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孟嘉多《地方新闻策划与传播》:

地方媒体记者 能有大作为

詹国枢(第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获奖者)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5月21日   03 版)

    40年前,我在复旦新闻系念书,毕业前夕,大家都为前途操心。此时我32岁,已经成家。毕业分配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分得离家近些,好尽快与家人团聚。于是,我毫不犹豫报名回川,到《四川日报》当记者。

    恰逢此时,《经济日报》王浩天副总编辑到学校招人,无意间在老同学张教授家看到我的毕业论文,一眼相中,便动员我到经济日报去。

    张教授打来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几乎没有迟疑,我立即答应了!

    因为我明白,要想搞新闻,当然还是首都最好。至于一家团聚嘛,王副总编答应我,只要干得好,就会调得快。果然,第二年冬天,我们一家三口,在京团聚。

    为什么王副总编一动员,我便立即答应到北京呢?因为潜意识认为,地方媒体记者,能有多大作为?

    如今,40多年过去,老詹这一观点,已经发生改变——一个记者能否有所作为,与其所在地域和单位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毕竟更大的记者群体在地方,新闻工作要接地气,很多重大新闻也都来自地方,但目前我国针对地方新闻策划的专著并不多。孟嘉多教授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案例,由他新闻从业20多年的经历概括而成。书中总结了他参与策划实施的18个新闻策划案例,着重分析了这些新闻策划产生的各个环节,包括题材选择、报道角度、采写技巧、传播方式等。

    书中选择的案例,均为国家级、省部级一二等奖获奖作品。仔细看了看,其中不少作品角度新颖,主题重大,采访深入,效果显著。

    这样的作品,虽然从地域看,全都属于地方新闻,但是,其影响力已经超出所在地域,不但发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就是如今读来,仍给人以强烈的新闻冲击力。比如,在第八个案例《促进政府民生政策出台》中,作者又抓住锦州地区延续千年的搭建灵棚习俗,深入走访,探问民情,瞅准恰当时机,立即推出报道,呼吁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取消这一不合民意民情的习俗。文章推出以后,立即见到效果,促使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取消了这一习俗。

    在这些案例中,其他诸如,新闻敏感与猛追真相的勇气——《青光眼复明丸被两岁女童戳穿秘密》,舆论引导的力量——《数百亿宝石矿永封存不开采》,强拆的博弈——《钩机轰鸣中 2000多平方米厂区遭强拆》等,都是新颖独特、颇有分量的新闻佳作。

    细细读完孟嘉多教授评析的新闻策划案例,不禁心生感慨,如此精心策划、深入采访、用心写作的新闻作品,假如放到中央任何新闻单位,也定是能够载入单位史册的新闻精品。

    作为一个地方媒体记者,能够策划和采写出如此精彩的新闻作品,难道不是大有所为的一个具体体现吗?

    这样的记者,虽然身处某一地方,其新闻策划采写的全过程,新闻发表后引起的反响,以及参与新闻全过程给予自己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与中央新闻媒体记者相比,难道有什么差别吗?我相信是没有的。

    地方媒体记者,能有多大作为?《地方新闻策划与传播》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卢一萍《少水鱼》:于尘湮处惊雷起的警幻寓言
胡学文《有生》:生命意志的凸显与讴歌
地方媒体记者 能有大作为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