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返回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墟里时光(散文)

湖南师范大学学生 唐璐 《中国青年作家报》( 2024年06月18日   08 版)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木心的《从前慢》里这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不曾体味过大清早的火车站,却总还记得曾经迷糊着眼睛跟着奶奶去岭上坐车赶墟,老人家总是起得比较早,我说的不单是奶奶。于是我们几个同村的人就站在路边站着,望着马路等汽车。村里还没装路灯,黑黢黢的,冷不丁地传来两声狗叫——又有人过来了,回头一看,不认识,又继续天高地阔地谈起来,好似在白天。

    奶奶问:“饿不饿啊,待会到了墟上,带你去吃馄饨。”其实喜欢吃馄饨是很早之前的事了,吃多了,也就不那么喜欢了,但奶奶以为我爱吃,不管我能不能五点起来赶墟,都会吃到。

    天边渐渐亮了起来,隐隐约约听到几声发动机的声音。“来了来了,这次车肯定来了。”村里的阿奶阿婶们开始收拾手上的东西,佝偻着拖上麻袋——她们准备顺便给家里吃不完的豆角卖一卖,盯着黢黑的马路,准备抢个好座。

    天边出现了一线鱼肚白时,车到了。坐下,坐不下了,也得挤挤,下一趟车还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车里依旧热闹,认识的,不认识的,反正总有话聊,从今年的雨下得多,收成不好,聊到又有哪家的老头老了等等。行至半路,天变得蓝了,一眨眼又转向金色,开始蔓延扩大,恍若从高温炉中泄出的钢水,光芒四射,接着就亮了,路也亮了,人也亮了,哪都亮了,汽车驶向一片金辉,摇摇晃晃的。

    墟里这里也是人,那里也是人,热热闹闹的,好像从来也不少人,大多是老人。这边也香,卖馄饨的,那边也香,卖米粉的,但是豆浆少,这里很少有卖豆浆,那些阿婶阿奶不爱喝,卖豆浆的小店就别想了,但是我不在乎,奶奶也不在乎,有馄饨就很好了。

    吃馄饨是买完东西之后了,放下满手的红袋子蓝袋子,氤氲的雾气中,看不清奶奶的脸,奶奶也看不清我的,但总能看见我的碗,还能舀几只馄饨到我碗里。吃完抹抹嘴,走吧,赶回家的车,光开始透过窗户打在脸上,眯上眼都是金色。读小学后,赶墟少了,从前的时光总像隔着一层雾,看不清,模模糊糊的,摇摇晃晃的,慢慢悠悠的。直到重新坐上去赶墟的车,吱呀吱呀的响声,才恍然发现车也老了,回头望去,奶奶还端着那碗馄饨,馄饨香牵着我回到了从前慢慢悠悠的时光,又回到了热闹的墟里。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的,这赶墟,原来就是赶集,这么听很不习惯。再大一点,到上大学的时候,又听说了广州那边的天光墟,深夜开档,天光收摊,什么都卖,叫它“鬼市”,又开始感到亲切——我们那边也给天亮叫成天光,但很少再听到赶墟这个词了,买东西也只需要去到超市,总能买到的。但童年记忆里,一直都有着名为赶墟的锚点,平时安安静静的,又会在某一天突然跳出来,大喊“别忘了我!”于是瞬间又回到清早的墟里,长街热闹又熙攘,卖馄饨的小店冒着热气,我一回头就能看见。

    责任编辑:谢宛霏

我与人间山海(散文)
追着彩虹奔跑(散文)
墟里时光(散文)
返回
中国青年作家报