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那年的冬天,我回到家乡,那时,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打糍粑。
在老家的房子里,角落摆了一套打糍粑的工具。快到过年,亲戚们就会把它搬出来清洗干净,准备用它打糍粑。
打糍粑一般都是在傍晚。一到傍晚,二姑就会吆喝:“哆哆,打糍粑喽!要不要打糍粑呀?”每次,我都会停下手中的事立马跑去,边跑边喊:“来啦!来啦!等等我!我要打糍粑!”
到了房子里头,早已坐满了人。有的是邻居家的孩子,有的是不经常回来的亲戚,还有的就是我的近亲了。我一进来,亲戚们都笑了起来:“呀!哆哆回来了!怎么长那么高了,还变漂亮了呢!”
这时,二姑就从厨房搬出一个大木桶,把蒸熟的、白白的、黏黏的糯米倒进木桶里,说:“这次准备的糯米有50斤呢!”
亲戚们轮番上阵,边说笑边打起糍粑来。打糍粑的声音巨大无比,就像放鞭炮一样。这时,我会牵起邻居家小孩的手,蹦着跳着,有节奏地喊着:“嘿哟嘿哟!打糍粑!嘿哟嘿哟!打糍粑!”奶奶坐在轮椅上,乐呵呵地笑着。
慢慢地,糯米经过捶打逐渐抱在了一起,成了团子。再经过捶打,团子变得光滑,按下去软乎乎的,带着糯米的清香。
等糍粑打好了,二姑会给小孩儿揪一块,我们这些孩子喜欢先用筷子夹着咬一口,再慢慢地拉长,最后才咬断细细品味。糍粑有点粘牙,但那股米香却充满了口腔。
在不同的做法中,我最喜欢煎糍粑。把糍粑煎到两面金黄,淋上红糖浆,再撒上些黄豆粉,热乎乎的,外脆里软,甜滋滋的,吃下去,为寒冬增添了一分温暖和甜蜜。
去年我10岁了,再次回老家过年,却变得有些清冷。二姑去城里帮堂姐照看孩子了,许多亲戚也因为年纪大了,不方便走动,还有的已经离开了人世。之前的小伙伴也去城里读书了,奶奶身体不好,已躺在了病床上。打糍粑也只是停留在了我那美好的记忆中。
什么时候再打一次糍粑呀!
(指导教师:段正山)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六(13)班 陈容(1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