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去了都好好准备,这直接关系到你们的去留。”
沈主编这话一出,底下开始忍不住窃窃私语。
同事小琴偷偷跟我抱怨:“这次主题太俗套了,能写的前辈都写了,咱们得绞尽多少脑汁才能写出新意啊。”
我安慰般地拍拍她的手,“没关系,大家都难。”
“好,大家散会吧,小安你留一下。”沈主编结束了会议,朝我喊道。
同事们纷纷哭泣着从我身边离开,我把记录本收进包里,来到沈主编面前站着。
沈主编喝了一口茶,边拧盖子边看着我说:“小安啊,这批实习生里我可最看好你了,刚才讲的报道主题一定要好好揣摩,拿出好作品来,我争取给你提前转正。”
我受宠若惊,“多谢主编,我会好好努力的。”
我是个实习记者,往日里受了沈主编不少帮助。沈主编说我踏实肯干,勤勤恳恳,比那些整天浮躁的年轻人让人喜欢多了。这次的报道本就关键,我又承了沈主编这么大的信任,心里难免多了不少压力。而且这次的报道主题也实在令人头疼,“志愿”二字确实过于宽泛了。
下班后朋友约我吃饭,我顺口跟她提了这事。
“你说我去采访谁呢,我都不认识什么人。”我叹了口气,使劲搅拌着碗里的酱料。
朋友夹了块肉放我碗里,宽慰道:“这事急不得,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等你确定好了采访对象,那不就快了。”
火锅店里人来人往,嘈杂的声音没有阻断我的思绪,我正想着要不要去养老院等类似的地方看看,朋友突然出声了。
“哎,我想起来我隔壁小区有个大爷,是刚退休下来的老干部,这些年给他们小区谋了不少福利,那名声连我们小区的人都听过。你不如就把对象定成他?”
细问下来,朋友提到的这个人有很高的声望,退休前在省政府工作。我如果真能采访到他,我文章的“含金量”都能提升不少。机会是要紧紧抓住的,尝试总不算坏事,我决定采纳朋友的建议。
二
我照着地址来到了朋友所说的红日小区,跟门卫交涉一番后,他便放我进去了。我没有多费什么口舌,也许只是因为我衣着正式,还背着一个摄像机,看起来不像闲杂人吧。
我初来乍到,需要找个人问问居委会办公室在什么地方。这会儿才8点多的样子,小区里还比较安静,我便四处转了转。小区里许多常青树,虽然已经入秋,这些大片的绿色倒还养眼。早晨细碎的阳光透过树叶,成为有形的小光柱,点点落在地上,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宋宝颖
武汉商学院学生 有关松月(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