

    这首诗,只有一个平平常常的句子,如果算是《诗经》那种一咏三叹,也有意去掉了常见的修辞,去掉了常见的抒情,但诗歌修辞和抒情的光,仍然十分亮眼。

    看起来,这是洁净明快的口语表达,是简单的语句重复和字词递减,但在其中有顶尖的表现手法和美学修养。

    第一行“那么好的花儿飘落了”是描述事物。

    第二行“那么好的花儿”是发出感叹。

    第三行“那么好”是进入审美。

    写诗的人未必去读大部头的美学著作,但不能没有美学修养。

    顶尖的诗人更要有顶尖的美学修养。那么,顶尖的美学修养来自哪里?

    我的目光搜索在中国写诗并且在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只看见两位审美感觉很棒的诗人:1936年出生的昌耀,1938年出生的苗树渤。两人的去世在同一年,都是2000年。

    两人还有一些相似相同:他们出生在平民家庭,没有书香门第的优越背景;他们接受学校教育不多,更没有名校名师的培养;他们写诗的几十年都住在偏僻城市,没有名士汇聚与往来的文化环境。

    他们顶尖的美学修养,都来自对古今中外优秀诗歌的阅读,大量地读,深入地读,读出悟性来。

    时代不同了。以往的诗人,从李白苏轼,到徐志摩戴望舒,离不开前面提到的出身、背景和环境,这是他们成为顶尖诗人的必备条件。但在昌耀、苗树渤这一代诗人,没有优越的出身、背景和环境,也能读到古今中外优秀诗歌,一样读出悟性,养成深厚、广博和高尚的美学修养,也能成为顶尖诗人。

    他们的经历让我们觉得温暖。因为绝大部分写诗的人都与他们一样,从他们那里,能看到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恰似一道理性之光,来自头上的日月星辰。

    责任编辑:宋宝颖

顶尖的美学修养是怎样炼成的
陈洪绶的古莲(五):古心所属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