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说起故乡,那便是记忆里的专属。旧时浓密的绿荫、清澈的河流、潺潺的小溪、不住的蝉鸣,秋季金黄的麦田、光秃秃的场子、干枯枯的麦秸垛。一到秋收时节,农民头上裹着五颜六色的毛巾,拿起一把铁锨,成群结队地走向场子,说说笑笑,那挥舞的臂膀,如行云流水般自始至终地重复一个动作,当看到金黄的麦子伴着风扬起在空中时,豆粒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他们内心肯定是极其满足的吧,那时的人们就是这么懂得满足!
孩子们看到水是激动的,卷起裤脚便迈入小溪中,感受溪流在脚上流动的舒适感,玩捉迷藏的时候,一头扎进道边的麦秸垛,屏住呼吸等着小伙伴来发现,又紧张又快乐,这些都是故乡儿时重要的一部分。
那时候的春夏秋冬都有着各自专属的味道。用鼻子闻一闻,有柳树芽涩涩的味道,便知道春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有闷热天气带来的土腥味,便知道夏天熟悉的蝉鸣来了;有寂寞的落叶味,便知道秋天的萧瑟与冷清来了;有白茫茫的冷空气味,便知道冬天美丽的雪花和可爱的雪人也即将出现了。有时候人的内心也是矛盾的,在夏天盼望着冬天,到了冬天又期待着夏天,但对每个季节的期待感实则是让人们内心雀跃无比的,嘴角的弧度在慢慢变大,笑容里夹杂着喜气洋洋。
夏日的夜晚,蝉聒噪地叫着,漆黑的夜空仍旧抵挡不住热气带给村里人的烦躁。茶余饭后,众人纷纷拿着一把芦苇叶做的蒲扇,扇叶都破得四处漏风却依旧拿在手中,搬着一个小马扎出现在了路中央,围坐成两个半圆,聊着家长里短,排解着燥热的内心。小朋友们卷着家里的小凉席往马路中间一铺、一躺,大人给扇着风,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过往的车,现在想想真的是温馨极了!
一场秋雨过后,短短的一晚,带走了闷热的天气。看着落了满地的黄叶,闻着清冷的空气,家家的烟囱里冒出的白烟竟变得如此清晰,抬头看天,蓝得干净,蓝得亮丽、蓝得触动人心!那种忽而长大的缥缈感令人热泪盈眶。
以前用柴火烧的大铁锅,不管是蒸的、煎的、煮的、炸的,味道都是最正宗的,现在若想吃到以前的味道是绝没可能了。那时候一个用面粉包着红糖馅儿炸出来的金灿灿的油炸糕便能俘获我们的心,一块香喷喷的肉就能让我们喜笑颜开,一块别人家做的馒头吃起来都是格外香,那时候就觉得这个大娘、那个婶婶怎么做得这么好吃啊,其实和妈妈做的一样,只是心理上的感受不同罢了!
那时候晚上放学都是放下书包和一群小伙伴们出去跑着笑着玩耍一会儿,当闻到各自家里专属的饭菜香时,都很自觉地告别小伙伴,迎着炊烟回到温暖的家。现在想,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光啊!
记忆里,早上的上课铃准时准点地响起。我们带着活力满满的身体和高昂的精神走进教室,迎来这一天新知识的洗礼,课间一大群朋友进行着跳绳、丢沙包、跳瓦房各种活动,天真烂漫,活力四射。但是成长又怎会只有快乐呢!烦恼也伴随着我们,有时盼望着假期,可以痛快淋漓地玩耍,但有时又期待着开学,想要见到相隔多日不见的同学朋友,互相分享喜悦与苦恼。
日子久了,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的丰富,对于人与物的看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情绪也变得丰富了许多。开心、烦恼、纠结、尴尬、思虑等各种情绪千变万化,话说童年哪会有这些呢!可这不就是人生嘛,我们不就是要坦然接受这一切吗?不要觉得生活匆匆忙忙,漫无目的,日子就像是妈妈的角色,虽然时常会闹出点亲子矛盾,但是她却一直陪伴在你的身边,不曾远离。
白驹过隙,当初不以为然的时间就这样在指缝间溜走了。我想要去抓,可是他如水一般,无形也无处着手,我很茫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长大了。
刘文静(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