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欲晓,晨光熹微,青岛站、青岛北站外灯火通明,人潮熙攘,“我是你的眼”助盲出行志愿者们穿梭在奔流的人潮中,规划路线行程、多方联动协调、引导快速进站、手递手交接、绿色便捷乘车…车站外、列车上处处闪烁着他们的身影,用青春汗水勾勒出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的美好愿景。
2021年年初,“我是你的眼”高铁助盲出行志愿服务正式启动,两年的时间里,他们运用“互联网+”,多方联动协调,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举措,补足“最后一公里”。2024年是该团队参加的第四个春运,来自全社会各个行业、公益组织的400余名志愿者纷纷参与到温暖与关爱的接力中。
辗转专车、高铁,历经12个小时,跨越近1000公里……在青岛从事8年盲人推拿工作的任飞,第一次在8名志愿者的接力护送下,平安顺利地返回家乡山西省临汾市。
“任先生,我是志愿者董鑫,我来送您回家!”1月28日,清晨6时30分,志愿者董鑫、孙凤娇早早来到任飞租住的房子门口等候。任飞提着行李,缓慢摸索着走出房门,董鑫快步相迎接过行李箱,孙凤娇则小心翼翼地扶他下楼乘车。
33岁的任飞出生在山西省临汾市的一个小县城,在20岁时因生病造成视力低下,双眼视力几乎为零,出行只能依靠盲杖。他不愿意向命运低头,开始学习盲人、小儿按摩, 先后辗转太原、南京、徐州等地,两年前,独自来到青岛工作,今年在“我是你的眼”助盲出行高铁志愿服务团队的帮助下,任飞第一次踏上了独自返乡的列车。
“这是温水,在你右手边3点钟的位置。”上车后,董鑫在安置好任飞后,为他送上了温水,董鑫拉着他的手,轻轻地触碰水杯。随后,董鑫在他的座椅前方挂上红色的中国结。旅途中,还为他准备了盲文读物、一键呼叫铃、午餐便当。
到站前,任飞从接送服务、便捷进站、列车服务、乘车体验等全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建议,“乘坐高铁、飞机时最害怕上卫生间,不好开口麻烦别人……”
任飞在董鑫和车站志愿者的帮助下,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出站,在家人的陪伴下返回家中。夕阳西下,金黄色的阳光照耀在董鑫的身上,胸前的“我是你的眼”志愿者徽章显得耀眼夺目。
张凡 盛洁 翟祚珩 张雅晴 见习记者 赵小萱 本报记者 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