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小鱼在乎(散文)

东莞城市学院学生 王雨洋(21岁)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6月04日   10 版)

    视觉中国 供图

    “老师,节日快乐。”手机上突然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是大布镇的学生发来的。

    思绪被拉回几个月前的暑期,我们前往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大布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的孩子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短期支教。

    前往大布镇的路程是十分坎坷的。镇子位于深山之中,从市里出发,需要3小时。若是错过了每天定时定点的接驳大巴,再想进镇,就只能依赖顺路的私家车。下火车后,我们乘上了提前联系好的网约车,正式踏上了大布之旅。

    大布镇所处的山脉有一大峡谷是旅行胜地。司机师傅和我们闲聊两句后,得知我们此行目的是去支教而非旅行,十分不解地问道:“支教为什么不选择隔壁的镇,你们知道这路有多难走吗?要不是我快20年没进山,想来看个新鲜,我可不接你们这一单。”师傅心直口快,言语犀利,我们却不以为意,也疲于解释,只是随意应付两声后便自顾自地从车窗内远眺。

    路边的景色逐渐由繁华的城区街道转为低矮的自建小楼,眼瞧着连绵的群山离我们越来越近,翠绿的树木群逐渐铺满了整条公路两侧,于我们而言,景色秀丽静谧,伴随着略带颠簸和起伏的路段,我们更对前路充满好奇,不断拿手机记录着。

    在兴奋中,我们沿山路层层而上,连同司机师傅时不时发出的抱怨声,淋漓尽致地体验了一把“山路十八弯”的快感。车越开越深,路越走越陡,每个人的表情都由舒展兴奋逐渐变得眉头紧皱,双手攥紧安全带和门把手,生怕自己再过一会就要被颠到“灵魂出窍”。

    经历一番“如坐针毡”后,我们终于穷尽山林,抵达镇上。

    下车长舒一口气后,我们开始环顾四周,这里如同世外桃源,四面被绿水青山环绕,却不显得昏暗,阳光从缝隙中洒入,营造出一番意境美,镇子里流动人口不多,落脚安顿的我们顷刻间便成为了焦点。

    翌日,开营。当天早上,孩子们都比预设时间更早到学校,他们彼此都有日子没见了,三三两两站在走廊打闹寒暄着,眼神却忍不住往我们身上打量。通过开营的几个环节,我们轮番和这群4至6年级的同学打了个照面。百余名孩子,正是在最活泼开朗的年纪,他们都很外向,也对我们的事情很感兴趣。课前、课间、课后,只要他们找到空子,就能把你团团围住,把所有想知道的都盘问个满意了才肯离开。于是不出一日,我们就熟络了。

    接下来的几天,同学们每天都对我们的生活嘘寒问暖。他们总以大人的口吻,对我们的衣食住行关怀备至,还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小礼物:或是小糖果,或是路边摘下来的狗尾巴草,或是自己折的手工作品……他们总是笑盈盈地跑来递到我手中,再娇羞地跑开,远远地站在一旁满怀期待地观察我们的反应;同学们对待我们的课堂也很认真,无论在此之前是否了解这些知识点,他们都会一直紧紧跟随我们的课堂的节奏,一呼百应。课余时间,我们还自发组织了家访活动。我们发现,这里的同学基本都不是独生子女,家中有三四个孩子的更是常态。在随机前往的几个家庭中,我们感受到了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因家里孩子较多,父母不会过分关注他们个人的成绩,但也不会吝啬每个孩子的吃穿用度。可以说,在这依山傍水的镇子里,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孩子们的童年是很自在无忧的。

    几天下来,我爱上了这里。它确实如桃花源般存在:来往驻足的外人不多,镇子上的人基本互相知根知底,自然环境秀丽……在这里,烦恼确实可以暂抛脑后。

    说是支教,可同学们教会我更多。几天时间里,他们比我体贴细致,不认生也不怯懦,还因为从小耳濡目染,认识很多生物,习得许多常识,耳聪目明,敏而好学。我虽年长,可一直在被同学们单纯又炽热的爱围绕着。

    一周的时光过得飞快,即将告别前,我与几个小姑娘坐在教室里聊天。闲暇之余,我邀请着她们与我一同拍照,几人欣然应允,唯有一人闷闷不乐站着不动,我察觉了她的情绪,上前邀请。她却摇摇头问道:“你们走了,还会回来吗?”我不敢妄下结论,没有接话。她接着道,“既然未来都不能再见到,那合影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那一瞬间,我感到无比愧疚。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并不是第一批他们的“人生过客”,在此之前,他们每年都有对点帮扶的老师前来进行为期一学年的教学支援,和同学们同吃同住,而后离开。我们此番前来,虽然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可更多的,却好像是给这群10岁出头的孩子带来一些分离的伤害。而同学们见到我们,其实早已预料了结局,但还是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里是给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设,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心交付我们。

    我们的实践组名叫“小鱼在乎”,它源于一篇课文《浅水洼里的小鱼》。来之前,对于这场支教,我并没有期许过在这短暂的一周里,能与10岁出头的孩子们建立多深厚的交情,也没指望他们能够有多么“在乎”;但到来之后,我却发现,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里,有无数的小鱼都在小声呼喊着“我在乎”。

    手机里又弹出一条新的消息:“老师,你明年还来吗?我们都很想你。”

    责任编辑:曹竞 罗希

芳华依旧(散文)
小鱼在乎(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