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回眸(小说)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 史雨昂(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1月09日   01 版)

    视觉中国 供图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这个人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一片漆黑中,礼堂正中央的大屏幕开始播放影片,这是一个叫刘明的人普通的一生。

    在刘明的人生中,陈沫是让他对明天有所期许、又没有出现在他的明天中的人。

    高中开学的第一天,刘明就对坐在左前排最边缘的陈沫产生了熟悉感,陈沫也恰好如此。他和她一样都是徘徊在人群边缘的透明人,两个透明人之间或许会产生某种同病相怜的情感,又或许组建成一个二人的“小团体”,作为知己,成为彼此世界中最重要的存在。

    陈沫曾勾起了刘明对明天最美好的期许,考进不错的大学,最好是同一所,不是同一所就最好在一个地方,但就算不是一个地方也没关系。然后他们毕了业,平凡地找一份谋生的差事,过完平凡的人生。

    原本,刘明像其他许多年轻人一样恐惧这样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但当他想到这个人生是与陈沫一起度过的,他就瞬间爱上了这种人生。他们可以一起慢悠悠地活着,看天边的云,听深夜的雨,不必竞争也不必焦虑。

    然而一场仿佛只会出现在电视剧里的车祸夺走了刘明期许的未来。在一个阴郁的下午,高速路上闪着红黄尾灯的车一辆辆向前疾驰,某辆白车不小心打滑撞向乘坐着陈沫一家的黑车上,白车车头朝着黑车的后座直直冲去,巨大的冲击力把陈沫的内脏与骨骼挤成了碎片。

    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刹那间消亡,连同一起消亡的是两个人共同期许的未来。

    从那之后,刘明的人生也被撞回了原有的正常轨迹。他经常幻想,觉着在另一个世界,或者另外许多个世界里,陈沫还活着,他们还是会迎来那个期许的未来。

    可能是因为思念过度,他在某个回眸中看到了陈沫的身影。她背着书包,在人群中沉默地走着,抬眼看着天上的云,午后的阳光正好浮在她的面庞上,照得那双淡棕色的眼睛透亮又清澈。

    刘明第一次回眸发现像陈沫的身影,觉得是巧合。但是在一次又一次回眸中,他总能看见她,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身影。

    次数多了,刘明就会觉得这不是巧合,但每次当他把整个身子转过来,想要找寻这个与陈沫十分相像的身影时,她却不见了踪影,如同没有在这个世界存在过。

    他喜爱这种朦胧的相遇感,不敢也不想去戳破。这样的朦胧正好契合了他的幻想,在另一个或者很多个世界里,陈沫还活着,他们继续着那个期许的明天。

    就像许多经典剧情里设计的那样,他开始立志当个科学家,通过某种装置时间穿越,回到过去拯救自己的心爱的人,彻底改变未来。即使因为这次时间线改动,未来的自己不再是知名的科学家,没有那么多的荣誉与财富,他也乐于接受,因为他最初想要的,就是与自己心爱的人度过平凡的一生。

    即使这样的未来能够实现,但对刘明来说还是太过遥远。在淡泊而深远的哀伤中,他又展开了新的幻想,这个幻想是源于他上课时突然意识到的事情。

    物理课上,老师讲宇宙大爆炸,生物课上,老师讲物种的起源,历史课上,老师讲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元谋人遗址。

    人的所有认知总要有一个开始,也总要有一个结局。

    然而最初的开始是什么?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这一瞬要发生的,是由上一瞬引起,又会引起下一瞬的变化,人类依据时空形式认知的世界本身是无限的存在。

    假如这种认知本身就是局限的呢?

    假如人只能从无限的时间中截取一段认知,但是宇宙本身并不存在“时间”这一个概念,人类又该怎样认知呢?

    假如每一段“时间”都未曾消失,那么是否代表有无数个陈沫在无数段“时间”里活着?

    质疑“时间”这一认知概念的幻想,替换掉原有想象的经典科幻剧情,成为他思念陈沫时的慰藉。他发现,在这样的幻想产生后,他在回眸中见到陈沫身影的次数变多了。

    回眸中,刘明与陈沫越来越近,视野中的陈沫也越来越清晰,处于两个世界的人不断朝着对方靠拢,即将触碰。

    在异常发生前的最后一次回眸,刘明发现陈沫已出现在她的身后。他看清了她,而她也看清了他,两人都确定这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于是预备着将对方的名字脱口说出,而在两人即将相认的下一瞬,陈沫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刘明怅然若失地回到家,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朦胧的相遇或幻觉。

    躺在床上,他翻看着手机里与陈沫的合影,逐渐睡着了。

    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趴在教室的桌子上。陈沫像往常那样拍了拍他的脑袋,然后带着一抹笑意转身出了班门口。

    刘明一遍遍地抚摸着自己的身体,真实的触感让他确认自己并不是在梦中,他是在现实中,是在一个陈沫还活着的现实中。

    他不想去追究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只想尽一切努力让陈沫不会因为车祸死亡,这样他也就能继续与她迎接那个共同期许的明天。

    他起身查看挂在墙上的纸质日历,陈沫出事的那天正好是劳动节开始的第一天,而他现在所处世界的日期是4月28日,距离5月1日还有3天不到的时间。

    “陈沫!”刘明叫住了班门外的陈沫,“我有事和你说,很重要!”

    “嗯?”她歪歪脑袋,转身,满脸疑惑地看着刘明,窗外的午后阳光正好洒在她的身上,和之前一样,照得那双淡棕色的眼睛透亮又清澈。

    “其实我也有很重要的事情和你说。”

    两人大踏步地向对方走去,又同时开口:

    “你五一那天不要出去了!”

    “你五一那天不要出去了!”

    “嗯?你为什么会那么说?”

    “嗯?你为什么会那么说?”

    刘明和陈沫默契地说着同样的话,露出同样惊讶的表情,眉梢向上挑起,睁大眼睛的同时把头向后缩,连带着身体退了两步。

    “等下!”刘明率先打破了默契地复读,“陈沫,你是不是也是穿越来的。”

    “对!”陈沫狠狠地点头,“你五一那天出门会因为车祸去世的!不要出去!”

    “可是,在我的未来里,是你五一出了车祸去世啊。”

    “啊?可是我五一那天全天都在家里啊,因为下雨,我爸打算明天再带我去景区玩。”

    “这……”

    刘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处于真实的世界中,又开始不自觉地抚摸、拍打自己的身体与脸颊,确认这种真实的触感。

    “在我的未来里,是我因为下雨而打算第二天再出门,而你家因为出门出得早,所以就继续原计划了。”

    “刘明,真是你吗?”

    陈沫呆滞地把手伸出去,拍了拍刘鸣,确认眼前的挚友真实存在于世界中。

    “真是我!当然!”

    刘明也热烈地拍着陈沫,用掌间的余温向她证实自己的存在。

    随后两人开始“对暗号”,验证从“昨天”开始的过去是否一样。

    最后,他们发现,除了5月1日出车祸离世的人不一样以外,来自不同时空的两个人,过往的经历都符合彼此的记忆。

    造成未来的5月1日不同的原因,只是那天下了雨,一个晚出门了几分钟,一个早出门了几分钟,这样细微差别的堆砌最终造成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陈沫在属于她“时间”里的5月1日后,和刘明一样,总能在不经意的回眸中看到自己爱人的身影,而她在异常发生的最后一次回眸中,也是正好看到刘明出现在身后。

    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决定在5月1日那天各自待在自己的家中。然而在度过安稳的一天后,他们又像“过去”那样得知了挚友的死讯,重新开始新的轮回,并又在接下来无数次回眸中不断与挚友的身影靠拢,最后又在对着照片的思念中回到了那个安静的、充满阳光的下午。

    接着,两人尝试共同度过5月1日那天,可是在时钟转到5月2日的一瞬间,他们又回到了过去。

    刘明和陈沫尝试了各种办法,最终都没有创造出一个能让他们两个人共同存在的“时间”。

    在最后的最后,历经了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轮回,两人明白了“昨天”是“不可改变”的。他们决定放开彼此。

    刘明和陈沫的故事结束了。

    随后,大屏幕上展示了一次奇怪的车祸:一辆白车在雨中行驶时失控,垂直撞到并行的一辆黑车上,之后黑车竟然直接消失了。

    “谢谢大家,刘明和陈沫的故事结束了,最后播放这场30年前发生的奇怪车祸,证明刘明和陈沫的明天,在无数次碰撞中,产生了一次‘意外’,某个时空虫洞把陈沫一家拉进另一个时空,在这个特殊而意外的明天里,他们可以共同存在。”

    作为东江大学顶级物理学者,刘明教授微微鞠躬致礼,台下掌声雷动。主持人随后开始了对刘明的采访。

    “刘教授,您用微电影的形式展示自己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最新研究成果,应该不只是为了吸引年轻学者投身您当前的领域吧?”

    “对,也是为了纪念我最好的朋友陈沫,所以我才把电影的主人公设计成了我。”

    “您在各类研讨会上反复强调人类对‘时间’理解的局限性,说人无法理解没有开始的开始,没有结局的结局,认为存在于时间的每个微小变动都代表着一个完全平行的世界,这是不是代表人类有机会做到穿越时间,或者穿越平行宇宙?”

    “不不不,不是每个人都像我那么幸运,可以正好碰上一个单纯由一个变量引起的完全相反的时空,我们人类不可能对时间进行修改,也不可能真正穿越到平行世界,不过是有机会让自己的意识暂时体验不一样的时空,时空本身需要一种稳定的秩序。”

    “嗯?也就是说这个微电影是在记录您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谁知道呢,或许是亲身经历,又或许只是一个少年思念逝世好友产生的幻想罢了。”

    刘明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把采访内容引到了其他话题上。

    会议结束后,他躺在床上,翻阅着过去自己与陈沫的合影。

    在无数个平行的明天里,有一个刘明设计的、由某个虫洞实验引发的“意外”明天,在这个意外的明天里,刘明和陈沫可以共同存在。

    然而这个明天是否属于刘明“自己”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他知道,有无数个刘明和陈沫。

    刘明一直是18岁陈沫最好的朋友。

    陈沫一直是18岁刘明最好的朋友。

    某天,你无端想起一个人,这个人曾让你对明天有所期许,但是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

    你们继续着那个让彼此期许的明天。

    或许在明天的某次回眸中。

    你们又会再次相见。

    责任编辑:谢宛霏

严燕生:朗诵,关键在一个“情”字
明石桥上的泰山文化(散文)
冬季四物
因为有你,“童颂中华”的故事才更精彩
阿舍《阿娜河畔》:边疆与内心的双重史诗
7月里的繁星(散文)
噪声与回声之间(散文)
回眸(小说)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