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3月0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住老屋的人(散文)

兰州财经大学学生 樊若茜(18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3月05日   09 版)

    我喜欢雨,大概是从那年老屋的一场夜雨开始。

    那是我睡眼惺忪的时候,看见了爷爷出门的背影,雨声潇潇,我好像听见爷爷呢喃:“万里风吟,才送来了雨。”所以是不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在每个夜雨后的早晨很早出门?

    夏天的早晨,确实很疏朗,尤其是一场雨过后,树上的水珠子打在老屋的瓦上,像是和尚敲木鱼,一板一眼。夏蝉不停地叫着,还有“春姑姑”跳跃在屋前的台阶上,展开它红色的花衣,几缕独属夏的阳光刚好照在院子外面,于是正在啄树的啄木鸟身上出现了阳光的斑点。可是冬天呢,大雪过后,爷爷还是会早早地出门。北方的冬天很冷,更别说是雪过后的早晨,冻成板块的黄土衬得冰雪很圣洁,走在水泥台阶上也要小心,稍不注意就会打滑摔倒。所以爷爷,为什么你要早早地出门?

    小时候,我也曾在爷爷为我掖上被角后醒来,偷偷跟在他身后,看看他要去干什么。那时他的身体还很硬朗,小小的我难以跟上他的步伐,我藏在大树后面看着爷爷走进田间地头,不是农忙时节,他就只是看着,看一会儿那些青涩的果子,然后回家,有时他也会发现我,便笑呵呵地牵着我回家。

    “夜雨和大雪对田地有多重要?”恍惚间我仿佛坐在教室里,在上阳光照得人刺眼的那节地理课,而多年后读到“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说准确一点,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住存许诺”一段,更是突然明白了什么。可是当我那天雨后问爷爷这个问题时,他却笑着说:“咱们家种的苹果是给你们姊妹兄弟几个吃的,卖钱能卖多少?”记得那天天气晴朗,太阳照得人暖烘烘的,他发间的斑白格外晃眼,当时心头酸涩,眼角也泛着泪。到现在,爷爷的腰弯了,走路也是慢慢的,头发染黑了一次又一次,多少次在火炉边打起了盹……70多岁的他还是为我们种着苹果,没有人劝得动,爷爷说自家的孩子只吃自家的苹果,好吃。

    打有记忆起,爷爷便一直住着老屋,爸爸伯伯要把爷爷接到城里住,可爷爷死活不同意。他说走在乡间的土地上心里才踏实,这是他打小住的地方,这是他吃百家饭长大的地方。

    于是老屋被一点一点装修,铺了砖,装了净水器,拉了网线,一点点变了样。可是我还是喜欢儿时的老屋,那时候爷爷的身体还硬朗,每每回忆,最令人欢喜的不是集市上的油糕,也不是爷爷变魔术变出来的糖葫芦,而是在一个下着若有若无的雨的夜,边数天上的星星,边听爷爷悠扬的笛音,那时候没有烦恼。每思及此,“故乡是支清远的笛”,夜雨里的笛音为什么总让人忍不住流泪呢?

    我还记得自己与姐姐还是六七岁的小丫头时,最喜欢缠着爷爷做风车,爷爷做出来的风车很精致。用的是乡间最常见的杆儿,最普通的纸板,可我却觉得那比现在市面上的风车要美得多。得到风车的我最喜欢拿着它在下雨时沿老屋房檐下跑,风车上的雨滴晶莹透彻,倒影中还有屋前的蜘蛛网与嫩绿的杂草。多年以后,每一个下着雨的黄昏,我都能想起老屋房檐下挂着的早已落满尘土的风车。

    或许,我就是这样一点点地喜欢上了雨,在老屋,在笛音里。

    在我被大学录取后的那天,我立马坐车回去见了爷爷,告诉他这个消息,他笑得很开心。其实他从小就对我们姊妹说“女娃娃就是要好好读书,一点也不比男孩子差”。我还记得那个春天他手把手教我写下诗句,那天,我没有再看身旁飞过去的蝴蝶,只是看着手底下的汉字,那时他教着我写字,笑呵呵地说:“爷爷啊,希望你们读万卷书,脚步丈量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也可以,你们会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眼界。”他没有觉得我还小,只是告诉我文字和知识的力量,从此让我在成长路上有了无限力量。所以啊,看到我们姊妹一个个考上大学,他再高兴不过,我们会看到更大的世界,会有无限的可能。上车前,我们就静静地站在那里,谁也不曾言语,但爷爷慈爱地看向我的每一眼,都早已诉说了千字,都足以跨越多年,他多么希望他的孙女过得好。

    又是一个潇潇雨夜,昏黄的灯光落在纸张上,而我刚好读到梁实秋的一句话:“我于回忆他的音貌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浅浅书行里是梁实秋对其老师的追怀。此时我回忆起了爷爷对我的教导,不禁眼酸,那一刻,我无比怅惘敬慕我的爷爷,一个住了一辈子老屋的人。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应有风吹向旷野(散文)
北有长白,与云齐兮(随笔)
住老屋的人(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