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是孤独的雁,它会独自掠过夕阳,掠过斑驳灰墙上染着橙光的老房,然后停在一处房顶上,看太阳消失在远方。
它是不同的雁,它不喜欢筑巢,不喜欢总花费许多时间去觅食捕捉,也并不愿意成群结队的地飞去遥远的地方。但它并不觉得孤独,它有许多事情愿意去做。它会在茂密的林荫下低空飞过马路,让那些穿过枝叶的些许阳光在它繁密的羽毛上留下星星点点,那是正午。它会在萦绕着蚊虫发着昏黄的光的路灯上停留,看路上骑着电动车、自行车来往的人群,听堆满西瓜的大卡车上传出的叫卖声,那是傍晚。不过它更愿意去看柳枝上才新发出的新芽,光秃秃的干枯树枝上飘落的枯叶,但那时的城市已经没有其他雁了,它们去了远方。不过好在总有它愿意留下,这样就可以给其他的雁讲讲冬天是什么样。
天气已经很冷了,梧桐的叶子哗哗地掉,有人会拿着大的竹条扫帚来扫,但总是扫不干净的。车一过,就会卷起一些枯叶,轧出沙沙响,其余的便在空中盘旋几圈又落下来。雁喜欢看那些飞舞的枯叶。但它必须要准备过冬了。它会在那些飞舞的叶子中挑选出漂亮的,然后去装饰它找到的树洞,它总会想,它一定是全天下第一只住进树洞的雁。但是有时它也会想,不知道其他雁飞到了哪,有没有到目的地。
路上的行人开始穿上外套,围上围巾。路这时候可以扫干净了。带着冷意的风刮着,让那些树的枝条相互打得啪啪响。但它依旧会去巡视每一条街道,像巡视它的领土一样。总有些人会抬头看着它,定定地看它飞远。有个穿着红衣的小孩子跳起来:“看!妈妈,是雁!”她的妈妈抬头看了看,对孩子说:“冬天了,那不是雁,雁都飞走了。”小孩子懵懂地点了点头。雁想,确实是雁啊,但是又想到这里已没有其它雁了,于是便有些迟疑,是不是雁呢?许久,雁想到,自己终究是与众不同的雁了,它心满意足了。又开始想,那个小孩子跳起来的样子,真像夏天看过的那朵有着很大花瓣的红花。
雁看到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不大,是一小团一小团的,像棉絮一样,不像那些人说的,是六角的大片飞舞的。但是它依旧很高兴,路上有人惊喜地抬头,然后伸出手去接,张开的嘴冒出白色的雾气来,棉絮一样的雪落在手上,很快就化了,但是人们依旧很兴奋。雁学着样子张开翅膀去接,雪落在光滑的羽毛上,并没有融化。雁想,要是可以把雪存起来就好了,这样就可以让其他雁看到。天气实在很冷,许久,雁抖了抖身上的雪,钻进了树洞。从小小的洞口往外看,雪没有变大,但依旧很美。
雪停了,在路面上积起了薄薄的一层,一有人走过就会留下一串脚印。树下多了一对卖烤红薯的老夫妻,相互依偎着,三轮推车上的炉子冒着白烟,一圈红薯煨在上面,空气里弥漫着香甜。雁扑闪着翅膀飞下来,落在推车的木头把手上,上面包裹着几层灰褐色的旧衣服。在炉子边,雁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
老夫妻很诧异。
“老头子,这是不是雁?”
“哪来的雁,这个天,雁早就飞到南边去咯!”
老婆婆挑了个小点的红薯掰开了,递了一半给丈夫,又掰开一点放在雁前面,雁尝了尝,很烫,但很甜。雁想,这是冬天的味道。
“看,它不怕人。”老婆婆试着摸了摸雁。
“看!那是什么鸟,好像是雁?”有路过的人来问,买红薯的人多了起来。雁确实不怕人,它喜欢观察这种和自己不同的生物。许久,红薯卖完了,人群也都散开了,天暗了下来。昏黄的路灯又亮了起来,只是没有了围绕着光亮的一群蚊虫。雁想,再到季节,就不是那时候看见的那些蚊虫了。
路灯的光影下,一些东西飘散下来,在对面的墙上映出同样飘散的影子,又下雪了。雁飞回了树上。老夫妻准备离开了。那个婆婆抬头看了雁一眼,肯定地说:“我还是觉着就是雁。”丈夫没有抬头,仍然收拾着东西:“是,是雁。”老婆婆突然笑起来:“那只是个雁儿,你这只也是个雁儿,跟着我从南边飞到北边来。”她的丈夫笑着拉了她一下,将车推了起来。老夫妻走远了。看着那串变远的脚印,雁回到了树洞里,它想,冬天就是很好的。
河岸边的柳树开始冒出细嫩的新芽,冻结的冰雪开始慢慢融化。其他的雁什么时候回来呢?雁想,等它们回来,一定要好好地给它们讲讲冬天。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学生 刘硕(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